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农村宴席的公共卫生风险与防范
——基于皖北G县人情消费的专项调查

2021-07-13陈起风费文清

陈起风,费文清

(1.江西财经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铜陵学院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一、引言

新冠疫情让公共卫生风险进入公众视野,对其有效应对迅速成为国家、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郑功成教授从慈善应急机制着眼,认为有效应对类似于新冠疫情的重大灾难,除完善政府部门的应急机制外,慈善领域建立应急机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童星教授认为,新冠疫情对应急管理的启示是建立兼具常态化和非常态化的应急管理体制,并妥善处理好两者的转化和衔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建伟、赵峥认为在抓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应从完善疫情防控空间治理机制、综合保障机制、信息传播机制、技术支撑机制、医学研发机制与后续支持机制六个方面入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外,部分经济管理类的CSSCI来源期刊以“新冠疫情影响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为主题,公开征集学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研究,重大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公共卫生风险、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研究同样重要。2011年修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提出既要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也要做好传染病预防等公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新冠疫情暴发后,有学者将研究端前移,从预防着眼探究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问题。李宏伟、夏彦恺认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首要环节是预防,即从思想、环境与体系三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并建立监测、预警与报告系统。全国政协委员李大进认为,新冠疫情暴发说明相关政府部门和责任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缺乏了解且重视程度不够,为避免悲剧重演,应建立公共卫生风险的预防机制,防患于未然。张剑源教授认为要制定应急法律和政策,用法治思维和方式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在国家法制框架内,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变通性措施,提高疫情风险防范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新冠疫情暴发后,科学界竭力对病毒原宿主的探究,说明有效防范公共卫生风险,首要环节是探寻公共卫生风险的源头。以往农村宴席餐饮安全问题的研究多是就宴席本身论卫生风险,鲜有将研究端前移,从人情消费入手探究公共卫生风险的防范。本文以农村宴席卫生风险的源头——人情消费入手,以人情消费的重要表现形式——宴席为观察对象,总结出农宴潜在的五类公共卫生风险,即主厨风险、食材风险、器具风险、疾病传播风险与环境污染风险。媒体历次报道的农村公共卫生事故与政府发布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提示或风险评估报告证实了基于人情消费的规模人群共餐、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行为或要素均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风险。此外,从各地官方发布的新冠疫情通报来看,受感染者参加或组织亲朋聚餐活动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通过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就皖北G县的人情消费与农村宴席做了专题跟踪调研。调研发现,受青壮年外出务工影响,法定节假日尤其春节期间是G县人情消费的集中期,也是上述五类公共卫生风险的潜在萌发期。

二、农村宴席潜在的五类公共卫生风险

G县地处安徽东北部,截至2019年底,该县户籍人口为66.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5万人,农村人口48.71万人。G县地势平坦,县域内交通便利,外来人口较少,乡村人情味很浓,浓浓的人情味带来的是重重的人情消费。近年来,G县农村人情消费圈子逐步扩大、人情消费名目逐渐增多,农村人情消费呈非理性扩张态势。非理性的农村人情消费不仅徒增了民众的经济负担,也增大了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概率与疾病人际传播的风险。基于G县的调查发现,农宴的公共卫生风险主要表现为主厨风险、食材风险、器具风险、疾病传播与环境污染等五类风险。笔者电话调查了安徽阜阳、江西鹰潭、山东枣庄等部分农村地区的人情消费与农宴公共卫生风险,发现上述地区人情消费的名目、负担有所差异,但是农村宴席的卫生状况极其相似,这说明G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农村宴席的公共卫生风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农村宴席的主厨风险

农村家庭收入的阶梯化、家族青壮年劳力的拥有量决定了宴席筹办规格与形式的多元化,G县农宴主要有请厨自办、流动包桌与乡镇饭店承办三种规格与形式。宴席的规格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经济成本,由乡镇饭店承办的形式,其单桌费用最高,其次是流动包桌,规格最低的当属请厨自办。请厨自办的形式,厨师多来自于本村的烧菜能手;流动包桌的形式,老板即厨师,既承揽业务,也亲自掌勺;乡镇饭店承办的形式,厨师由老板兼任或由饭店聘用。村里的烧菜能手与流动包桌的厨师不同于乡镇饭店的厨师,绝大多数既没有健康证也没有职业资格证。宴席主办方请哪一家流动包桌老板承办亦或请哪一位厨师自办,多考虑的是宴席的成本与厨师的关系,无法考虑厨师的健康状况与个人卫生习惯。无论是请厨自办还是流动包桌,其灶台均设在户外,厨师烧菜的整个过程都在观察者的视野之内,不戴口罩,叼着香烟烧菜,边烧菜边用炒勺尝菜已成为农村厨师的职业习惯,而主办方、宾客们对此却视而不见,毫不在意。倘若厨师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患有自身尚未感知的类似于“新冠”的人传人病毒,将给村民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给地方政府公共卫生防范工作带来风险与挑战。

