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究
2021-07-12朱金卫
朱金卫
青岛市技师学院 山东 青岛266229
引言
技工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核心,在推动技能型制造业人才培育时,应当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契合市场人才需求,打破传统人才培育方式,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的高质量合作。
一、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解析
(一)合作问题。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操练习,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主要在模具生产、模具装配、模具调试、装配操作、机床操作等工作岗位进行实习。部分学生发现实际实习操作的技能要求,与在校期间所学理论内容相差较大,学生不能快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对职业前景产生了担忧,个别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后,则出现了转行的想法,背离了校企合作的工作初心[1]。
(二)诱发原因。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实习结果分析可知,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主要在一线工作岗位,开展一些技能含量较低的工作。合作企业是为规避生产质量风险,将学生投入到基层一线开展实习,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实习学生给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但学生进入一线模具操作岗位后,重复单一的工作方式,直接打击了学生的工作热情与职业信仰。同时,校企合作过程中,院校负责人没有进入企业进行监督指导,使得校企合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实践路径探索
(一)基于岗位要求进行人才培育。模具生产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求技术工人,可解决现实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保证模具生产制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现代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背景下,对技术工人提出新的要求,需熟练掌握自动化设备、系统,以保证实际生产的质量与效率。校企合作视域下,技工院校进行专业模具人才培育时,应当基于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对模具人才进行培育,突出人才培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的契合,使得模具教学工作发挥出一定效能。技工院校进行模具生产专业人才培育时,可进行模具装配技术能手、编程技术人员、三维建模技术能手的培育,确保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后,可快速上手体现出专业优势,为校企合作提供基础保障。
(二)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在校企合作工作开展过程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锻炼效果,应当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携手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指导。以往技工院校开展模具专业人才培育时,基于校企合作框架,将学生输送到合作企业实习,此后学生则由企业进行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需由学生角色向工作人员角色转变,并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生活方式。部分学生不能快速适应,给学生的实习过程造成负面影响。如学生与部门主管的关系不融洽、学生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等,不利于校企合作工作有序开展。
新时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育时,为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优势,应当基于校企合作协议框架,逐渐校企合作工作小组,由企业部门负责人与院校就业指导负责人共同组成,协作开展学生实习指导工作。在院校教师的辅助下,可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压力,逐渐适应忙碌的实习工作环境,并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学生的工作适应提供一定的过渡期,保证学生在相关岗位的综合实习效果与质量。在遇到重大问题时,需校企合作小组进行协商决议,确保校企合作的长效性[2]。
(三)校企合作负责教师进入企业。为有效发挥出校企合作优势,促进双师型教职工团队建设,提升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工作开展过程中,院校负责教师,应当跟随学生一同进入企业,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并开展挂职锻炼,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实力,为后续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创新铺垫基石。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教师不仅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检验,同时可对自身的实践指导技能进行检验,开展自我审判与评估,及时发现自身职业短板,并进行有效夯实,确保自身具备综合教学实力,可胜任现代模具人才培育工作需求。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时,将无法抽身开展相关教学工作。为此,院校需给予教师一定的支持,确保教师可安心开展挂职锻炼,并全身心指导学生实习,夯实校企合作工作路径,确保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育质量。
(四)校企合作背景下成立订单班。为提高人才培育输出质量,技工院校开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育时,应当基于校企合作背景,尝试成立订单班,即由院校与企业进行共同管理教育,实现人才的针对性培育,为尊重学生的自主想法,可对订单班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进而组成订单班。在订单班学生教学管理时,应当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由企业高管、技术主管、课程教师、就业指导人员等组成师资团队,确保学生所学的每一项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3]。
(五)校企合作环境下实行学生轮岗。技工院校学生进入企业后,需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特点,在相关岗位进行实践操练。但在固定的工作岗位,学生仅可以对某一项技能进行操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此,在校企合作环境下,可建构学生轮岗工作机制,通过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对学生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学生可在多个岗位进行实习,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模具生产综合实力。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校企合作创新路径进行探讨,围绕校企合作的困境,提出相关的校企合作创新工作策略,旨在挖掘校企合作的市场潜力,培育高素质人才,发挥出新时期校企合作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