APP下载

论通过激发体内水分子高频振动治疗慢性疾病

2021-07-13张相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2期
关键词:脂类毛细血管水分子

张相玉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残联康复医院,内蒙古 敖汉)

0 引言

慢性疾病病程长,用药时间久且不易治愈,病人饱受痛苦。通过激发体内水分子高频振动可实现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是物理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通过消除致病因素实现康复,因此找到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是关键。

目前有很多慢性疾病并非“成因不明”,有研究表明未发现细胞畸变和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布位置也没有改变,这说明基因并没有改变,而很多慢性疾病如增生、囊肿、内分泌失调等也并不是病菌(病毒与细菌)所引起的,排除基因与病菌是致病因素外,中医把慢性疾病成因归于淤堵[1,2]。为什么淤堵是致病因素呢?论文《探索通过消除肺水肿避免死亡以达到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消灭新冠病毒》中首次科学论述了微循环障碍(淤堵)的形成原因,以此论文为依据,下面论述为什么说淤堵是形成慢性疾病的原因。

1 淤堵导致增大类的慢性疾病

用显微镜观察成人与儿童的血液发现,在成年人的血液内有颗粒状物质,有的人多,有的人少,而儿童未观察到,这些颗粒物是由脂类细胞相粘附以及与代谢物等相粘连形成的脂类颗粒物,脂类颗粒物是混合物,并非单一成分。如图1 所示。

图1 显微镜下观察成年人与儿童血液

脂类颗粒物体积小时,可以随液体任意穿过毛细血管管壁网眼,能够由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或由组织中从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毛细血管内,这些脂类颗粒物一般不会在组织或器官内形成淤堵。如图2 所示。

图2 健康组织示意图

当脂类颗粒物在组织内继续与脂类、代谢物等粘附,或者颗粒物之间互相粘附,体积会逐渐地增大,当颗粒物的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管壁网眼直径时,则无法穿过管壁网眼,脂类颗粒物质会沉积在组织内,沉积的物质越聚越多时,形成“淤”;当颗粒物堵塞毛细血管网眼,使物质交换效率下降,形成“堵”,统称为淤堵,有了脂类颗粒物不停在组织内填充,日久天长,使组织或器官等体积慢慢地增大,这是增大类疾病形成的原因。如图3 所示。

图3 淤堵致组织增大原理示意图

组织中的脂类凝聚物有的成瘤状,多数形成于身体挤压不到之处,脂肪瘤是典型例子,其成分较单一,多为脂肪,而大多脂类颗粒物均匀地分散、填充在组织或器官内,形成一个整体,解剖时会被误认为是正常组织,不会发现有病变的现象。增大类疾病有甲状腺增大、乳腺增生、结节、子宫肥大、前列腺增大、大眼袋、富贵包等。

2 淤堵形成的慢性炎症类疾病

人体每天要遭受大量的病菌入侵,不过身体中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起到防御作用,免疫物质如白细胞等可把入侵的病菌消灭。当身体的组织或器官发生淤堵后,入侵病菌躲过免疫系统的绞杀,侥幸藏身在淤堵的部位。即使免疫系统能发现病菌藏身之地,也因白细胞体形较大,无法进入淤堵部位导致无法消灭病菌。如图4 所示。

图4 淤堵后引起的炎症示意图

病菌入侵是为了繁殖后代,通过入侵细胞内,利用人类的细胞基因和营养进行病菌复制,复制(繁殖)是病菌的本能,一个病菌可在细胞内成万倍的复制,复制的新生代病菌最终撑破细胞,向外扩散,继续伤害其他健康的细胞,引起炎症,如关节炎、乳腺炎、慢性胃炎、妇科炎症等[3]。

淤堵的部位免疫物质如白细胞等无法进入,只能把病菌围困在淤堵的部位,时间久了便形成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大多发生在某一固定部位,看似病菌不去伤害其他的部位,其实这是给人的错觉,病菌并未仁慈到忘记本能。实情则是免疫系统在体内不停地与病菌进行着反扩散的激烈战斗,每天都会有大量病菌不停地向外扩散,当病菌到达未淤堵的部位时,则被守候的免疫物质把病菌纷纷消灭,阻止了病菌的扩散,这个现象说明淤堵为病菌生存创造了条件。消灭病菌的任务可以由免疫系统来完成,并不完全需要依靠药物,前提条件是微循环健康。慢性炎症频繁复发的现象说明淤堵状态没有改变,病菌再次入侵引起的。