(二)农村宴席的食材风险

乡镇饭店承办的宴席一般安排两餐,饭店位于小镇上,菜品的采购较为便利,保管更为得当,较其他两种宴席形式,其食材安全更有保障。请厨自办与流动包桌的形式,宴席一般安排三餐,事前两餐,事中一餐,食材一次性集中采购。事前的两餐称为“流水席”,菜品较简单,冷菜、热菜共十余个。事中一餐称为“正席”,菜品较丰富,每桌甜点、冷菜、热菜、汤计二十余个,“正席”规模从十余桌到几十桌不等。办宴席的初衷由捧个人场、图个热闹逐渐蜕变为收回投入,甚至是获取利润。为此,宴席主办方并不十分关心食材、调料的品牌与品质,他们最为在乎的是价格,是宴席的成本。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甚至是过期商品以其价格优势多流向农村市场,其中有相当比例被农村宴席所消耗。此外,批量食材的保鲜是个大难题,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无论是请厨自办还是流动包桌,因供多餐食用,需求量较大,一般需提前1~2天采购食材。每逢夏季,宴席主办家庭或流动包桌老板的制冷设备容纳不了如此规模的食材,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是常见的保存方式,菜品安全难有保障。

(三)农村宴席的器具风险

农宴的器具分厨具与餐具两类,宴席的形式决定了厨具与餐具的来源。请厨自办的形式,锅、盆、碟、碗等器具一般从本村或邻村租用,宴席结束后,经家族办事人员简单冲洗后归还租赁方。租赁方仅清点数量、检查器具的完好性,并不十分在意器具的洁净程度,因为不会影响其再次租赁业务。笔者曾多次作为家族办事人员参与器具的租赁工作,每逢夏季,租赁方仓库里的锅碗瓢盆常发出一股刺鼻的酸臭味。家族中清洗餐具的任务多分配给老年人,他们自身的健康状况与卫生习惯都得不到保障,碗碟的洁净程度可想而知。流动包桌的形式,器具既无需专门租赁也不用安排家族成员清洗,由流动包桌团队全权负责。流动包桌团队多以家庭为单位,厨具、餐具由流动包桌老板自行购置与保管。较请厨自办的器具租赁形式,流动包桌的形式其餐后器具的清洁、保管工作有明显改善,但餐前器具的洁净程度未见明显改观。无论是请厨自办还是流动包桌,酒杯、勺子、汤碗等餐具均使用的是劣质一次性塑料制品,系村民健康的又一风险点。乡镇饭店承办的形式,就餐环境、循环使用的厨具与餐具的卫生状况较请厨自办、流动包桌两种形式而言有明显改善,但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品质与前两种宴席形式相比并无差异。

(四)群体共餐的疾患风险

请厨自办与流动包桌的形式,圆形餐桌多置于帐篷内;乡镇饭店承办的形式,圆桌置于大厅或包间内。帐篷与饭店大厅内的餐桌由宾客们自由围坐,每桌10~12人。一般是熟人组桌,同桌的客人多是乡里乡亲,彼此认识,整个就餐过程甚是热闹。孩子面对菜肴哭闹、撒泼,青壮年男性面朝菜肴划拳、敬酒,中青年妇女与老人面向菜肴交流、谈心,大家毫不避讳也毫不在意可能溅入菜肴的口水。G县农村宴席的上菜顺序是冷菜(散装甜点)、热菜、汤。上冷菜(散装甜点)时,餐桌上的孩子们惯用手抓;上热菜时,热情的亲朋、乡邻们乐于用私筷帮孩子与老人夹菜;上汤时,宾客们则手持塑料汤勺伸于盆中舀汤并直接送入口中,如此循环。戊肝、甲肝、幽门螺旋杆菌等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口口传播”,使用私筷、私勺的群体共餐模式会加大消化道疾病传播的风险。2020年1月21日,武汉市市长周先旺称举办百步亭万家宴,是对疫情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误判,预警性不够。

