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造林更新效果的措施浅析
2021-07-12魏广业
魏广业
惠州市国有梁化林场(广东梁化森林公园管理处) 广东 惠州 516323
1 人工造林更新的重要现实意义
1.1 人工造林的内涵 造林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途径,是眼下最有效的,能快速扩充资源,并引导对其合理利用。这更多是面向一些植被不多的地区,尤其是一些气候适宜,但缺少林木的。通过技术手段,结合当地环境,可以对森林进行定向培育,并促使生长到一定规模。由于这是人为的,涉及因素不多,所以更有效,用时也相对少,不过要做好养护。在建设中,为了维护效果,要先进行考察,对象包括气候、水温等,这是首要的,能让造林顺利。此外,后续管理也是关键,所以也不可松懈。
1.2 人工造林更新的意义 在造林中,做出对应的更新,从反馈上看,是有现实意义的。通过将更新落实,能增加对应的岗位,进而促进就业,这更多面向当地人,能从中得到有效建议。此举也帮助了部分低收入群体,使他们能获益,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所以这有社会意义。眼下,环境污染,这让社会发展受阻,生存也会被限制,所以找到对策是急迫的。更新的进行,可以帮助森林扩张,并帮助林木更好地生长,让生态加速恢复。此外,环境也与经济挂钩,所以强化更新工作,对社会也有利,能从生态的角度,促进其发展。而对应的林业资源,对于眼下社会而言,是相当珍贵的,能带来不小的效益,所以将更新做好,也能从中生出可观的效益。
2 我国人工更新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上出现懈怠 眼下工作做不好,问题频出,究其原因,在于个别人的认识不够,这让他们对此有了懈怠。如果不积极是常态,对待工作,始终敷衍,就会让造林进展停滞,甚至出现倒退,这是很不利的。即便在更新造林上,有了不少成就,也不能松懈,这是错误的。我国森林覆盖进度喜人,这造成个别地区过度自满,认为任务完成,不用再将其当成核心,所以会表现出懈怠。加上对应部门并未有足够认知,所以暂停了对造林的推动,一些优惠政策也失效了,所以起不到推动。由于这种不认真对待,造成了之后的管护不利,不仅经常性滞后,乃至被搁置,也显得很混乱。这让更新造林效果不佳,效能难以发挥,且综合效益受损,对之后的维护更是没有任何帮助。
2.2 基础性工作不规范 为了做好工作,就要先打下基础,这是必要的。对于更新造林来说,设计是关键的基础,是不能被绕过的,而且务必做好,才能让一切都顺利,并呈现出不错的效力。如果设计不佳,会让质量受损,甚至难以进行下去。然而,个别地区,在设计上很随意,完全没有规范的体现,这是很不利的。其中,设计多是形式,是为了验收能通过,并应付到来的检查,所以,不会在意设计是否科学。如此一来,设计不仅质量不够,还会脱离现实,完全没有指导意义,只能作为摆设。在个别项目中,会有边进行边设计的“传统”,甚至先完成,然后补上对应的设计。当然,这还要归咎于验收不到位,没有认真进行,只是形式,所以没有帮助。
2.3 设计不合理 设计是基础,用来指导工作展开,并做出要求。一旦落实不好,会使质量受限,且无法顺利进行,由于没有参照,会出不少差错。眼下,在个别项目中,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这应引起注意,并做好整改,否则会有间接损失。一些地区为了在检查中有好的表现,并得到更大力的支持,会选择突击造林,意图在短期内有巨大成效。由于时间不多,所以设计跟不上,不少内容都是套用,无法用于实际,所以很难依托于此去展开。此外,个别地区更是“突破常规”,不先设计,而是将其放到一边,随意造林,这必然会有损质量。
3 提高人工更新造林成效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更新造林的目标是成林,这并不是短期能做到的,所以除了前期的栽种,后续也有不少要进行的工作。所以,为了达到目标,管理不能被搁置,这能让造林有序,不会由于用时长,而趋向于混乱。所以,领导要明确管理的核心地位,持续增长认知,弄清楚后续的方向,并加以指导。在造林中,要认真进行幼苗抚育,并将其纳入管理的对象中,妥善地进行每一步,如果做的好,确实可以促进幼苗成活,进而保证成林的效率,从而表现出更好的成效,维护对应的成果。此外,宣传也要跟上,这相当于辅助,能让当地民众了解造林,并对此有正确认知。这能帮助目标的达成,从全局来看,这是有意义的,让管理受益,帮助提高人工更新造林工作的各项效益。
3.2 完善造林资质体系 制度是依据,所以要被完善,这将能帮助造林发展,并间接使其效益有增长,进而对现实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应主动完善眼下的资质体系,由于其中有不少的空白,甚至一些是错误的,所以难以用在实地,作用无从突显。所以,要去完善,这将作为规范,让工作被做好,让造林更有成效。做好人工造林的规划设计工作,根据规划设计进行后续管理工作的安排。体系建设不能凭空进行,要有所依靠,所以应持续进入人才,或是一些专业团队,这将带来质变。此举可以在造林中,时刻掌握市场动向,并基于此,做出相应调整。表面上,这与质量无关,但从另一角度,这会促进效果的提升,所以是有利的。在此基础上,要搭配有利的监管,让所有人都规范,且能与标准相匹配,做好手头工作,维护造林质量。