3 淤堵形成老化、萎缩类疾病

人体的细胞都是有寿命的,细胞在寿终前一定要复制出新的细胞接替其工作,新生细胞占据母细胞位置,母细胞从原位置被挤脱落,进入组织液或血液后被代谢排出体外,活的细胞有蛋白质外壳,内有支撑结构,并充有大量水分,细胞富有弹性,新老细胞交替共同保持了组织和器官的年轻态,但细胞复制的前提条件是营养物质的正常供应,当发生淤堵后,供应不能满足复制的需要,细胞则停止复制,并走向死亡,死亡的细胞未受到新生细胞推挤不会从原位置脱离,保留在原位,死亡后的细胞体内水分会排出,并收缩从而失去弹性,形成“干尸”,当淤堵部位出现大量的“细胞干尸”时,表现出的现象是组织和器官收缩变小,医学称之为萎缩,如老化(纤维化、硬化)、肌肉萎缩等疾病。

4 淤堵引起的关节疾病

人体的每个关节内均有关节液,这些液体在关节腔内起润滑和向软骨膜细胞供应营养以及向外携带代谢物的作用,关节液的补充与排出是由包裹关节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来完成的[4]。如图5 所示。

图5 健康的关节液循环示意图

关节液的补充与排出处于动态循环平衡,新的关节液携带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供应给软骨膜细胞,细胞更新换代,保证了软骨膜的健康,同时起到润滑关节的作用,旧的关节液流出,带走细胞的代谢物,起到净化关节液的作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循环的关节液保证了关节处于健康状态。

当包裹关节的组织中毛细血管管壁网眼被堵塞后,进入关节腔内的液体量相应减少,原腔内关节液排出或被消耗而减少,当低于润滑基本需要量时,影响关节运动,继而形成关节类疾病。如图6 所示。

图6 淤堵导致关节液减少的示意图

关节液的减少有如下危害:

随着淤堵的发生关节液逐渐减少,滑润效果不好,造成上下软骨膜之间直接摩擦,引起损伤并疼痛;淤堵造成营养物质供应相应减少,软骨膜细胞无法进行复制,出现老化死亡,软骨膜会硬化或萎缩,在体重压力下软骨膜受挤压变薄,摩擦使软骨膜拉伸,从边缘处向外延长,类似在生长,形成增生类疾病。如骨质增生、骨关节炎、颈腰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等关节类疾病[5]。

毛细血管动脉端网眼被堵塞造成关节液减少;当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壁网眼被堵塞,关节液无法回流进入毛细血管,液体被憋在关节腔形成积液,如关节积液、关节水肿等,同理,组织和器官中的毛细血管静脉端堵塞,造成液体被憋在组织和器官内,形成滑膜积液、囊肿水肿等积液类疾病[6]。

5 淤堵导致内分泌失调类疾病

人体不同的组织与器官内分布不同功能的细胞,细胞的分泌物参与到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从而维护机体的健康,例如: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以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细胞的生产分泌是需要有营养供应的,供应工作由组织和器官内微循环系统来完成,细胞有超强的生命力,并牢记基因赋予的使命,不会出现无故的怠工情况,但在发生淤堵后细胞无法工作,出现怠工,引起内分泌失调,如图7 所示。

图7 淤堵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原理示意图

如果毛细血管网眼被堵塞,会引起进入组织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如果组织中出现淤积,细胞被周围的脂类凝聚物包裹,造成细胞与营养物隔离,使得细胞无法获得营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细胞无法足量生产,分泌出的物质随之减少,使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如甲状腺分泌激素不足、胰岛素缺乏等慢性疾病,如甲减和糖尿病的发生。

甲状腺分泌激素不足的症状大多发生在甲状腺肿大之后,同理,有报道糖尿病病人也有胰腺增大的现象,这也是淤堵造成的,也可以从糖尿病人有口渴的现象判断胰腺淤堵了,原理如下:

身体有能量检测系统与补给系统,当细胞需要营养时,检测系统如果检测到体内的营养不足时则释放饥饿信号来补充食物;当检测到体内营养充足,补给系统判断为血液粘稠所致,体内缺水了,因为血液粘稠表面张力大,营养物质摆脱粘液的束缚变得困难,无法被送入细胞内,通过补充水分后血液得到了稀释,表面张力减小,营养物质能够轻易地摆脱粘液的束缚,细胞从而获得了营养,因此释放口渴信息。水不仅仅是细胞生存必须的物质,更是起到运输营养、稀释血液充当载体的作用[7]。

