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大学课堂的噪音与降噪

2021-07-1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接收者噪音学习效果

王 婕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 广州 510320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走访广东省若干高校得到以下数据:大学本科生平均每周有27.2节课程,每个学生平均每天在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大约为1.62小时。然而根据走访收集到到的据显示,仅有13.8%的学生对课堂授课效果感到满意,33.7%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不太满意的学生占到40.1%,还有12.4%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很不满意。问卷调查中96.7%的学生认为课堂存在干扰。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却难以收获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干扰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噪音的定义

传播学理论中的噪音是广义的噪音,指对信息能完整准确的传递给接收者造成干扰的一切因素①。噪音在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香农和韦弗将噪音分为物理噪音和语义噪音,Verderber(1993)将噪音归类为外部噪音(External noise)、内部噪音(Internal noise)和语义噪音(Semantic noise)②。本文所认为的外部噪音指来自信息接收者身处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干扰,内部噪音指来自信息接收者内心情感、思维所带来的干扰,语义噪音指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由于对信息理认知的不同而导致信息接收者无法准确获得信息发出者希望其接收的信息。

二、大学课堂中噪音的来源

根据《大学课堂学习效果满意率调查问卷》中329份有效问卷得到的反馈,笔者将噪音的来源做出整理与分析得出数据如下(选项(人数,所占比例)):

1.同学在身边小声议论与课堂无关内容(310人,94.2%);2.手机信息干扰(301人,91.5%);3.教室外无关人员的吵闹声(256人,77.8%);4.教室内多媒体设备(226人,68.6%);5.身体不适(225人,68.4%);6.情绪(179人,54.4%);7.上课内容引起的与课堂无关的联想(163人,49.5%);8.空气中突然飘来的异味(119人,36.2%);9.教室温度过高或过低(104人,31.6%);10.老师上课发音不清晰(87 人,26.4%);11. 其他 (24人,7.3%)。

设定勾选干扰项的人数为P,接受问卷总人数为Q,根据数据可以得知,项目数S=P/Q=1644/329=4.997,即每名受访者平均勾选5个噪音选项。说明课堂上的噪音来源呈多样化。90%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受到过来自同学的干扰,在所有噪音来源中排名第一。68.4%的受访者因为身体的不适感干扰了课堂信息的接收,54.4%的人在课堂上因为情绪问题影响到了学习,因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受到干扰的人群中,女性188人,占59.7%,男性127人,占40.3%。女性略高于男性。

内部噪音指的是信息接收者由于内心情绪等因素影响了信息的接收。结合访谈的内容,受访者认为的“心情不好”主要体现为没有理解问题而害怕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担心回答的不好被同学嘲笑、担心自己发音不够标准导致老师和其他同学听不懂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心理,以及失恋、与室友或同学发生争执、应聘或竞选失败带来的抑郁情绪。

语义噪音指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由于对信息理认知的不同而导致信息接收者无法准确获得信息发出者希望其接收的信息。语义噪音很难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精确的数据,语义噪音是一种信息理解的误差,学生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老师想表达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接收到老师真正想传播的信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累容易出现语义噪音的知识点,在出现语义噪音的时候加入冗余信息消除噪音,帮助学生接收正确信息。

三、大学英语课堂中噪音的降噪策略

1.适当加入冗余信息。费斯克等学者认为,“冗余信息”的功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进行精确编码和加强社会联系④,信息理论认为,在人类交流与传播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冗余,通过各种方法如重复的强调、多余的解释可使一定信息得到放大、强化,从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的加入冗余信息,例如铃声作为即将上课的信息传播给学生,铃响——上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反射的弱联系,老师发出命令:“上课!”这就是一个冗余信息,但并非毫无作用。这个简短的指令加强了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联系,教师发出指令——上课是一个反射的强联系,冗余信息起到了加强学生与课堂之间联系的作用。

冗余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例如英语口语表达中“It sounds interesting.”在英国人的语境里有“that is clearly nonsense.”的意思,具有一定讽刺意味。如果在课堂中简单翻译成“这听起来很有趣”,学生按字面理解则会造成误解。为了让学生正确接收教师所传播信息的真正意义,必须加入必要的冗余信息进一步解释中英语境下的表达差异,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真正想传递的信息。

冗余信息可以补足信息接收者在初次接收信息时缺失的部分信息。相同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多次,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属于冗余信息,由于存在噪音的干扰,信息在初次传播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量的缺失,冗余信息可以帮助接收者补足所缺失的部分,保证信息接收的完整性。例如老师在朗读完某一句子之后,再将句子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通过板书补足听的过程中缺失的部分内容,得到了完整的信息,降低了噪音对信息接收的干扰。

2.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管理者应当适当安排课程。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连续安排关联性高的课程,信息接收者受到的噪音干扰比连续安排关联性低的课程高。课外活动的人数多,外部噪音变大,不利于课内学习的学生学习。管理者安排课程时,相同类目的课程尽量错开一定的时间间隔。母语课程与外语课程交叉进行,降低学生的疲劳感,提高信息传播接受率。室内课程与室外课程尽量安排在同一时间,或将室内外课程的场地进行一定距离的划分,尽量降低外部噪音。此外每周的课时量也需要列入考虑范围,大量的、相关性高的课程叠加,势必会造成信息接收者身体疲劳或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内部噪音增加,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合理安排每周课时量,课时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课堂信息传播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课时量安排过大,繁重的课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功课,课时量过少,学生有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缺乏安全感。学生担心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缺乏专业技能,竞争力不够。所以在课时安排上,学校管理者应酌情调整课时量,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的精力完成功课的同时,有一定的空余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安排。

猜你喜欢

接收者噪音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噪音,总是有噪音!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无法逃避的噪音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探讨
莲心宝宝有话说
可撤销用户动态更新广播加密方法的研究
噪音的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