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抗渗质量通病及防治技术
2021-07-12张敦吉
张敦吉
沈阳原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110000
1 地下建筑防水抗渗质量通病与原因分析
1.1 基层蜂窝、麻面、孔洞渗漏 地下建筑的混凝土基层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渗漏水情况,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可见明显的裂缝,而且表面有小凹坑,引发渗水。地下建筑的混凝土局部出现酥松情况,混凝土表面可见蜂窝状的结构,具体表现为石子多、砂浆少。空洞是表面混凝土出现明显空洞,没有混凝土。引发混凝土基层蜂窝、麻面和空洞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施工不规范,导致出现混凝土表面缺陷,引发渗水渗漏。针对地下建筑的混凝土表面通病,需要查明蜂窝、麻面和空洞的渗漏情况,明确其水压大小、渗漏部位,采用有效的方式修补表面。
1.2 基层裂缝和施工缝渗漏 基层施工缝渗漏主要表现在基层的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松散,不规则地收缩裂纹,沿着缝隙处出现渗漏。引发施工缝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层施工不当,引发基层裂缝渗漏的主要原因包括,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施工缝位置不恰当、施工过程中施工缝内留有杂质没有及时清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导致引发施工缝渗漏。治理基层裂缝和施工缝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施工缝和裂缝的位置和大小,了解其渗漏程度。对于渗漏不严重的裂缝和施工缝,可以是直接用灰浆或水泥砂浆处理,涂抹磨平后干燥,观察修补情况。对于渗漏严重或不规则的裂缝和施工缝,需要首先处理缝隙周边的情况,剔除松散部位后,利用水泥素浆打底,并且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1.3 防水卷材起鼓、翘边、破损 防水卷材出现起鼓、翘边、破损等情况,引发渗水渗漏等问题。引发防水卷材质量问题的原因包括基层质量不佳、防水卷材施工控制不严格等。施工过程对防水卷材保护不足,受到外力影响造成卷材破损。针对防水卷材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渗漏位置以及造成防水卷材质量问题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处理。针对防水卷材起鼓问题,首先需要将起鼓的部分割开,等待基层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后再次铺贴防水卷材。针对防水卷材的翘边,需要对防水卷材翘边部位进行排水清洁,涂刷基层处理剂后再次粘贴防水卷材使其牢固。防水卷材破损后,需要根据其破损程度选择处理方式,破损程度较轻的可以采用增强聚胺树脂涂抹防水,严重破损的防水卷材需要割除破损部位,处理基层表面后再度张贴防水卷材。
2 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抗渗技术
2.1 外包防水层抗渗控制措施 1)清理基层表面,保证基层表面洁净平整、干燥、无凹凸不平以及起砂开裂等现象,基面平整满足D/L≤1/20,其中D 和L分别为两相邻凸面间的最大深度和最小距离,平整度不满足要求位置用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光。2)所有阴角位置做成5c m×5c m 的钝角,阳角位置做成2c m×2c m 的钝角,待处理完成后铺设加强层卷材并用固定钉固定。3)确保卷材辊压黏贴牢固,将下面空气应完全排除,避免表面出现皱折、起泡和扭曲等现象,相邻卷材搭接宽度>15 c m,搭接处卷材覆盖固定钉且隔离膜必须撕掉。4)桩头处防水卷材应延伸至桩头根部,搭接宽度为8 c m,防水卷材全部铺设完毕后撕掉表面隔离膜并施做5 c m 厚细石防水混凝土(标号与底板相同)。
2.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施工缝的设置与控制,地下建筑防水工程需要严格控制施工缝,底板和墙的交接处应该避免设置施工缝,当存在特殊要求必须预留施工缝时,需要距离底板50c m以外的地方设置施工缝并且设计成为凸形结构;第二,变形缝施工控制,变形缝的施工需要用到橡胶止水带,将橡胶止水带固定于钢筋上,确保混凝土振捣均匀,止水带位置清晰;第三,金属止水板的安装控制,金属止水板的材质与宽度应该符合工程需求,采用双面搭接焊的方式固定金属止水板。
2.3 防水材料的选择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相关技术以及新材料、新机械设备大量出现、普及,给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各种新型防水施工的新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了传统防水材料的诸多不足,但是在当前的建筑行业的材料市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建筑材料的质量差别是非常大的,如果工程项目的建造施工企业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计划来进行,那么就很容易选择到质量和标准不符合工程建造要求的材料,造成工程防水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控制,选择那些质量较高,能满足施工要求标准且具备经济性的防水材料。
2.4 强化细部构造的防水设计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重点就在于细部构造的防水。为了提高防水层的防水性能与效果,就必须针对细部构造的防水设计予以不断的强化,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扩大,新旧结构接头部位的防水处理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应对接头部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选择有效的防水措施。在新结构施工中,防水施工应确保接头部位处于无水状态。再者,还需要对新旧结构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采用相应的措施,避免工程出现渗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防水抗渗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防水工程质量,需要从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开展控制,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精心组织施工,施工后严格质量控制,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需要开展全面检查,确保防水工程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