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2021-07-12张羽
张 羽
吉林四平市第二中学校 吉林 四平 136001
引言
在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针对学生对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问题的掌握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观念。生活化问题教学方法需要与初中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匹配,对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与完善至关重要。初中生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的实施要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是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的基础,也是构建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初中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无法快速适应教学进度,也不能掌握较多化学知识与技能,不利于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是实践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也是保障基础教学水准的重要方法[1]。根据初中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现状,需要将新型教学技术应用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学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则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潜力,并尊重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并对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二)时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是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应用特征之一,也是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关键因素。有些初中生对特定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过程相对比较短暂,因此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记忆特点,并对不同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实例进行深化设计[2],从而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后续关联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时效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生活化问题教学过程与概念教学存在时间差的层面上,有些初中生对某些实际生活现象和问题的记忆并不牢固,因此在生活化问题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记忆周期内的新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热点内容比较感兴趣,则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事件中潜藏的化学原理和思维模式训练规律,并配置相关信息化教学资源,逐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二、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一)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是生活化问题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应用方案之一。有些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学生并不注重的生活现象与细节,从中抽象出与教学章节相关联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3],并对问题展开探讨。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例如金刚石、石墨以及C60等物质并不具有直观的印象,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碳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碳元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钻石、珠宝等生活中的碳元素单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展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对碳元素的化合物和有机物与实际生活经历相关联。有些学生在掌握碳元素单质以及氧化物基本性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连接实际生活信息资源,并构建对应的知识结构,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获取更多思维训练经验。
(二)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概念教学。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概念教学,是生活问题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的关键应用形式之一。有些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余时间较少,因此在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生活化的实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关联,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在《金属和金属材料》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与金属材料列举出来,其中会混杂一些非金属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分类。教师可以将门窗、厨卫用品、车辆等图像和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并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抽取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应用场景。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过程中,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完成金属与水反应的实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深化学生对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概念教学目标。
(三)拓展生活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拓展生活化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教学目标。在初中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学生比仅需要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还需要感知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从而在生活中科学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协助解决实际问题。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在《化学与生活》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生活中常见的营养物质与化学元素相关联,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拓展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能力,构造更加完善的生活化应用教学模式。很多初中生在掌握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应用规律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从而培养良好的化学观念和思维模式,达到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拓展生活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并解决化学问题,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学手段。
结束语
生活化问题教学方法需要与初中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匹配,对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与完善至关重要。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主要涵盖宏观辨识和微观辨析、逻辑推理与分析、实验技能的掌握等不同维度,并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正确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拓展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能力,构造更加完善的生活化应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