(五)餐后垃圾的污染风险

农村宴席的规模往往与交际圈、家族势力、财富拥有量紧密相关,交际圈窄、家族规模小、经济状况差的农户单次宴席规模在10余桌左右,而交际圈广的“农村能人”、大家族、农村富人单次宴席的规模可达几十桌甚至是近百桌。每桌宴席产生的垃圾规模约为:塑料台布一张,一次性塑料杯、塑料勺、塑料碗各十余个,一次性筷子十余双,剩菜剩汤二十余份。G县农村尚未建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回收点,村民处理餐后垃圾的常规方式是将其不加分类地丢入门前屋后的死水沟。水沟里白色垃圾成堆,每逢夏季,蝇虫聚集、酸臭扑鼻。科学证明塑料垃圾自然分解的年限长达几百年,污染周期长。除塑料垃圾外,泔水对土壤尤其是地下水源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尽管G县的自来水管网已铺设至农村地区,但相当比例的农户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拒绝使用自来水,仍饮用传统的浅层压井水,而压井与死水沟的位置普遍较近,一旦浅层水源受到餐后垃圾污染,将可能引发大面积的公共卫生事件。

三、防范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风险的相关制度与地方实践

(一)相关制度规定

近年来,农村地区因集体聚餐导致的疾病传染、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为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行政法规。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餐饮消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餐的,由办理者或承办者将菜单、举办场地、参加人数等内容提前向本村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2015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强调针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要从加强属地管理、落实举办承办者主体责任、健全基层监管队伍和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防控风险发生,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尽管当前我国在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防控方面已有明文规定,但总体来看,相关政策落实效果欠佳,制度建设仍较薄弱。一是政策文件的立法层级较低,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均以部门的意见、规章居多,缺乏高位法支持,政策效力有限;二是防控内容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方面,缺乏对其他宴席风险多渠道、多层次和全过程的管理把控,且并未明确政府的责任主体和边界,造成相关行为“不管不问”的现状;三是农村群体性宴席相对于其他公共卫生隐患来说,有其特殊性,即由于其普发性和传统性使得主观防控意识欠缺往往成为制度漏洞。换言之,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政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诸如农村垃圾、废气污水、厕所卫生和医疗设施等固定有形的风险因素,而忽略了健康教育、生活观念和传统习惯等无形因素对公共卫生的隐患。

(二)地方实践

人情消费、农家宴席有着特定的文化渊源,总体上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的传统文化变革节奏较慢,人情消费的氛围更浓、名目更多,村民筹办宴席的热情更高。笔者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入手,检索了四川射洪县(市)、广西蒙山县、贵州纳雍县、云南马关县关于规范农家宴席管理,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的地方实践。

1.四川射洪县(市)。县市场监管局为主要责任单位,以春节农民工返乡,农村宴席集中大操大办期为重点治理周期,防控农村宴席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举措有:一是实施宴席报备制,100人以上规模的农宴,筹办家庭应当至少提前2日向所属乡镇政府(街道办)书面报备,并现场签订“宴席食品安全承诺书”,压实筹办方的食品安全责任。二是承接宴席主办方邀约的民间厨师必须参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三是宴席加工地、食品贮存地与就餐地应远离厕所、粪堆与禽舍。四是餐具、容器的洁净程度要达标并消毒,且不得使用一次性餐具。

2.广西蒙山县。蒙山县食安办为牵头单位,各乡镇政府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农家婚丧嫁娶宴席为治理重点,多举措化解群体性聚餐的公共卫生风险。一是实施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将农村宴席安全卫生专项治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乡镇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二是拟定宴席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如推行宴席申报、民间厨师登记备案、体检与培训、监督检查与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五项制度”。三是制定宴席操办规程,明确就餐环境、厨具与餐具、食品采购与贮存、加工过程、食品留样等安全卫生标准。四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村民知晓,提升民众对农村宴席管理的认同感。