当出现淤堵后,身体检测到体内营养充足而细胞获得的营养不足时,补给系统误认为是缺水所致,所以补给系统不断地释放口渴信号,因此糖尿病人有多喝水的现象,从这个现象可以判断胰腺淤堵了。

6 淤堵对药物发挥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有效成分只有随液体进入组织内才能发挥作用,或消炎杀菌,或活血化淤,当发生淤堵后,毛细血管管壁网眼被堵塞或组织中的液体空间因被脂类凝聚物填充,使组织内的液体存量出现减少,药物有效成分进入的量也自然减小,淤堵导致药物发挥效力降低,因此很多慢性疾病患者服药效果差、病程长。

经过对以上慢性疾病的病因分析,发现淤堵是致病因素。

脂类物质凝聚是淤堵的形成原因,这是利用显微镜发现颗粒状物质并结合微循环过程作出的科学解释,同时,解释了中医“遇冷则凝”引起淤堵的现象,局部组织或器官在遇冷(着凉或“受风”、喝冷饮)时,大多都是体内颗粒状脂类物质快速凝聚发生的,“遇冷则凝”同样说的是脂类物质凝聚。

通过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可以分散脂类凝聚物,因为脂类凝聚物只是松散性的聚集,并非是生长在一起的整体,粘连的物质之间都有微小的空隙,水分子能够存在于其间,只要能够激发水分子的高频振动,利用水分子的高频撞击,可将脂类凝聚物剥离、分散,形成微小颗粒或单个的分子,从而完成清理淤堵的工作,只要致病因素被消除则慢性疾病皆可治愈[8]。

7 如何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起来

水分子存在于体内,只能借助某种能量物质传递进入体内激发使其高频振动起来。接下来以微波加热食物原理来了解水分子是如何被激发高频振动起来的,微波是一种电磁波,是纠缠在一起变化的电场与磁场,频率是2.45GHZ,而水分子是极性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氧原子带负电,氢原子带正电,负电荷中心在氧原子一侧,而正电荷中心在两个氢原子之间,正负电荷中心并不重合,这个特性决定了水分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可以振动。

如果外界给水分子加了一个向左的电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见图8),负电中心这个力是与电场方向相反的,F 是向右的,而正电中心受到与电场方向同向力的作用,F 是向左的,这样水分子向左转动。因为电场是周期变化的,当电场方向变化时,同理,水分子则向右转动,随着频率不停的变化,这样水分子一会向右转,一会向左转,激发水分子不停的振动,相互摩擦而生热,这就是电磁波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的原理。

图8 微波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原理图

自然界中有很多能够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物质,如γ射线、X 射线、微波、远红外线、激光、超声波、交流电等,γ 射线、X 射线、微波、远红外线、激光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不同,激发水分子运动原理与微波相同,超声波既有机械能又有内能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交流电是电流经过身体时产生交变磁场,水分子在变化的磁场中做往复圆周运动,水分子产生高频振动,这是交流电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的原理。高频振动的水分子在微观世界里对分子的撞击力是巨大的。

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的作用:

(1)疏通与清淤的作用。高频振动的水分子将堵塞、粘附毛细血管网眼的物质清理,毛细血管变得通畅、网眼得以疏通,微循环改善,物质交换正常进行,如关节类、积液类等疾病将得以康复。

组织中的脂类凝聚物空隙中的水分子高频振动、撞击,会把脂类凝聚物剥离成细小的颗粒或脂类细胞,并且从组织中流出,被代谢分解,排出体外,凝聚物被层层剥离消散,体积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如组织增大类、积瘤类、内分泌失调类等疾病得以康复[9,10]。

(2)辅助消炎的作用。高频振动的水分子所起到的消炎作用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病菌,而是通过清理淤堵,改善微循环,使免疫物质等能够进入到淤堵的部位,把病菌家族统统消灭,炎症自然消失,通过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清理淤堵变相地利用免疫系统把病菌消灭了,从而达到辅助消炎的作用。

