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乡县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对策

2021-07-12徐晓麒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县

马 尧 赵 玲 徐晓麒

陕西省西乡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陕西 西乡723500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演变的产物,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西乡县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不断恢复,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深入思考解决。

1 西乡县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1.1 野生动物资源概况 西乡县位于陕南中部,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重要水源地,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划定的50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秦巴山区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全县林业用地256546.70公顷,森林面积189125.9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2%。西乡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从现有的资料显示,县境内有陆生脊椎动物6纲31目64科275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名录的有朱鹮、金雕等7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名录的有大鲵、猕猴、藏酋猴、红腹锦鸡等41种;列入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有小麂、豹猫、猪獾等37种。

1.2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近年来,西乡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一方面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陆续建立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西乡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严格自然保护地管理和巡查,设立野生动物临时救助站,使全县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求助。另一方面持续加大陆生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公安、林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乱捕滥猎、非法运输贩卖、经营加工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社会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1.3 野生动物利用状况 2020年初,西乡县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22家,养殖品种主要有花面狸、雉鸡、王锦蛇、豪猪、孔雀等。根据陕西省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工作安排,及时开展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禁食退养补偿工作,兑付养殖户286万余元,在养野生动物无害化处置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县保留以药用、观赏为目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13家。

1.4 管理机构建立情况 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西乡县将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县林业站、天保办整合设立秦巴生态保护中心,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人数30人,职责涵盖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野生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管理等工作。

2 当前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困境

2.1 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亟待建立 近年来,西乡县生态环保工作不断深入,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持续加强,林地、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受到严厉打击,全县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明显恢复,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但同时,野生动物与人类生存活动范围重叠严重,矛盾日益突出,2016—2020五年间,全县发生黑熊致人伤残事件2起,全县70%以上镇村存在野猪破坏农作物现象,猴群破坏农作物现象从原先1个镇扩大到3个镇。《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法》虽对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有所规定,但仅限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肇事如何补偿尚未形成规范的鉴定标准和补偿程序,导致补偿工作无法兑现,部分地区群众与野生动物关系紧张,非常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2.2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研究仍很薄弱 对野生动物资源多样性、分布状况、种群现状、人类与野生动物关系进行调查和科学研究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内容,但因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近年来西乡县仅对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西乡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过本底资源调查,调查覆盖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1.16%,对县域内朱鹮、鹮嘴鹬、猕猴等野生动物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资源调查,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方面仍为空白。

2.3 行政执法机构急需设立 因历史原因,西乡县没有在林业部门设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相关案件由森林公安查处。但在全国机构改革中,森林公安已转隶至公安系统,下一步只负责查处办理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刑事案件,相关行政案件查办主体仍未明确。

3 野生动物保护对策

3.1 持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 加快县域“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严格控制生态红线内人为活动,严禁采矿、旅游、采伐等各类开发建设和破坏自然资源活动,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禁食野生动物决定,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确保全县野生动物资源安全。

3.2 建立健全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 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体,参考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损害赔偿机制,建立完善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研究制定补偿实施程序,界定补偿范围,确定补偿标准,研究建立“政府补偿+保险理赔”的补偿机制,有效缓解人类与野生动物矛盾,推动林区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3.3 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研究,掌握全县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情况;对朱鹮、猕猴、藏酋猴等野生动物重点开展动态监测,评估和预测其资源量及受威胁程度,为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4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加大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投入,设立行政执法机构,配置一定数量的人员编制,将涉野生动物案件纳入综合行政执法,与公安系统做好行刑衔接,保障野生动物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县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重点保护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