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救援措施

2021-07-12周丛文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火势断电火灾事故

周丛文

南通市消防救援支队 江苏 南通 226000

一、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分析

电动汽车火灾的常见原因是其电池的化学能释放,由于碰撞、充电过载等原因所导致电池出现热失控,最终引发燃烧或爆炸,其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火势蔓延较快,燃烧产生温度较高。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或挥发液体,根据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相关实验表明,电动汽车电池燃烧时观察到大量喷射物喷溅到火焰外围,检测火焰温度达到900℃左右,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一般汽油400℃的燃烧温度。电动汽车发生火灾之后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引燃附近其他可燃物,电池中的锂金属遇水燃烧,很可能发生爆炸。

二是电动汽车火灾潜在危险因素更多,可能出现中毒或爆炸风险。锂会和空气内的氧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爆炸。电动汽车发生火灾后往往会释放甲苯、苯乙烯、丙烯醛、氟化氢和烯烃、烷烃和醚的化合物,这些物质都表现出一定的毒性,可能导致被困人员或者消防战士在灭火救援时出现中毒窒息。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发生火灾之后,很可能发生爆炸,对于灭火救援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三是灭火技术要求更高,火灾时间持续更久。根据美国消防研究基金会的实验数据显示,锂电池一般灭火时间在6到50min,灭火后22h之内可能出现复燃,因此电动汽车灭火救援工作往往在1h左右。2017年1月,天津津昆桥一辆电动汽车发生火灾,消防战士在扑灭明火后进行现场勘察的过程中又发生复燃现象。现阶段电动汽车自带灭火系统尚不成熟,锂电池灭火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内针对电动汽车火灾的灭火救援训练相对较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动汽车火灾后灭火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电动汽车火灾灭火救援措施

(一)接警调度。接警后要仔细询问报警人事故车辆具体型号,如有必要还应及时与生产商和地方经销商联系,获取电动汽车相关资料,第一时间把资料信息传递到指挥员。根据火灾事故等级委派距离最近的消防中队,通常来说主要以水罐消防车和抢险救援车为主要出动力量,同时配备绝缘破拆工具、漏电探测仪和其他相关固定、支撑、警戒以及救生等器材设备,另外要视具体情况调集社会联动力量予以配合。

(二)警戒。按照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对警戒范围予以科学划分,及时疏散附近群众,积极和交警部门沟通联系,让其配合支持疏导交通。针对单辆电动汽车火灾,可以在距离15m左右设置临时工作区,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在10m左右设置灭火救援作业区,如火灾位于高速公路则需要合理增加警戒范围。为避免电动汽车电池发生爆炸,需要委派专人对电池温度进行全程监测,如果发现温度异常或者电池冒出白烟,要第一时间扩大警戒范围,尽可能确保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安全。

(三)侦察。首先要对火灾事故现场附近情况进行侦察,了解是否存在被困人员及其数量,掌握伤情状况,检查车辆受损状况,查看是否存在漏液,侦察是否存在爆炸危险以及火灾可能对附近车辆、建筑、群众的威胁;其次应当对起火车辆的车牌、标志等予以辨识,如电动汽车的尾部和车身通常有“EV”、“Hybrid”等字样,同时尽快查明起火车辆具体型号、电池类型以及受损情况等。

(四)固定。按照火灾事故现场环境和火势状况,分析是否对其进行稳固。因为电动汽车电池若处在热失控状态下,侧翻车辆容易促进热失控加剧,所以要避免对车辆盲目进行侧翻。针对车身尚未变形的情况,一般来说无需对其实施固定;而车身出现变形时,需要在抵达火灾现场后尽快采取稳固措施,避免射水时引起车身晃动而加剧电池热失控[2]。

(五)断电。对起火车辆自动断电后还需要实施手动断电,保证高压线路处在断电状态。自动断电:对车辆启动开关予以关闭,把具备自动启动功能的钥匙放在信号屏蔽袋或距离起火车辆10m之外;手动断电:按照随车配置的汽车服务手册或者《救援指南》中的相关内容,清楚高压部件和断电开关的具体位置,借助于将汽车控制在关闭状态,切断动力电池供电系统,拔取动力电池保险丝等方式,保证电动汽车电路系统顺利放电。若情况允许,可选择绝缘器材将汽车高压线路直接切断。

(六)灭火救援。针对有人员被困的情况,需要判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伤情和火势大小来制定有针对性的灭火救援战术。如果火势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控制,应当选择灭火毯对被困人员予以基本保护,防止其再次受伤,同时及时选择喷雾水压制火势,选择合理位置对车辆进行破坏,营救被困人员。对于电源已经切断的车辆,可选择无齿锯、剪切器等来营救被困人员。实施破拆作业时避免与车辆电池系统直接接触,禁止直接对高压线路进行切割,避免刺穿引擎盖或者电池包,从而有效防范点击危险。在进行破拆作业时需要持续对电池系统实施冷却,同时避免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引燃电池释放的可燃气体。

如果没有被困人员,电动汽车处于燃烧状态,消防战士可以选择在距离10m左右的区域实施灭火。如果电动汽车电池未着火或电池不见明火,应当及时把电池从车辆上拆卸下来并对其实施冷却,避免电池起火后再次引燃其他部位,导致火势持续蔓延。

针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火灾事故,在救援过程中必须要尤其重视油箱以及电池等位置的冷却灭火,如果出现燃油泄漏现象需要第一时间喷射泡沫对泄漏区域实施覆盖,避免出现二次燃烧爆炸。

(七)清理。将电动汽车电池温度持续冷却到160℃之内,通常来说要确保其不冒烟维持1h左右,针对无法修复的电动汽车,应当考虑选择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手段,对起火车辆浸渍以实现快速冷却降温,在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及时恢复交通。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发生火灾之后,除了本文中所论述的灭火救援措施之外,还需要关键落实好中毒、触电以及爆炸等危险的预防工作,同时推进落实锂电池灭火剂的研究与测试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灭火救援演习,确保遇到同类火灾事故后能够及时、快速、安全处理。

猜你喜欢

火势断电火灾事故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高压感应电动机断电重启时的瞬态仿真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莫名的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火势造英雄
一种STS新的断电快速检测方法
油也能灭火
一种基于STM32的具有断电保护机制的采集存储系统设计
高、低压断电对高炉喷煤系统的影响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