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法律风险管理浅议
2021-07-12王胜臣
王胜臣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河南 南阳 473132
一、科研单位法律风险情况分析
根据科研单位的工作特点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其面临和涉及的法律风险大体可以有如下几个类别。
(1)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科研单位自然不会例外。同时企业的整个用工管理过程都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必须依法用人和依法管理人,既要维护企业利益,也要保障员工权益。
(2)知识产权管理法律风险。技术研发单位,是生产和创造科技知识产品的地方,必须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既要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3)合同法律风险。科研单位合同法律风险涉及面较广,既有基本的组织用工合同,也有业务上的项目签约及外委、外协等方面的合同。这些合同从条款拟定到双方谈判,再到具体的履约执行,直到终止,都需要严格管理。一旦合同成立,就要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去执行。稍有差池,就会产生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非正常经济损失。
(4)安全环保法律风险。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室内和现场试验,有的存在高风险高污染。国家有严格系统的环保法律法规,必须严格执行,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有效规避风险。
(5)税收法律风险。科技创新工作是全社会聚焦的行业,投入和奖励力度不断加大。要依法准确纳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偷漏税行为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样都会对经营目标的顺利达成产生负面影,税收风险不失为一个法律风险源。
(6)应收账款管理法律风险。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存在应收账款管理问题。随着科研单位越来越深入地走向市场,对外业务交往也会越来越多,应收账款管理也需要越来越精细。
(7)内部人员失控法律风险。内部人员既包括居于领导岗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包括普通员工。对于经营管理人员来说,有着相应的职务之便,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做到学法、知法、守法,避免权力失控,造成知识产权和资产流失。
(8)涉外案件法律风险。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国外公司来到中国市场经营,中国企业也到海外进行市场开拓。这一方面由于市场深度融合,中外企业间摩擦和冲突会时常发生,从而导致涉外案件法律风险,开拓国内外市场过程中,这种情况不可避免。
二、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建设
有效管理防范法律风险,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将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到各业务流程,落实到各工作岗位,贯穿到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并形成制度严谨、行为一贯、排查细密、分析精确的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和健全责任明确、点面结合、流程顺畅、覆盖全员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法律风险可管可控。
1、确立法律风险管理理念意识。从高层领导开始,确立自上而下的法治管理理念,树立明确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在法治管理理念和法律风险管理意识的指导下,确定方针、建立制度、营造氛围、调配资源,形成法律风险管理全员参与和全方位支撑的文化生态。
2、确定法律风险管理目标。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并确认科研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改革改制、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风险管理目标,切实为科技创新和单位健康、全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建立法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法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当是一个由决策层统一领导、总法律顾问提供业务保障、经营管理科主抓、其它机关部门及基层单位全面协同督办、专职或兼职的法务人员和法律风险监控员(合同管理员)一起推动、全体普通员工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并切实形成上下级之间的监管约束和监督指导关系。
4、制订法律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按照“统一制度”、“分级负责”管理体制,根据自己的法律风险管理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系统配套制度和具体行为规范,建立法律风险管理的工作程序,将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切实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法律风险管理在院内的统一理解和正确执行,确保行动的一致性和工作的高效率。
5、做好法律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对内外法律风险环境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对各业务工作领域、经营活动、重要业务流程进行法律风险大排查,对排查确认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组织应对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确保全院法律风险都在可控和可承受范围内。及时发布监控预警,实施动态管理,对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周期性的排查、识别、分析、评估等。
6、形成法律风险管理通报机制。建立内部沟通和报告机制的目标在于打通和理顺法律风险管理的业务工作流程,实现部门、单位间横向上交流的无障碍沟通和决策、执行、落实层级间纵向上传达的无缝隙衔接,形成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
7、营造法律风险管理文化氛围。注重并加强法律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促进法律风险管理的贯彻实施,保障法律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树立法律风险管理是全体员工共同责任的理念,强调在不同层次上履行防范法律风险的职责。主管部门制定系统化的法律风险管理培训,加强加强宣传教育,全力营造依法治企的文化氛围。
三、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措施
为使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有序而高效运转,需要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推动。
1、加强组织领导。有组织的领导和有领导的组织,是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转的主要推进力量。
2、提高全员认识。进行全员普法教育,结合科研单位实际业务情况,组织开展专业性与实用性兼顾的法制培训,除要求全部工作人员按规定参加普法教育,探索开设法治讲堂,定期举办与业务相关的主题法律讲座,举办法律进现场、法律进项目等不同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全面提高普通员工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能力。
3、注重功能建设。注重增强和充分发挥法律法务工作在科研管理中的参与、协调和保障功能,从决策到贯彻、落实和执行的每一个步骤都应保证法律法务工作的参与和协调,并起到切实的保障作用。
总之,充分认识科研单位存在风险,健全完善管理体系是做好法律风险管理的根本所在。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多方协调,构成统一的体系,法律风险管理就能实现协调运转和有效管控,就能妥善规避和处置法律风险,保障规范管理及合法经营,从而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