3.3 做好造林投资标准测算工作 造林投资标准不合理是眼下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部门要做出努力,致力于积极调查和收集资料,并按地区造林投资来给出最恰当的标准。并通过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造林投资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而让标准更具影响力,且能帮助投资的有效进行。同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林业建设中来,形成社会共同办林的氛围。另外,造林事业是长期的任务,不能仅在意眼前的工作,而是长期的角度来看,保证现行的造林投入,并在后续采取分阶段管理模式,这将会有长期的效果。同时,要进一步改善了相关制度,确保植树造林事业的持续发展。
3.4 强化造林管理,把握造林时机 造林虽然是长期的,但也要把握时机,这能使其效果更优秀。一般雨季是造林种植的最好时机,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是能够在栽培后下雨,并且能够有连续的几天阴天,就会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在多数情况下,下午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在这个时段,能防止太阳暴晒,也减少了幼苗的照射时间,避免其出现脱水的状况。再经过一夜的缓冲,提高树苗的抵抗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一定的作用,但要避免在不下雨的时候强栽。树苗栽植后,人工造林的幼林区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是幼林的管护,所以一定要跟上。
3.5 加强信息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等工程管理,这对于管理,是另一个方向的强化,可以防止在造林中,出现虚报的情况,杜绝与之类似的钻空子行为。
要提高对建设涵盖营造林等各方面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资金,这样才能支持其进行。而系统的效益是长期的,在适当的更新下,可以一直用下去,并作为后续建设的基础。所以,所有地区都应关注,并由此出发,尽快着手进行开发。各级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特别是在数据信息的使用、基础建设等方面要相互衔接。同时,规划也要做好,这是指导,也是运行关键,尤其是对应的方案,更要出于实际,不可随意编制,要规避冲突,并杜绝重复、交叉施工,这会有不小的浪费。
3.6 做好具体的林业防护工作 要务必做好防护,尤其是一些动物,它们会啃食、破坏林木,这是多见的,会带来损失。也要预防病虫害,这会让一定范围的林木受损,如果不制止,还会蔓延。此外,低温、旱涝等,也会有伤害,所以对这个方面,也要有保护,不允许松懈。由于部分林木,生长十分迟缓,可能数年才会成熟,如果被破坏,复原是很难的。防止动物破坏有很多途径,例如建造围栏、用铁丝网进行隔断,这都能避免它们接触到林木,所以能有效预防。同时也要预防害虫,简单隔离是无效的,要定期用杀虫剂,为了不影响林木,应选用无害的。适当消杀,能消除多数害虫,并使其无法繁殖,起到保护。如果具备条件,可以引入一些害虫的天敌,比如鸟类,来对害虫的数量和规模进行限制,将虫害降到最低。此外,一些植株不耐寒,而且相对脆弱,特别是在北方,又会有多季度的低温,所以要做好防护,防止其受损。如果是耐寒性一般的植物的话,把树干涂成白色,一方面可以使整体变得干净整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内部早晚的温差,防止冷害。用稻草包裹那些不耐寒的植物,这也会是不错的防护。
结语
造林更新有着现实意义,这在于能让森林在被利用的同时,仍能维持可持续,不会被破坏,而是在良性发展中。因此,应当从多角度入手,强化现有工作,使其更有效。为了做到这一点,应明确其意义,强化管理,做好宣传,使一切都有序进行。同时,应完善投资预算,保证资金供给,妥善做好所有事项。当然,基础要打好,应持续完善制度,加上相应体系,做好档案管理,这能帮助造林更好推进。通过上述对策,能赋予眼下的发展一定的可持续性,从长远来看,是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