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院校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与高水平人才培养

2021-07-1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增材中职人才

赵 煜 高 嵩

辽阳技师学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一、引言

随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近几年对于增材制造的人才需求更是持续增长,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弥补一些在制造行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最短的时间设计制造出较为复杂的零件。由此增材制造业会有更好的市场,更好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

二、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技术,利用材料层层叠加的方式进行零件的成型加工,这项技术已经一点一点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增材制造技术被应用于各个行业,在工业行业被应用于一些复杂零件的加工设计,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免除了一些模具制造的麻烦。目前,增材制造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作为一项先进的技术被各个国家所重视。我国也同样重视此项技术的发展应用,增材制造技术摆脱了传统的加工理念,缩短了制造周期,减少了成本。由此可见此项技术应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增材制造技术有助于我国在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并且提高我国在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制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增材制造行业做为一种新型的成型工艺对人才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大。增材制造技术需要的不仅是设备操作技术人员,更大的一部分而是具有设计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增材制造技术在各个行业当中的应用就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量,并且对人才的要求也具有多样性。根据当下制造业的发展,未来几年我国对3D打印人才的需求一定会只增不减,但问题是目前在教育行业之中开设增材制造相关技术专业并不多,由此造成我国对打印领域人才的损失。

三、开设增材制造专业的必要性

目前,从事于打印行业的技术人员大多都是在企业学习的相关打印技能,而在学校教育当中学习打印技能几乎是凤毛麟角,作为一个新型的制造行业,打印专业并未进入学校当中,也几乎没有相关院校开设此专业,目前一些打印企业招聘都是一些打印相关专业,例如学习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进入企业后再进行相关的定向培养,但即使是这样,企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依旧呈现出上升趋势。面对这种难题,相关的职业院校需要开设其相关专业进行打印人才的培养,从而解决人才短缺的难题。因此,中职开设增材制造专业是势在必行的。

四、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以及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一)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定位。目前,中职院校对于建设此打印专业没有相关经验,可以根据培养其机械设计等人才借鉴相同的培养人才方法。此专业的建设可以面向于机械设计、文物修复、动漫产业、等行业当中。通过职业院校来培养出的3D打印人才,要求不单单能够掌握增材制造技术还有三维设计,逆向设计等专业知识。可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向。使学生毕业时能够满足相关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最终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满足市场要求的全能型人才。

(二)学生培养定位。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以及个人学习能力都大不一样,但面对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职业院校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培养人才。因此,当下职业院校的难题就是如何培养出企业以及社会所需要的增材制造人才。通过对一些企业的了解以及调研,发现企业对实习生的要求大多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工作执行能力以及踏实肯吃苦的工作精神。所以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首先注重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只有自身技能过硬才能通过企业用人单位的考验。除了自身专业技能外还有就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面向社会或者企业时工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执行能力、实践能力都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除了一些学习方面的技能外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当中学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还有一些社会中的问题,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面对失败与挫折时,学生可以理智的去接受它,而不是选择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还有一部分就是教会学生一些礼仪常识、表达技巧,为学生初次面向社会打下基础。最后,面临以上一些问题学校要提前做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一个基础。

(三)专业课程的建立。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某个技能方向上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保证学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是直接面向于企业面向于社会,因此学校要研究并制订出该专业的建设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可以达到企业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要以就业为主要方向,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出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高技能人才。

(四)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于开设增材制造技术课程,不能再用传统的思路去开展教学,要打造具有特色的上课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变换教学方式,不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所需要的工种进行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学习的课程要对应一到两个工种,学生学习完一个课程要对其所对应的工种进行项目实训,并且每一阶段要进行阶段性考核,从而保证学生可以从事这一工种。这种以模块化的学习方式保证了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于至少一个工种的工作岗位。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是在整个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教师要具有增材制造加工的经验或者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但目前发现各个中职院校中具有增材制造专业知识的教师少之又少,几乎无法满足增材制造的教学要求,面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进行增材制造的专业知识学习,并且鼓励老师走进企业当中去,进入增材制造的生产当中去,这样既可以让老师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也可以学习到增材制造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化到课堂当中去。

五、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实习课程建设

根据社会需求、岗位需求进行学生的专业培养,再根据工种进行模块化教学,最后根据每个模块对学生每个阶段做阶段性考核,每个模块化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目标。每个阶段性考核最好可以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做到无缝对接,对学生的就业也是一种保障。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将1+X技能证书纳入专业课程建设当中,推行“专业模块+证书”制度,推动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将证书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

调整学生的实训模式,以项目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实训课程内容上,增加小组教学模块,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某个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每个团队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每个项目小组完成某个项目时就要将这个小组与其它项目小组进行重组,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并且学习不同的知识。最终的项目完成考核最好由学校、企业进行整体的考核,并做出考核报告,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出每个人的数据分析报告,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身的问题也明确自身的特长。在整个实训课程结束后,学校可以给出每个学生的就业方向建议,让学生对于就业不再迷茫,对于自身的能力也可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走出校门时能够明确方向,并且快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增材制造知识讲座,聘请企业技术人员、3D打印技术研究人员等为学生拓展相关的打印知识,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打印课程,让学生从多个方向去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师生了解到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去学习,对之后的就业有强烈的欲望以及明确的方向。

在毕业生就业一段时间后,进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通过调查的结果来发现专业建设中的不足,要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满足企业需求。

六、结语

目前,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领先的制造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并且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随着这种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打印人才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多,这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务之急就是建设增材制造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开设增材制造技术专业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增材中职人才
石材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人才云
激光增材制造仿真过程分析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焊接增材制造研究新进展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