(3)唤醒细胞与修复组织的作用。唤醒细胞是指把休眠的细胞激活,而非把死亡细胞激活,死亡细胞不可能被激活,细胞休眠是因为淤堵造成缺少营养物质,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加工,出现暂时的停工休息状态。休息的细胞内部结构完好,并未受到损伤,功能是健全的,并不需要修复。当淤堵改善后,营养物质的供应满足复工条件时,细胞则被唤醒,恢复本职工作。基因决定了细胞本职工作一生不变,恢复新陈代谢以及细胞复制等。

修复组织行为也是在淤堵清理后,检测系统会检测到组织中的死亡细胞,指令其他细胞复制出新的细胞,并把死亡细胞从其位置上被置换掉,当死亡细胞全部被更换掉后组织得到修复更新,恢复肌体正常机能,如老化、萎缩、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得以康复。修复当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与淤堵程度与修复进度有关[11]。

(4)热疗的作用。高频振动的水分子摩擦生热,利用热能达到消除致病因素的目的。水分子摩擦生热是从身体内部加热,从内而外,热能化淤是中医“遇热则化”最好的应用,优于艾炙与热敷的效果,因为艾炙和热敷对组织浅层效果好,不足之处是不能把热能传递到深层,太热易烫伤皮肤,同时,循环的血液会把热能带走,热量散失而影响疗效,而水分子遍布体内,只要能够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摩擦,便可实现热疗作用。

总之,当致病因素消除,由淤堵引起的慢性疾病都将得到康复,因此说激发体内水分子高频振动可以治疗慢性疾病。

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是非常好的物理治疗方法,目前,市场上物理治疗仪器有很多,有远红外线治疗仪、激光(弱激光)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交流电(低交流电)治疗仪。以前各种仪器都是各说各的功能,自说自的原理,其实主要原理都是通过激发水分子高频振动来消除致病因素,而非直接治疗疾病的。电磁波类治疗仪是通过体外照射,电磁波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有很强的穿透力,穿透组织和器官激发淤堵部位的水分子高频振动;交流电治疗仪是利用输出低于15V 的交流电(注:15V 是安全电压),将两个电极板贴在身体不同部位上,电流经过淤堵部位时产生交变磁场,激发淤堵部位的水分子高频振动。这些物理治疗仪有大有小,有针对局部治疗的,有针对全身治疗的,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在医院的理疗科均有应用。如果在家治疗建议选用获得国家医疗器械证书的,国家对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电压、安全性均有严格的规定。

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物理治疗仪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所使用的能量物质有关,γ 射线频率高,穿透力强,但对身体有伤害,不能应用于慢性疾病治疗;远红外线、激光(弱激光)、超声波频率相对低,对人体安全,但在穿透颅骨、胸腔的骨胳受影响等,会产生盲区;交流电治疗仪受电极板贴附身体位置固定的影响,不能对全身进行通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对某些部位的治疗效果。

针对现有物理治疗仪存在的不足,弥补的方法是组合使用治疗仪,局部与全身同步进行治疗,取长补短,并与化学方式相结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服用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药物,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中都有活血化瘀的成分,相结合方法的好处是通过物理方式分散脂类凝聚物,利用化学反应分解分散在体内的脂类物质,共同清理淤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 慢性疾病的预防

慢性疾病治疗后短期复发,是因为体内的颗粒物再次循环到淤堵部位凝聚引发的,很多局部治疗方法只针对淤堵部位,并未做到全面消除体内其他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的颗粒物,只有这些颗粒物快速凝聚才会引起短时间内疾病复发。

高脂高热量饮食、不爱出汗、体寒、低血压的人易在体内形成脂类颗粒物,因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少食高脂高热量食物,多运动,多排汗,减少体内脂类颗粒物的形成,避免淤堵的发生,这是预防慢性疾病新生的关键[12]。

通过激发体内水分子高频振动消除致病因素来实现治疗慢性疾病是可行的,为患者消除疾病的困扰,同时减少老百姓对药物的过度依赖,值得推广应用,让更多的人受益。

猜你喜欢

脂类毛细血管水分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扩张型毛细血管的发生率、眼底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青岛某烟厂体检人群不同血脂指标与高尿酸血症关系
两颗心
基于脂类代谢的DHFR—CHO细胞培养过程开发与优化
准妈妈不能断绝油脂
食品化学中“脂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IPL—Queen皇后光子嫩肤仪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作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