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项目中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
2021-07-12蔡堂
蔡 堂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1
现阶段建筑行业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广大建筑企业以及开发商开始注重EPC总承包模式,EPC是指国际上通用的工程总承包产业,是一种新型的承包模式,其包括工程项目、材料采购、建筑主体建设。在工程管理建设中项目经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管理工作难点,特别是设计类EPC总承包项目,其可以使建设形成组织集成化,还能够对受到设计和施工分离影响形成的成本增加以及减慢建设进度等问题加以解决。但是该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着尚需解决,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一、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项目的经营管理内容
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项目经营管理工作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建设方案,并向相关部门报批。(2)在设计框架之后向有关部门报批。(3)设计项目施工图之后向有关部门报批。(4)修改、完善施工图,并向相关部门报批。(5)向有关部门报批设计样本。(6)为施工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实施项目时需要对设计进度进行合理安排,确保项目整体进度[1]。
(一)把控进度。建设企业在管理工程施工进度过程中需构建中心信息平台,每天将工程各项信息整合发到信息中心,例如施工状态以及进度,并将下一步骤下发至施工团队,由此规范施工程序,并且能够实施掌控工程的每天进度。在建设建筑工程时,建设企业需成立多个部门,多方位控制建筑工程,将工程质量提升。有很多工程的工程量较大,会花费较多时间,从而需要建筑企业施工前详细划分整个工程,并将其细分成整个小工程,每一小工程都应安排相应管理人员,以此多方位把控工程,将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在出现问题时可及时反馈和追责。
(二)把控建筑材料与设备。工程建设中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企业在施工工作开始前,需要合理的选购材料。通常工程材料样式较多,以此来满足项目建设的不同需求。建设单位选购材料时,需要注重材料的性能,确保其有过硬的质量以及较长使用寿命,不只重视经济效益发展而选择质量差、价格低的材料。建设单位需要有效管理制度,构建维修管理施工设备的体制,确保设备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2]。此外,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调查,遵循理解、尊重、相信员工的原则对有关体制进行制定,提升制度可操作性以及员工执行能力,保证体制能够畅通运行。机械维修管理这一工作对于技术有较高要求,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先进、有效的维修维护技术,也需要维修人员具备充足的耐心和责任心,并且能够细心对待工作。维修人员需要了解施工机械,需要记住相关信息参数,保证工作开展的准确性。建筑机械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这就需要维修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企业可对维修人员开展不定期培训,保证维修人员具有足够能力来工作,并将维修效率提升。
(三)把控工期与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是很重要的内容,使用人员把控不同原材料,应用专属工艺与技术开展工程建设工作,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环节需要处理不同的任务,这时就需要开展进度管理工作,详细分析每一个任务,并将任务合理分配给工程师,使其掌握自己的工作任务,合理开展工作,将施工效率提升,并保证工程准确性。当工程出现纰漏时,应及时找出其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弥补,提升工程安全性,并把控好工期。
二、EPC总承包项目受到工程设计的影响
工程设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等。例如在项目投资中,虽然在项目建设中投资控制是重点内容,但施工设计方案、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旧是决定性因素[3]。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能够了解到在项目规划阶段应用资金数只占整个寿命周期的20%,但是会对总投资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投资决策工作完成后,需要注重设计工作的开展。对已完成的项目数据以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后会发现,初步设计环节对于项目投资的影响会达到75%-95%间,技术环节对于投资的影响在35%-75%间,设计施工图环节对于投资的影响在5%-35%间。
三、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项目经营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设计标准不符合业主需求,是EPC总项目经营管理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现阶段许多人都不熟悉EPC总承包项目经营管理,尤其是消费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和业主进沟通,极易出现分歧,还会有设计规范标准出现不符合业主要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业主对于EPC总承包项目不会有准确理解,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难以进行有效的协商与沟通。对开发商而言,应充分考虑业主、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需要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来尽可能满足其需求,保证EPC总承包项目匹配业主需求,这一过程中需要优化管理EPC总承包项目。
(一)设计理念方面的问题。当前计划经济、传统设计以及施工模式会影响到设计人员思维观念,使其始终局限在收费基数以及费率等方面,基于此来获取设计费用,然而由于设计任务比较繁重、具有较大工作量,并且工期短,通常设计人员制定的设计方案过于保守,从而会更加中注重基数,而没有足够重视经济。这样的情况下所设计出的深入很难满足每一个阶段的要求,并且报价的理论依据不够完整和准确,这将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此外需要充分重视限额设计在整体上的控制,确保其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设计施工图等阶段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优化设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制,由此充分完善建设单位,保证设计单位的每位人员都能够准确的分工,并掌握相应的标准,由此更加注重自身在限额设计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对项目设计之中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各项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和经济观念,促进技术和经济同步发展。
(二)注重控制设计细节。EPC总承包项目的核心是专业设计院时,需要注重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以及发生的问题,并合理控制。一般是大型设计院可接受总承包项目,这样的设计研究院具备成熟、先进的技术,设计中很少出现原则性问题。然而因为有着较大的工程量,加上相关内容比较繁琐,会使设计人员明确原则性问题时忽视细节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应该认真检查图纸,防止小的问题对施工情况造成影响。以总承包固定总价为基础,设计人员需要避免出现设计遗漏、冲突和错误等问题出现。在总承包项目下设计人员不应独自进行设计,应该在项目管理团队中积极参与,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由此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达到建设要求,并保证整个过程的规范性。设计院需要完善构建设计责任制,提升设计人员责任心,注重原则性问题和细节问题,降低出错概率。
(三)资金及时回笼,避免出现过多坏账损失。EPC承包项目资金主要是指业主付出的工程款,总承包方需快速收取各项款项。实际施工时,应结合合同中的规定,需要总承包商向业主提供进度月报表,由此降低资金压力。每个月财务人员都应对不同项目制定相应台账,其中回收资金包括工程建设资金,同时也包括投标、履约保函的即时撤销,使资金可以尽快回收[5]。
(四)协调设计与采购、施工之间的关系,提升工程质量。有效联合设计工作、现场管理、设备订货和质量监督等工作,并且在设计环节加入设备选择、采购、运输和储存等内容,确保设计环节可以与施工环节有效融合统一,以此加快施工进度,确保获得良好施工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向采购人员说明设备及材料采购的具体要求,对厂家给出报价进行判断,和商家协调采购内容时,需要设计人员参与其中,确保采购的产品与施工要求相符,防止施工工作开展中受到没有协调采购以及设计环节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进行。
结束语
当前在我国的建设市场中,以设计类的EPC总承包项目是发展的主要方向,该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以及建设进度。但是目前我国在应用该模式时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着,使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把握,在积极的研究沟通后,采取合理措施以及技术进行解决,保证优化这一模式,使其更符合市场发展形式,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接下来的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