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管理监督策略

2021-07-1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火灾事故场所隐患

曹 雪

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道外大队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其火灾隐患较多,也较为细琐。由于人员流动的不可控制性,人为行动及火灾隐患的关联因素影响,导致了消防监督管理难度大,执法整改工作任务重。公众聚集性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不仅要依靠消防部门的监管,也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更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1.内部功能复杂规模不断扩大。公众聚集场所担负的社会活动量大,尤其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程度日益加快,使得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公众聚集场所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单一的建筑结构逐步转向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结合,功能也涉及医、食、住、行各个方面,内部功能复杂,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2.违规可燃材料使用形成隐患。公众聚集场所的装修装饰为了达到视觉效果,往往违规使用可燃材料进行装修。虽然相关规范规定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经营者往往更注重成本节约,忽视了装修材料的安全问题。以商场、洗浴、KTV为例,其装修多采用木材、塑料、纤维制品等可燃材料,达到了视觉上的效果,但加之家具以及其他材料也多为可燃物,使得建筑内火灾隐患大,加大了火灾发生的几率,并在火灾中,会形成助燃和几所扩散的态势。

3.用电设备多用电负荷大。公众聚集场所的用电设备多,各类照明、电器设备等种类多,电气线路敷设更是复杂,部分线路老化后,增设的新线路和老线路形成交叉,但负荷和功率又存在差异,加之人员用电的安全意识薄弱,一旦发生局部用电负荷过载、短路等情况,会与附近的可燃物产生反应,造成火灾事故。

4.人员流动大,疏散难度大。公众聚集场所的可燃物聚集,一大发生火灾事故,极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人员又相对聚集,导致疏散难度增大。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浓烟以及大量的热,会影响人员的疏散判断和疏散时间,尤其是产生的烟气,将直接干扰人员的视线,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易发生次生灾害,如踩踏、拥挤等。加上人员个人意识的影响,在慌乱中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5.扑救难度大,财产损失严重。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事故,受疏散难度的影响,火灾扑救难度大,且内部物资财产相对集中,使得造成的经济损失较高,且人员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二、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成因

1.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责任落实不明确。作为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的单位,在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落实上存在不明确的现象,尤其作为单位相关人员,单纯认为消防安全属于消防机构的问题,即便在消防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建立了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规章制度多是“墙上谈兵”,缺乏真抓实效的行动,还有一些单位将消防安全列为保卫范畴,认为不发生火灾就可以,缺少系统的安全意识,责任更是不明确,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相互推诿、互相指责时有发生。

2.消防基础设施配置率低,重视程度不足。公众聚集场所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建筑面积不断增大,功能不断增多,加之可燃物的大量聚集,火灾危险性高。根据现行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对不同功能结构的建筑按照其规模等因素,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疏散系统、事故广播系统等,但多数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尤其是一些老旧建筑,受到产权、资金、甚至固有消防设施的影响,无法进行有效的增设,往往出现问题,规避消防设施的配置,影响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

3.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约束性不强。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单纯意义上有保卫人员担负,这就形成了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管理手段。部分单位将存在问题的人员放置在消防管理岗位上,呈现出整体的管理水平低,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了事的心态居多。作为消防机构,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但往往无法适应人员的流动。此外,对专业的消防设施的维修和护养,也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往往敷衍了事,不能有效落实火灾隐患自查自改制度,消防安全基础工作薄弱。

三、公众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应对措施

1.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消防社会化的进程中,全民重视消防安全的程度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实现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消防事业的专业化进程。因此,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和宣传至关重要,作为提高全民、全社会参与消防工作的有效手段,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点的开展,更是火灾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的关键因素。

2.细化管理宣传模式。要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教育培训。各个单位要实现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建立消防管理网络,完善消防管理机构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各地消防机构要设立固定消防宣传阵地,拓展和延伸消防宣传工作。例如:消防进课堂、消防进单位等,辐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作为公众聚集场所的宾馆,可采取向客房、柜台等区域的宣传,充分利用公共区域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将消防安全宣传至共享空间等,采取广播、板报、员工消防知识培训班,逃生演练等多种方式。实现社会化的普及,充分调动全社会强化消防安全意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查、自改、自防、自救人人明了,家喻户晓,从整体上提高预防和处理初期火灾的能力。

3.提升监督管理及整改效能。开拓思维,立足基层防火监督工作,改变传统的火灾隐患查处程序。划分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单位、重点责任人、重点整改对象等,加大力度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进行排查、整改。避免以罚代管的方式,要加大对违反消防安全行为的处置力度,尤其对拒不整改而发生火灾的单位,要建立隐患追究责任制度。要定期开展火灾风险评估,并制定专业的整改方案。

要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实行消防安全责任终身制。落实相关的责任,尤其明晰法律上的追责。以法律进行震慑,对建筑的使用单位,实行分级承担责任制度。明确单位人员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落实、监管、处置机制,切实整改火灾隐患。

四、小结

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从各个环节强化监督管理的模式,加大整改力度,使得全社会形成合力,推进消防社会化的进程,共建安全稳定的公共环境。

猜你喜欢

火灾事故场所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听的场所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莫名的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