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欺凌防范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07-13高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生命安全

高艳

【摘要】保证校园安全,是小学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保证。但是,在我国的小学,由于社会的原因以及学校管理的缺失,存在着以大欺小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广大师生的身心发展。学校要以维护学校的安全为第一要务,建立起政府、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安全教育,使学校不受欺负和暴力侵害,确保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安全;校园暴力;生命安全

前言: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地方,是学生们幸福成长的地方。但近年来,我国小学校园内经常出现欺负、暴力等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表明,46%的学校欺负和暴力行为中携带武器,32%的人造成了伤害,而学校的暴力行为则造成了大量的学生死亡。在这些家庭中,寄宿家庭的学生在学校里受到了很大的欺凌和暴力侵害,尤其是在那些处于弱势的家庭里,他们受到的欺负最多。每月遭受两次以上欺凌的学生占28%,欺负过别人的学生至少占19%。校园欺凌与暴力在伤害发生的地点、形式、危害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校园欺凌与暴力侵害的新特征

1.团体性质

校园暴力行为中最突出的特征是群体侵害。由于个性的差异,小学学生结成了很多非正式的团体,有些人甚至由于居住地的不同而结成了帮派。他们会因观点的差异而发生争执,并会以欺负或暴力对待另一组的少数人。帮派之间经常会发生暴力事件,就算在帮派里,身强力壮的同学也会定期向体弱者要零用钱,如果给的太少,会被训斥,如果不能,就会被打。

2.隐蔽性质

学校暴力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往往不会有太多的表现,这就使得教师的发现与教育工作变得非常困难。有的时候早上还和和气气的,中午就开始打架了。尤其是学校里的不良学生,一般情况下,谁也无法预测到什么时候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3.持续性质

学校暴力行为的延续性也是其主要特点。据我们所知,很多同学之间的侵犯并非一次就会终止,有些会延续一年、三年,有些人在毕业后会进行报复。有些学生刚进校园就遭到好几个同学欺负,虽然被欺负的学生想方设法地想要甩掉,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人转到新的学校后,又跟着到新的学校进行欺负和暴力。

二、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

校园霸凌、暴力伤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社会、家庭、学校管理不善、教师管理不善、学生的个性等。

1.青少年的主观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学校暴力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少年犯罪立法存在缺陷,致使其法律意识淡薄。在很多情况下,学校里的暴力行为都是由一些不良人士參与的。而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因为他们还没有到法定的犯罪年龄,所以在犯罪之后,他们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反抗法律,不再害怕法律。

2.政府未能充分履行对学校安全的管理职责

但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却很少过问学校的治安,认为学校的治安只是小事,学校的治安问题是由校长负责的,只要学校和相关部门合作,不需要政府来处理,校园暴力只是一件小事。

三、校园霸凌与暴力伤害预防

1.制定防止和处置校园欺凌的紧急措施

为防止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和学生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保持学校的安定,学校要制订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应急预案,成立校园欺凌暴力防治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根据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法规,未成年人的权益在受到保护的同时,侵犯他人权益的未成年人却难以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是我国在应对校园暴力上存在的严重法律缺位。

2.进行目标明确的教育

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起因是对社会的不满、因冲突而铤而走险、因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少数恶棍犯罪、学生之间的冲突等。学校要围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开展专题教育,开展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体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健全学校保安制度

要强化学校的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的建设。加强门卫登记管理,对外来人员进行管理。如发现有可疑人员或违法闯入校园,要立即报警或报警。对有可能引发冲突的各方,要逐一进行排查、登记、耐心接待,尽量做好化解工作。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教师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设立治安岗亭、警务室,以派人驻守、巡逻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内霸凌行为。

四、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

1.梳理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构建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制度,是做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学校通过对前几年安全教育工作的反思,认真梳理,重新打造了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及管理网络,构建了纵向:校长科室、学校教师学生,横向:家长、实习企业学校社区、街道和各职能部门的全方位的安全工作管理、教育网络体系。完成了与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相匹配的制度建设,使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指导、有依据、有力度、有保障,确保了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层面、学生层面得以顺利、有效开展。

2.借力施力,充分发挥专业力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需要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落实生命安全教育,但学校相应的专业师资力量明显跟不上生命安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校依托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网络,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时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力量。社会专业力量协助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对全校师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不仅真正落实了生命安全教育,而且培养了一批生命安全教育活动的师资力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总之,解决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首要问题是改变思想,而这一点最为困难。治理不能只靠治理,关键在于形成环境保护,在形成“零容忍”的环境、条件、理念后,欺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这应当是一项长期的人文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岭,毕宪顺.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生命安全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在“融入”上下功夫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高职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探究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