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宾馆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防火对策
2021-07-12王戈
王 戈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消防救援大队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0 引言
宾馆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是供旅客住宿、就餐、娱乐和举行各种会议、宴会场所。宾馆一般都装饰装修豪华,用火、用电、用气设备点多量大,人流密度大,潜藏着诸多火灾危险性。宾馆管理人员和员工如若消防安全管理松懈、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就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例如2005年6月10日11时,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由于电气线路短路故障引燃可燃物,造成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1人死亡、28人受伤,过火面积达28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81万余元。2011年8月22日凌晨3时许,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银犁宾馆230房间发生火灾,此次火灾烧毁被子、褥子、床单、枕头、床等物品价值共计1500元,无人员伤亡。经过消防大队火调人员现场勘察、调查取证、走访询问,查明起火原因为马某卧床吸烟,烟头火星掉落床上引燃被褥所致,系过失引发火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二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第七十一条之规定,对马某处十日拘留并处200元罚款。为此,研究和探讨宾馆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防火对策已经成为消防救援部门防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亟待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1 宾馆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1 火灾荷载大 宾馆内部存在大量的可燃易燃装饰材料及生活用品,一旦发生火灾,大量可燃材料将导致火灾迅速蔓延;大多数可燃材料在燃烧时还会产生有毒烟气,给住店客人逃生造成极大不便。
1.2 火势蔓延迅速,易产生烟囱效应。宾馆的火灾蔓延迅速的因素很多:一是没有良好的防火分隔和隔阻烟火措施;二是客房的密闭性很强,起火后不易及时发现;三是内部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垃圾道等竖井林立,一旦发生火灾,极易产生烟囱效应。
1.3 疏散和施救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宾馆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且大多数是暂住旅客,流动性很大。旅客对宾馆内部的环境情况、疏散设施不熟悉,加之发生火灾时,烟雾迷漫,心情紧张,极易迷失方向,拥塞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乱,有的盲目跳楼,给疏散和施救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4 火灾扑救难度大。宾馆作为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存在火势蔓延迅速、供水困难、疏散救人和控制火势难等诸多因素,火灾扑救难度大。
2 宾馆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
2.1 宾馆内部装饰装修豪华、可燃物多。现代的宾馆虽然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但是大量的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陈设都采用木材、塑料和棉、麻、丝、毛以及其他可燃材料,增加了宾馆内部的火灾荷载。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可燃材料将导致燃烧猛烈、火灾蔓延迅速;大多数可燃材料在燃烧时还会产生有毒烟气,给疏散和扑救工作带来困难,甚至还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2.2 消防设施完好率低、运行不畅。消防设施对初起火灾效用明显,特别是高层建筑星级宾馆火灾的扑救主要依赖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系统、防火卷帘门、排烟系统等内部消防设施。然而由于后期维护保养不善,导致消防设施瘫痪、消防栓压力不足或因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值班人员不会操作等诸多问题,都会使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作,往往延误灭火最佳时机。
2.3 宾馆导致火灾的因素很多。宾馆用火、用电、用气设备点多量大,如果疏于管理或员工违章作业极易引发火灾;加之住宿旅客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乱拉电线、随意用火、卧床吸烟等也是造成火灾的常见现象。此外,随着大量电器设备进入宾馆,诸如空调、电视机、电热水器、饮水机、复印机、打印机以及住宿旅客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长时间充电用电等,如若管理防范松懈,加之宾馆内部电气线路存在年久老化等问题,也极易引发电气火灾。
宾馆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旅客酒后躺在床上吸烟,乱丢烟蒂和火柴梗;厨房用火不慎和油锅过热起火;维修管道设备和进行可燃装修施工等动火违章;电器线路接触不良,电热器具使用不当,照明灯具温度过高烤着可燃物等4个方面。宾馆最易发生火灾的部位是:客房、厨房、餐厅以及各种机房。
2.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也是引发宾馆火灾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不健全或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
3 加强宾馆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防火对策
3.1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并严格落实到位。宾馆经营者应严格按照《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要求,通过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自我管理机制,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升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等工作能力,并及时查处和整改宾馆用火、用电、用气及其它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从而切实将宾馆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2 加强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消防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0号)规定,加强对宾馆的消防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并严禁占用、阻塞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间,严禁在疏散楼梯间及通道上堆放物资。
3.3 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检查和监控。宾馆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楼层员工要加强日常巡视,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餐厅应建立健全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厨房内燃气燃油管道、仪表、阀门必须定期检查,抽烟罩应及时擦洗,烟道每半年应清洗一次。厨房内除配置常用的灭火器材外,还应配置灭火毯,以便扑灭油锅起火的火灾。
3.4 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员工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消防安全监管部门要对宾馆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和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防火灭火知识和技能。能进行防火检查,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并促使全体员工能够熟悉火灾报警方法、熟悉岗位职责、熟悉引导疏散逃生路线。要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习,加强消防实战演练,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处置。从而形成“人人懂消防,事事讲消防,处处重安全”的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新局面。
3.5 加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宾馆管理人员应结合行业特点,加强夜间值班、巡查和应急力量,配备必要的防毒抢险工具,高层宾馆还应配备软梯、救生滑道等楼层救生器材,并用醒目的标志标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消防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自动设施及灭火器材的原理和使用,及时维修、保养和更换,使灭火器材及系统始终保持完好有效,发现火灾在及时报警的同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施救;宾馆还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经常组织全体工员开展演练,并加强保安人员的消防业务技能培训。
3.6 加强对住宿旅客的消防安全提示。宾馆员工要加强对住宿旅客的消防安全提示,要设置禁止卧床吸烟和禁止扔烟头、火源入废纸篓的标志;要告知旅客消防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要提醒住宿旅客加强对同行的未成年人和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防止其不慎引发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