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加强隔震、减震效果的施工工艺技术探究
2021-07-12包汉玲
包汉玲
231024198702055921
传统的建筑体,为中低层建筑结构居多,因此在隔震减震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地震多发地带,建筑的隔震减震性能不强,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人们被掩埋在建筑体中,地震波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国不断提升建筑施工中的隔震减震技术,对隔震减震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对工艺进行说明,具体阐述工艺的设计应用,全面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
一、建筑施工中加强隔震、减震效果的施工工艺思路
传统的抗震技术较为被动,在保护性能上大大被削弱,在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建筑的刚性和延展性,但这种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一味地加强建筑的刚性和延展性,会大大增加建筑的施工成本,建筑无法承受突发性的地震波,进而造成建筑的倒塌。为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在隔震和减震的技术上进行优化,深化传统抗震技术存在的弊端,实现建筑的防震性能。
二、建筑施工中加强隔震、减震效果的施工工艺分析
1.隔震施工工艺分析。隔震技术应用于地震波自上而下的防护系统中,进而降低竖向地震波对建筑体的震感破坏力度,将地震波传递至隔震系统中,在建筑的地基和建筑的结构体中,增添隔震材料,从而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结构体的影响,当下在隔震施工技术中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软垫式防震技术。自建筑的底部和建筑结构体中,铺设一层软垫防震材料,起到隔震的效果,减少地震波对建筑体结构的冲击,软垫的柔性可以缓解建筑的刚性,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结构位移形变的概率,实现建筑层级的隔震效果。
第二种,滑移式防震工艺。当地震波产生后,建筑由于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内部的钢筋水泥体系发生顷刻间的形变,因此在建筑底部和建筑结构内部,安装一层钢球和石磨的滑移材料,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的冲击力度,就像钟摆一样,通过隔震设备的左右摇摆性,进而实现冲击力的平衡,在圆筒的结构中,应用隔震技术,提升建筑的稳定性。
2.减震施工工艺分析。对于减震工艺的设计思路,减震技术是减少建筑自上而下的冲击力,进而实现减震效果,保证建筑防震性能,当前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减震施工技术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提升弹性地震反应,其次安装附设耗能装置,最后加强建筑的延展性,完善建筑减震功能。
首先,提升地震弹性反应。地震发生时,建筑体就像弹簧一样上下浮动、左右摇摆,当地震冲击力越大时,弹性的阻尼系数越大,地震的波动程度越明显。为有效提升建筑的稳定系数,因此要提升建筑的阻尼系数,保证建筑的弹性指标,保障建筑的稳定性能。对建筑弹性反应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理因素、材料因素、结构因素等,因此可以安装阻尼器,阻尼器吸收地震波,提高建筑减震性能。
其次,加强建筑材料的延展性。在钢筋的选择上,应选择阻尼系数较大、延展性较好的建筑材料,以此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建筑材料延展性的提升,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能,在从上之下的传导的地震波达到减震的效果。
最后,安装附设耗能装置。耗能装置可以吸收地震波产生的能量,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结构破坏的速率,提高耗能装置的阻尼系数,常见的耗能装置有以下几种,分别有金属、弹性、摩擦耗能器,通过能量损耗原理,对地震波进行物理性吸收,从而实现建筑体的减震功能。
三、建筑施工中加强隔震、减震效果的施工工艺应用
1.做好建筑防震分析。施工团队应完善对建筑的防震分析,在建筑防震上,并不是应用越多的防震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能。施工团队应结合建筑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对建筑的防震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制定防震技术规划方案,建筑场地周围遍布大量的砂石,可以结合施工现场采集的材料,对施工材料进行加工,降低材料生产成本。也可选用沥青作为防震材料之一,进而实现建筑的隔震效果。
2.做好防震结构设计。施工团队应做好防震结构设计,降低建筑体自上而下的冲击力,减震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筑的防震效果,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将隔震与减震技术有效结合,进而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的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提升,可以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从防震技术强化的角度出发,对减震和隔震结构进行升级和优化。
一般人们会应用加强建筑抗震的结构设计、材料应用的方式加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可应用隔震、减震技术。比如说框架结构比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好,施工单位为了平衡建筑抗震性能与施工成本,会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框剪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剪力墙极易受到破坏,进而使墙体破裂和坍塌,若建筑的框架主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施工团队要从防震技术角度出发,提升建筑防震的实用性,提高框架的抗震性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3.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在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后,施工单位可应用隔震、减震材料加强建筑结构防震的效果。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应用隔震、抗震材料的叠加不意味着带来最佳的效果。施工单位要选择适当的隔震、减震材料,优化建筑的抗震性能。比如人们发现,在旧房改造中增加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隔震材料不能带来极佳的隔震效果,它带来的隔震效果仅比地底加入隔震材料效果的1/10左右。于是,旧房改造不宜应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隔震,而应采用其他的隔震、减震技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施工中,加强隔震、减震技术的升级,对技术工艺进行分析。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完善建筑的隔震技术分析,结合建筑周边地理材料,对砂石进行加工,也可将沥青作为隔震的材料,进而降低隔震材料生产成本。第二,对建筑的减震技术进行优化,在隔震的基础上,实现减震技术的提升,降低地震竖向的地震波冲击力,减少建筑的负载性能。施工团队要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以此不断优化隔震和减震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