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2021-07-12韩永志
杨 佳 韩永志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河北 秦皇岛 066006
前言: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班主任是十分不易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且繁琐的工作,需要合理的融入人本理念,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同时在不断的管理中发现和总结学生的变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渗入文化教育,从而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尽善尽美,促进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容
(一)坚持统一标准。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对优等生及后进生要同等对待尤其是在奖罚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后进生十分容易使教师产生偏见,而优等生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喜爱。为此,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一视同仁,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可能会导致优等生养成坏习惯同时还会妨碍后进生的进步。
(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为了消除学生对班主任的畏惧感,班主任应利用课后时间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从而使班主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发言的权利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班级活动,使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各司其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身使命感。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后进生的管理难度大。现今高中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括与正面思想相对立的观念,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及个性化特征明显。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承受能力差,由于生活经验少,在心理方面容易造成缺失自信心、自我约束力差、道德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学生不理解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此外,班级上的后进生及不服管教的学生还会扰乱课堂秩序,进而影响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对接,对这部分学生如何进行管理,成了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1]。
(二)取得任课教师及家长的信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离不开任课教师及家长的支持,但是在取得任课教师及家长的信任方面仍旧有着一定的难度,为了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在任课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由于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及时,有无法与任课教师形成一个集体,致使班主任管理工作处在尴尬的状态上,在管理学生上出现“治标不治本”的情况,为此班主任应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展开对班级工作的管理,并且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与任课教师形成一个集体共同努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水平及质量。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沟通,优化管理模式。为了使学生能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班主任应要按照德、智、体、美、劳、艺等基本要求进行教育和管理,全面贯彻与实行党的教育方针与路线。为了推动班级管理工作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班主任要不断优化及创新管理的方法,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意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人。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刻,这一阶段学生有着十分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能得到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尊重,为了增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向心力及凝聚力,应该不断创新及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方式。为此,班主任要善于掌握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结合班级具体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从而能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2]。
(二)融入人本理念,营造和谐气氛。要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生活情况及了解学生的思想,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同时注重融入人本理念,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自己的信任,从而实行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方案,客观公正的对的每一个学生,健全与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对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运用科学方法,注重文化教育。为了班级管理工作能有效开展,要将不同的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在解决问题时既要公平公正,又要方法得当。同时,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关注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可通过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式,实施科学合理的文化教育,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上采取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从而影响每一位学生,营造教室文化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针对打架斗殴的学生在进行严格的批评的同时要谆谆教导,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对于早恋的学生,要分析事情的弊端,通过正确的引导将这种行为转换成学习的动力。而对于上课违反纪律的学生,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可通过课上制止、课下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班主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方法,注重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3]。
总结: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明确自身在班级管理工作的位置从而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探究班级管理工作,进而不断的创新及完善管理方式。并且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开展管理工作,促进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