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土保持的影响探讨
2021-07-12孙慧敏
孙慧敏
哈尔滨市尚志生态环境局 黑龙江 尚志 150600
前言
水土流失影响了自然环境中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实现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是十分方便的。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可持续发展,防治水土流失。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的意义
1.1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但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资源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表现各不相同。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就必须针对我国土壤问题的特点对症下药。我国对水土流失问题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仍有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降雨量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植物的破坏严重。大雨过后,水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性更大。
1.2 水资源短缺及土地荒漠化 我国拥有282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地理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另外,由于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大多集中于洪灾期,但是洪水等水资源却难以利用,并且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经历洪水的冲刷,土壤侵蚀也较为严重。南方的秋天是干燥的,而北方则是冬春季。每年这个时候,几乎没有降水,导致河流干涸,造成干旱。洪涝旱灾不仅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产、生活必需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干旱的、主要为沙漠的。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沙漠的边缘被侵蚀向外,造成土地荒漠化,并进一步侵蚀土地。当前,土地资源的破坏与破坏十分严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土地荒漠化问题。许多资料表明,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形势不容乐观。土地荒漠化是指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的土地干旱且难以利用。倘若任由土地的自由发展,土地荒漠化只会越来越严重。
1.3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在水土流失防治和管理过程中,需要调查和了解该地区的情况,分析水土流失状况和有关参数,制定更加科学的计划和措施。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可视功能,配合政府工作规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水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不仅包括日常用水,还包括防止水污染、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灌溉用水。利用适当的技术避免水土流失产生的一些列问题,提升人居环境。在水土资源保护过程中,利用最新技术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水土流失原因,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加强植被监测与管理,加快治理土地荒漠化步伐。其目标明确,技术方法得当,就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问题加剧。若能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能显著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这自然包括当地降水和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循环。因为它们会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水土流失。同时,也要注意废水排放环境治理的角度。统筹生产,推动低碳生活。避免因污水处理问题造成的土壤资源减少。与此同时,应注意在当地水土资源总体规划下,保护生态环境。有关部门要把生产与排放问题协调起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水土资源保护,推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2 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2.1 制定完善的制度及支持力度 要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实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管理,就必须根据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制定生态恢复方案。倘若在实践验证了生态系统修复计划合理后,就要确定工作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体系。增强生态环境管理者的水土保持责任意识。制定和完善薪酬制度,奖励优秀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要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更先进的技术,确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员工就必须自我提升和自我学习。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管理是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更多的支持。首先要保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为水土保持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其次是需要购置先进的设备,技术上完全支持水土保持。还要加强技术交流,使员工能够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创新,有效管理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工作复杂,需要长期的财政支持。为了保证水土保持项目有足够的资金,需要明确负责人,并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
2.2 做好工作的总体规划 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需要较长时间,而且有些工作需要重复进行。具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制定相关方案,确保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目标。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划,必须选择相应合理的技术,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当前的生态环境。土壤保持和生态治理至关重要,它们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需要确保每一个工作项目都符合我国的实际需求。
2.3 注重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间的协调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人们的重视和重视,这也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环境保护经验为基础,认识两者的关系构建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从不同角度,探讨新的方法和技术,管理、协调和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益处。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增加植被覆盖,防治土地荒漠化,充分发挥气候调节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鼓励支持植被建设,保护水资源,减少因浇灌导致的气温变化,减少灰尘。要从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解决问题,植树造林能够储水蓄水,避免阳光直射,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的温室效应,降低地面温度。还可以营造美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居住空间。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所有人的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水土资源利用才能更加有效。
3 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改善土壤质量、水资源质量是关乎民生的问题。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应当结合本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实际情况,运用科技手段,从复杂的生态关系中,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