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龙山地白族妇女服饰文化蕴含的美学
——以云龙地区白族妇女服饰为例

2021-07-12赵文花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头巾绣花云龙

赵文花

云龙县文物管理所 云南 大理 672700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包含着数十个民族,20世纪50年代确认为56个民族。数千年来,各族人民一起奋斗在这块华夏大地上,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发展了繁荣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服饰中,各少数民族因受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传统意识的影响,故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服饰风格。

2 白族服饰蕴含的美学意义

2.1 云龙服饰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云龙,滇西古县之一,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地处滇西横断山南端纵谷区,横断山两大山脉云岭及怒江、澜沧江两大国际河流纵贯全境,形成了江河纵横、山高谷深的地貌特征,建县至今已两千余年。

云龙的山地白族妇女,生活在山高谷深、气候复杂的地区,对山区自然条件生存依赖性较强,妇女服饰充分反映了这一生存的特性。其服饰色彩较贴近大自然原色,以红、蓝、绿、黑为主色调,色彩艳丽,对比鲜明,反映出她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厚感情。又因为山区气候寒冷,生存环境恶劣,服饰除了美观之外还注重御寒保暖。所以,云龙白族妇女服饰布质厚实、厚重,穿戴繁琐,色彩鲜艳、美丽、醒目,搭配丰富。服饰上的刺绣图案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意蕴。充分体现了云龙自然生活条件与其他文化现象有较大的关系。

2.2 云龙白族妇女服饰的搭配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 中国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都喜爱以布缠头,并以此为美,显现出十分浓烈的民族特色。传统的云龙白族妇女用头巾包头,小姑娘用黑布包头露顶,梳独辫盘入包头内,形如满月。已婚妇女梳发髻、插银簪,包头较宽不露顶。在云龙的大部分地区,多用头巾包扎造型以层数区别长幼。少幼女童的头巾为单层,用红线扎成兔耳型;青少年女子用红线将双层头巾在头上环扎一周,翻披在后;婚后妇女则戴多层头巾,少则八层,多则十余层。无论层数多与少,最上边一层定位为蓝色,以白线挑花;老年人头巾层数减至三五层,以黑线挑花;蓝底白线挑花,是云龙白族妇女头巾最突出的特色。她们的一条包头巾,长有十余米,由于折叠缠绕样式不一,可以包出不同的样式,可以御寒、可作装饰,可作劳动工具,具有相当丰富的审美情趣和研究价值。

上衣,云龙白族青年妇女喜爱白、蓝、绿、粉红等颜色的上。未婚女子,前后对称,下摆为月牙形,称之为“姊妹装”。已婚女子,衣前襟短,后襟长,覆臀部;右侧前开口,立领,用布条盘纽扣,衣前襟左侧内缝有兜,用于携带随身的零星用品。在衣领、袖口、前襟等处以布条滚边或绣上花边图案,系绣花围腰。老年妇女的服饰大致与青年妇女相同,但上衣颜色偏暗,多为青、蓝、黑色。在衣领,袖口等处绣着美丽的花边,同样给人一种明快、庄重之感。

围腰,即围在衣服前方的一方腰饰。云龙白族妇女服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上衣前襟短、后襟长。围腰不仅具有保护衣服整洁的作用,而且还恰到好处地把肚脐遮盖起来,使衣服与围腰成为一体,将女性的腰身束紧,充分地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围腰一般以蓝色或黑色、绿色为基本色调,由腰带、上领、下摆、边幅、镶边和正中腰身等部分组成。围腰上摆腰带口裁剪成三角形,并饰以花纹。腰带一般系紧后要垂下一节,在腰带上,尤其是两端,多用彩色丝线绣上花卉、蝴蝶、蜜蜂等精美图案,洋溢着白族妇女对大自然的赞美、眷恋之情。围腰正中的腰身是空着的大块的黑底,在围腰的边幅和下摆处绣有花、鸟等图案。下摆一般有七个或九个图案,中间的图案稍大,称为母图,两边的图案略小,且对称。围腰上的图案多为牡丹、桃花、蜜蜂、鸟雀等。这些图案暗喻了夫妻恩爱、和和美美、长生不老等寓意。白族女性的围腰,由于紧束腰身,显示出女性的曲线美,更由于围腰上的各种刺绣,突出了女性的自然美。

3 云龙白族妇女的刺绣呈现的美学意义

云龙白族妇女同其他白族妇女一样,善于刺绣,白族姑娘是否具有一手女工绝活,是衡量一个姑娘聪颖、贤惠的标准之一,因为白族姑娘出嫁以后都要一个人承担一家人的女工活。白族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都要用自己的绝活绣一个荷包或绣花挎包送给心爱的小伙子。白族姑娘穿的千层底手工布鞋,是自己千针万线做出来的,鞋口呈半圆形,即圆口绣花布鞋,有的系带,有的无带,在鞋头绣一组图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对称,十分精美。这种布鞋适于山地行走,不伤脚。这种做鞋的活儿,白族姑娘从小即学,一双接一双,日积月累,到了出嫁时,嫁妆里的一对箱子里,装的就是新娘缝制的滿箱新鞋,这些新鞋足以展示新娘的勤劳、能干、贤惠。

4 云龙白族妇女服饰的主要特点

云龙山地白族妇女的服饰的主要特点就是:蓝色、黑色及刺绣。“上黑下也黑,上衣外再套上黑或白的羊皮褂;裤子为宽筒裤;腰系黑色底板、上面绣花、绿色镶边的大围腰;脚穿绣花布鞋;头戴黑色或白色大包头,包头上缠绕几根绿色绸带;肩挎手工缝制的麻布绣花包。”此套服饰是云龙山地白族妇女服饰的典型代表,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被称之为“云龙山地白族服饰”,在2002年底云龙“耳子歌”民俗代表代表团赴日本文化交流演出时,云龙山地白族服饰引起了日本观众的极大兴趣。

5 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生活在提高,白族年轻人的服饰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白族服饰已和汉族无大差别,只有在节日或喜庆佳节时,人们才穿上白族服饰。但是在那古朴、典雅的服饰中已融入时代风姿,显得更加绚丽多姿、散发出独特的芬芳。随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独具特色的云龙山地白族服饰必定会在新的历史长河中激起更加动人的浪花,以其独有的魅力,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猜你喜欢

头巾绣花云龙
松鼠绣花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江南绣花楼(组诗)
岜沙苗寨绣花女
四条头巾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苏云龙作品
周云龙教授
头巾的颜色
头巾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