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二段法”干化工艺的切碎机间周保养时间
2021-07-12
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0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其中就包括“二段法”干化设备,而“二段法”干化设备在干化过程是24小时运行,工作强度很大,平均每天要处理100T含固率在15%左右的湿污泥,处理完的干污泥含固率可以到达85%左右。而干化线其中重要的区域之一就是切碎机间,切碎机间的作用是把污泥切成细长条并传输到带机,而切碎机间的保养时间在周保养中占比很大,所以缩短切碎机间的保养时间很重要。
一、保养时间的决定因素
周保养工作时间长,主要原因还是人机法环料,人——-保养工作不熟练,加大培训力度;机——-保换刮片螺母多,张紧轮检查保养用时多,油杯加油时间长,分配带轴承保养用时多;法——-拆装设备费时间,换刮片用时多;环——-服务罐冲洗用时多;料——清洗格栅时间长。通过对人机法环料的因素,我总结出以下结论:1.培训不足;2.换刮片螺母过多;3.油杯需要人工手动加油;4.分配带轴承外壳螺丝多;5.张紧轮外壳螺丝多;6.换刮片使用的是19mm呆扳手和活动扳手;7.服务罐底部积泥需人工冲洗耗时多。接下来是对策:1.培训不足——通过培训提升保养工作效率;2.换刮片螺母过多——更换止退螺母;3.油杯需要人工手动加油——采用气动加油机;4.分配带轴承外壳螺丝多—不拆外壳;5.张紧轮外壳螺丝多—-取消部分螺丝;6.换刮片使用的是19mm呆扳手和活动扳手——使用电动手枪钻和19mm棘轮扳手;7.服务罐底部积泥需人工冲洗耗时多——服务罐一侧墙体增设钢梯&服务罐底部安装冲洗管道。
二、针对7项因素,提出以下优化的细节和效果
1.换刮片:换刮片时使用19mm的呆扳手和活动扳手,而且人员在更换刮片时操作空间有限,费时费力,原先使用1.95工时——-使用19mm棘轮扳手和电动手枪钻后,节约0.4工时,且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2.洗格栅:涉及到服务罐下方所有保养项目都需要拿梯子,使用活动梯子有歪倒风险,使用之后还需要清洁梯子,原来使用0.53工时——-安装钢梯后,保养时安全性提升并且节约0.3工时,清洁方便。
3.服务罐底部积泥需人工冲洗耗时多:服务罐底部积泥较多,保养时人工冲洗需要大量时间,工作环境恶臭、通风差,影响保养人员身体健康,原来使用1工时——-服务罐底部安装冲洗管道后,保养操作时,只需打开上方的自动冲洗手阀即可。节约0.5工时,减少保养人员与恶劣工作环境的接触时间。
4.换刮片螺母过多:更换刮片时,原先是2颗普通螺母为一孔位,共计32颗,拆卸麻烦,原来使用1.95工时——-更换为一孔位一颗止退螺母,共计16颗,节约0.5工时 。
5.张紧轮外壳螺丝多:切碎机张紧轮检查,需将罩壳拆下,两边共计8颗螺丝,需要两人配合拆卸,原来使用1.97工时——-取消下面的6颗螺丝,将最上方两个螺丝孔改造成椭圆形,可以将罩壳悬挂,不必拆装螺丝,节约1.2工时。
6.分配带轴承外壳螺丝多:因为原来的外壳孔位与加油嘴不匹配,所以加油时需要拆卸外壳,原来使用1.93工时——分配带轴承加油保养时,不需要将外壳卸下,可直接在加油口进行加油,节约0.8工时 。
7.油杯需要人工手动加油:油杯保养加油时,需要人工脚踏进行加油,消耗时间较多,且操作过程中有踩空的情况,存在安全风险,原来使用0.52工时——改为气动加油机后,节约0.4工时,且降低保养人员劳动强度。
三、结论
“二段法”干化工艺使用越来越广,并通过几个月的优化保养,每季度保养时间从原来的23.77h减少到现在的11.88h,大大提高了保养效率并缩短了保养时间,从而实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