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英语教学新思路
2021-07-12尹玉玲
王 珊 尹玉玲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引言
与本科教育体系相比,高职院校教育更加关注实践操作,更加重视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是公共性质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师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英语学科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英语教学体系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速度不匹配。所以,在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思考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举措,从而培养出更为实用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1.评估模式合理性差。在目前教学体系等因素的限制下,高职院校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对应试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与考核。尽管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能够对基础性的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然而知识的实用价值不高,无法与学生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仅仅是为了对证书进行获取,这使得教师与学生更加关注英语考证的问题,并未注意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学生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升,这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无法积极地将英语知识应用其中。
2.教学目标不清晰。在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活动的意义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性质的人才,在高职院校体系当中将英语课程视为公共选修课的原因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表现出更加优良的交际能力,为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支持[1]。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把英语课程视为公共基础性质的课程,未能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专业进行结合,所以学生在进入到社会中时无法很好地适应岗位的要求,英语教学的价值很难进行发挥,此外,教育主管部门把基础英语视为评价标准体系的一项,这也使得学生无法在工作中彰显出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的价值。
3.专业教学被忽视。如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基础性的教学,无法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尽管国内的教育体系已经逐渐接受了应用式英语教学的思想,将英语教学体系划分为基础性与专业性知识两大不同的板块,然而这样的想法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因为专业知识教学活动会对日常性课程教学过程产生影响,所以更加关注基础性的教学活动。此外,因为不同专业学生特征、教学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英语专业教学难度增加,无法实现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
4.生源品质下降。如今,高职院校都是面向全国进行招生,扩招的政策逐渐落实,生源数量逐渐增加,此外,生源品质逐渐下降。因为不同区域的师资以及教学的力量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学生英语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便是在一个班级上的学生,英语成绩也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对于上述相对复杂的状况,教师在对课程进行准备时便会尽心地做好因材施教的工作,多半都是结合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开展教学活动,这导致一些学生逐渐出现了厌学的心理状况,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问题更为严重。
二、教学思路改革举措
在英语教育体系当中,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为了促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体系得到全面长远健康发展,教育部对相关的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明确,意义在于促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改革活动能够顺利开展[2]。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需要对以往的英语教学经验进行参考,也需要借鉴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提升高职院校教学品质的效果。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需要根据现有资源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食道发展趋势,探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与发展趋势。
1.创新英语教学模糊。如今,科学信息技术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行业当中,科学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运用,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英语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进行讲述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需要对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运用,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具有课堂的主导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提升对英语知识的感兴趣程度。若是学生自身的困惑无法被有效解决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与思考的思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不仅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还需要积极使用网络济源,逐渐形成课前课后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对网络体系内教学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使得学生能够对旧知识进行温习,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英语属于语言类的学科,教师需要关注英语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将课本内容、网络、磁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提升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水平,为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水平的提高奠基。
2.学生实践水平提高。因为每一位学生所具备的英语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高职院校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需求,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差异,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活动需要结合校内学生英语能力的调查结果,对不同专业、英语实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落实存在差异性的教学举措,使得英语知识能够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映射出专业职业的特征,从而助力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进行熟练运用,与专业知识进行结合。由于英语属于语言类的学科,其存在的价值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阅读与翻译能力水平的提高,唯有如此,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水平才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奠基。
3.师资力量建设工作强化。师资力量的专业素养直接会对学生人才品质产生影响。如今,学生来源语法广泛,生源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变得更为复杂,这也就对教师队伍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如今的教学任务逐渐变得繁重,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制约,然而高职院校也积极进行了教学培训活动,为英语教师力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与保障。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不同类型的教学体系进行掌握,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体系当中,对专业知识进行应用[3]。在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时,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对师资团队体系培训的力度水平,此外,需要时刻为英语教师更新相关的教育信息,使得教师能够提早调整相应的教案,使得教师能够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运用创新的教学思想,为教师教学品质的提高奠基。
4.评估体系健全与完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才能力进行评定的模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体系也具备相应的评估体系,然而如今这样的评估系统已经表现出与不同专业知识难以融合的缺陷,所以,积极开展高职英语教育体系改革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评估系统需要积极进行完善,对真实的评估元素进行融入,创建出学时与学分的机制。在进行英语等级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水平。英语属于语言类型的学科,其存在的价值是助力人们更好地开展沟通与交流,所以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对英语知识进行运用。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多的是在一线从事相应的工作,所以需要具备更高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评估系统,使得学生彰显出更高的英语学习与应用的能力。
5.根据国际形势开展教学活动。如今,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英语知识变化,还需要重视国际英语体系的发展,对学生的眼界进行开拓,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任务。如今,国内大部分产业架构都处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民营或者国有性质的企业在我国扎根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对海外市场与产业进行拓展[4]。此时,英语沟通与交流能力水平的提升显得格外重要,这能够帮助各方的沟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需要开展全面与系统性的改革活动。在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时,需要关注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将英语以及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使得学生能够表现出更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体系的问题,学校与教师需要共同制定出相应的举措,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品质的提高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