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2021-07-1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隐患消防火灾

刘 炜

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松桃县大队 贵州 铜仁 554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人们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却相对滞后,集中表现在社区建设比较混乱,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城市,由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与观念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并且整改难度大,严重威胁着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例如2020年2月23日01时20分许,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三围社区雅居苑统建楼东侧一楼临街商铺“青藏手工酸奶店”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过火面积40平方米,造成4人死亡,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17.82万元人民币。2020年3月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一家经营家电的临街门面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为此,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消除社区存在的火灾隐患,加强社区消防安全监管对策已迫在眉睫。

1 社区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

根据近几年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发现,目前社区内火灾隐患分布较广,在建筑结构、防火间距、消防水源、消防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集中表现有:

1.1 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社区内存在着大量的砖木结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它们的耐火等级都很低,尤其是一些以木柱承重的建筑物,梁和柱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左右,耐火等级只能达到四级,一旦发生火灾,不但燃烧迅速、倒塌快,而且对毗邻建筑的威胁也很大。

1.2 防火间距不足和消防车通道不畅 由于缺少统一管理,社区内的临时建筑随意性很大。旧建筑群中,建筑物之间没有任何防火间距,人们在消防通道或回车场搭建棚户、摆摊设点、堆放车辆和废旧物,甚至在道路上增设“挡车柱”,不仅影响安全疏散和消防车通行,还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后果。新建的住宅小区由于处于黄金地带,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缩减防火间距,在消防通道上种植树木、塔建各种构筑物,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与火灾扑救。

1.3 电气火灾隐患突出 社区内虽然进行了“两网”改造,但是居民家中的电线老化和超负荷用电现象仍很严重。加之家用电器使用率增多,乱接乱拉电线的现象日益普遍,遇到用电高峰期,电压降低,电流过大,电路超负荷运行,极易造成过载而引发火灾。

1.4 社区内的建筑物使用功能复杂 其一是表现在居住建筑中:随着经济发展和下岗工人增加,大批私营个体和工商企业进入居民家中。从社区消防安全检查来看,凡是临街住宅楼的一层有90%以上的住户出租或出售做商业用,其功能五花八门,有作超市的;有作快餐、小吃、烧烤的;有搞美容、美发、足疗、按摩的;有搞打字、复印的;还有作网吧、游戏厅的等等。在不临街或其他楼层中有作办公室、仓库的还有进行小作坊式生产的。这些场所不但火灾隐患多,危险性大,而且十分隐蔽,给社区消防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其二是公共建筑,一幢建筑出租或出售给多个用户,这些用户随意进行分隔,造成安全疏散不畅。

1.5 非法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现象突出 社区内许多液化气供应点、油墨厂、印刷厂、皮革制造及木器加工厂的仓库内存放着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有的甚至存放在居民家中,既没有专人看护,也没有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火灾隐患极为严重。另外,还有受大众消费青睐的涮锅城、火锅店、烧烤店,不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数量多、分散广,而且人员密集,流动快,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6 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滞后,住宅火灾增多。由于以前的消防安全工作偏重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工矿企业等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主要是抓住保卫部门或有关责任部门。对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比较薄弱,消防设施投入也相对很少,致使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出现滞后。据统计近几年单位火灾在下降,居民火灾在上升;厂房火灾下降,住房火灾上升。

2 加强社区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社区消防安全工作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的甚至是空白,因此必须制定出符合不同类型城市实际的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1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区消防投入。一是以社区为平台,建立社区消防建设保障基金;二是政府设立社区消防建设扶持资金。具体做法是:一方面由政府设立的社区消防建设扶持资金中支持一部分,主要用于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由社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支持的单位、企业、个体工商户捐赠一部分;三是社区居民集资一部分;四是社区自筹一部分;五是消防救援部门与消防器材厂家照顾一部分等办法,确保社区消防建设的顺利实施。

2.2 从源头抓起。首先是搞好消防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避免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零敲碎打、朝令夕改、名自为政等弊端,必须科学、有效地抓好城市消防规划这个源头和龙头工程,并严格组织实施,促进社区从一开始建立就具备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其次是政府要充分重视,搞好公安、消防、社会综合治理、民政、工商及城建等部门的协调工作,督促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靠城市社区整体力量,坚持以人为本,以物为基,共驻共建,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城市社区消防安全工作。

2.3 根据消防监督“三级制”原则。派出所要具体抓管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特别是消防通道与消防水源建设、外来人口管理、“三合一”场所整顿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治理等工作。要充分发挥专(兼)职防火干部和片警熟悉社区基本情况及“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特点,帮助指导社区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完善消防安全监督档案,处置辖区内有关消防安全的举报,查处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2.4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明确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消防安全职责,确定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及驻社区单位参加的消防安全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任务,进行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消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服务活动,协调解决社区消防宣传阵地建设、消防器材配备、居民楼道可燃杂物的清理整治、疏通消防车通道等消防安全问题。

2.5 各住宅小区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成立一个消防工作组或志愿消防服务队,实行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共同负责制,成员由物业管理公司和居民小组长担任,每个居民单元设置一至两名志愿消防员,其职责是对辖区公共消防设施、楼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与居民家庭签订《居民防火公约》;向居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材料;挨家挨户对居民电器设备的使用、炉灶的安装使用进行防火检查和安全提示;对少年儿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为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

2.6 建章立制,使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区是属于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近些年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全国各城市都在极力推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有些城市开始在社区内建立社区居委会,形成社区管理体制,实行属地化管理。在加大社区建设的同时,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必须要同步进行。因此,就非常有必要制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或行政法规来明确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消防组织、消防宣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加快消防进社区的进程,从而使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尽快步入正轨,以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隐患消防火灾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消防界》征稿启事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遇火灾怎么办?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