3.贵州纳雍县。纳雍县市场监管局为牵头单位,通过四项措施加强对农村宴席的食品安全监管。一是明确监管责任,实行全链条管理。首先是乡镇(街道)的属地管理责任;其次是专(兼)职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具体监管责任;再次是卫生与健康、农业与农村、公安等部门的协同管理责任。二是纳雍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农村宴席的治理、宴席公共卫生风险的防范纳入农村食品安全管理综合体系。三是完善各类监管制度,如组织乡村厨师集中培训,要求厨师持证上岗、明确宴席的申报与备案流程、建立并严格执行检查与督查制度等。四是建立事故责任倒查机制,从严问责,确保农村宴席食品安全。

4.云南马关县。2014年6月,马关县委、县政府组织县食药监局、卫生局等部门起草了《马关县农村家庭宴席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从监管主体、主体责任、申报登记等方面加强对农村宴席的食品安全监管。一是明晰县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乡镇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宴席举办家庭的主体责任。二是建立宴席申报登记制度,并根据宴席规模实行分级管理(指导)。三是就食材采购、切配、烹饪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四是严格落实传染病流行地区禁办宴席的政策,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四、防范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风险的思路与对策

(一)总体思路

上述四县(县级市)采取了多种举措致力于化解农村宴席的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风险防范的关键是控制公共卫生风险的源头——人情消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结合地方习俗,科学界定理性的人情消费名目与规模,对非理性的人情消费予以严格管控;其次是宴前的审批与备案;再次是宴中的监督与管理;最后是宴后次生风险的防范与综合风险评估。见图1。

图1 防范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风险的总体思路

(二)具体对策

1.宴前防控环节

一是严控非必要、非理性的人情消费。通过控制风险源,降低农村宴席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一方面要加大宣传与劝导力度,既要普及健康生活理念和公共卫生知识,也要重点做好农村老人与族长(家族管事人)的劝导工作,纠正大操大办的遗风陋习,对不办宴席、简办宴席、合规办宴的家庭给予阶段性不同程度的奖励,对超标办宴的家庭予以相应的惩处;另一方面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应根据本县(区)习俗并结合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当地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居民收入状况和环境卫生条件等因素,分级分类规定人情消费的名目与宴席规模,形成“大事从简、小事从了”的新风尚、新文明。

二是针对必要的农村宴席实施审批与备案制度。采用线上、线下两类申请——审核——审批——备案方式,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家庭的需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与市场主体联合开发宴席智能报备系统,鼓励线上申报、审核、审批与备案。在制度上确定宴席梯度规模,实行分级管理。对于小规模宴席(宾客人数≤50人)实行村(居)委会审核、审批,乡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备案的管理方式;对于中等规模宴席(50人<宾客人数≤100人)实行村(居)委会审核、乡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与备案的管理制度;对于大规模宴席(宾客人数>100人)实行村(居)委会审核、乡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县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备案的三级管理模式。对于地方流行病高发期的宴席筹办申请、超规格办宴的家庭再次办宴申请、超大规模宴席(宾客人数≥150人)要从严审批,在全国疫情高发期间,禁批各类宴席筹办申请。

三是编制科学有效的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风险处置预案。农村地区应对相关事件的经验知识滞后,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推广实施,对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区域位置、医疗水平、交通条件等具体特点,积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农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并且在当地组织相关部门及群众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从而实现危机发生时刻,广大村民能够依照预案行事,做到及时应对,合理处置,同时有助于广大村民在预案演练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宏观上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2.宴中监管环节

一是加强对宴席从业人员的健康卫生监管。一方面各级监管部门要督促从业人员接受定期健康体检和现场抽检,无论是农村的烧菜能手、流动包桌的主厨、乡镇饭店的厨师,还是宴席的其他服务人员,只要从事直接与菜品接触的工作,就必须参加健康体检,按政府相关规定办理健康证,持证上岗。宴席开办前,务必将本次餐饮服务人员的健康证张贴或悬挂于显眼位置,供宾客监督与政府责任部门督查。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促进体检流程规范化、专业化,确保健康监管的真实有效,同时要通过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强化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二是明确对合理正规的宴席场所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流动大锅”食品制作场所的监管督查,在空间面积、通风透气、污染源距离、疏散通道等条件上有所规定,促进各农村宴席分散点的规范安全;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家宴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设以乡镇、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宴席活动中心,将周边村民引导至设施设备完善,环境有保障的居民活动中心举办聚宴。通过完善厨房功能,添置相应设施设备,如消毒柜、冰箱、留样柜等聚宴必须的设备,使用统一标准的厨具和餐具,减少影响聚宴卫生安全的客观因素。

三是建立对群体性聚餐的全过程监管。要落实农村宴席公共卫生的监管主体责任,实行属地监管责任制。一方面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辖区群众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负总责,以夏季与春节前后为集中巡查时期,重点检查厨具、餐具租赁方仓库与宴席现场的卫生状况。同时,加大对农村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餐具的检查力度,提倡使用循环餐具,对超规格办宴、分次分批办宴的家庭给予相应惩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各行政村设立宴席安全信息员和协管员的方式,积极参与所在村日常宴席的监督报告与管理引导工作,努力夯实网底,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

3.宴后处置环节

一是完善相关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针对已经发生的农村群体性聚餐危机事件,首先通过加强村干部和村民公共卫生和急诊医疗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在第一时间发挥应有作用,并按就近原则分级分类遣送就餐人员进行及时救治,同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其次要发挥政府兜底保障作用,通过加大财政专项资金补偿、集中购买商业保险和心理服务等渠道,尽可能弥补受害者的经济精神损失。最后要按照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当事人责任;对发生的食品安全和疾病传播等事件缓报、瞒报、谎报的,厨师拒不进行健康体检和未接受食品安全检查指导擅自操办宴席,引发宴席卫生安全事故的要严肃处理、依法追究责任。

二是加强对次生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借鉴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宴席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坚决遏制将宴席垃圾不加分类地倾倒于房前屋后死水沟的行为。防范泔水下渗对浅层地下饮用水源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在财力充裕的前提下,鼓励地方财政对农民饮用自来水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避免饮用浅层压井水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建议从村两委委员中指定一名委员任专职农宴风险巡查员,从宴前的审批与备案、宴中的卫生管理与宴后的垃圾处理三个环节综合评估宴席的主厨风险、食材风险、器具风险、疾病传播风险与垃圾污染风险,认定宴席的风险等级,建立与风险等级认定结果挂钩的奖惩机制。

三是建立农村公共卫生风险动态监管数据平台。各级政府应督促卫健、民政等有关部门发挥政府购买作用,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搜集并存储各农村地区的宴席公共卫生风险因素、事件案例和应急处置等实地数据进行专业化评估和精准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及时有效、精准专业、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公共卫生风险监管数据系统,通过逐步完善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信息化机制,增强广大村干部和村民的风险辨别和处置能力,实现宴席全过程可查、可防、可控。

五、结语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控制非理性的人情消费,减轻农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规范对农村宴席的管理,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既有助于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防范二次返贫风险的发生,也有助于建成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宴席管理,防范潜在的五类公共卫生风险,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居民健康,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集中体现。2020年是新冠病毒的肆虐之年,规范宴席管理,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也是响应党中央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体现。

注释:

①2011年修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11、13、14条。

②湖北省人民政府:农村宴席连发3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专家提示饮食安全[EB/OL].http://www.hubei.gov.cn/jkhb/jkdjt/spaq/201708/t20170811_1029194.shtml;泰州市卫健委:2019年10月泰州市重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提示[EB/OL].http://wjw.taizhou.gov.cn/art/2019/10/1/art_25808_2564880.html;泸州市卫健委:2019年10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EB/OL].http://wjw.luzhou.gov.cn/zwgk/gsgg/content_641698。

③央视新闻网:一场家庭聚会后 4人确诊!哈市公布两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典型案例http://m.news.cctv.com/2020/02/02/ARTIDJuoBFAEq81hykjtKhjE200202.shtml.

④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一般选择乡镇饭店承办的形式;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族青壮年人手不足以支撑宴席的后勤服务工作,多选择流动包桌的形式;家庭经济状况欠佳,而家族青壮年人手富余的家庭,多选择请厨自办的形式。

⑤资料来源:射洪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EB/OL].http://www.shehong.gov.cn/jgml/zfbm/xscjgj/jggzdt/201901/t20190124_161457.html.

⑥资料来源:广西食品安全网http://www.gxfsn.org.cn/articles/show/6259.html.

⑦资料来源:纳雍县政府网http://old.gznayong.gov.cn/zwgk/jbxxgk/jdjc/syjg/content_104601.

⑧资料来源:马关县政府网http://www.ynmg.gov.cn/info/1410/36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