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

2021-07-12江晓晖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流量淤积泥沙

江晓晖

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安徽 安庆 246000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基础建设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不仅能够防洪排涝、发电以及灌溉,更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应当提出解决对策,既能够发挥水电工程的利用价值,也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文、泥沙淤积、气候、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方面。

水文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流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当河流上游修建大坝,其下游水流量将大大减少,甚至断流。而断流的出现将影响下游大面积地区的水源缺失,甚至造成农田干旱的情况。而上游一旦开闸,若无法进行合理的流泄规划,还会导致下流出现洪灾。因此,在修建大坝时若未能提前对下游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水流的相互冲撞形成大量水雾,影响居民生活。

泥沙淤积。水利工程在拦蓄上流来水的同时,也会造成泥沙的逐渐沉积。每年的蓄水工程也会将河床抬高,甚至逐渐延伸至其他地区,两岸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农田的次生盐碱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或改变生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而在新环境下很多生物无法适应,从而导致死亡。其中不仅包括鱼、虾等水生动物,也包含水生植物等。

气候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影响到水流量,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造成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环境的气候变化[1]。

(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移民问题。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需要大规模的移民与搬迁,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在运作过程中也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居民不得不进行搬迁与迁徙。如此,一方面对民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与政府也需要做出很大的贡献。三峡水库工程修建时,因上游水位上涨问题导致超过一百万民众的大规模迁移,其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优化设计方案重视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理念是水利水电工程修建工作中的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生态保护理念,从而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实现各类学科的融会贯通。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工程建设前期要充分了解、掌握河流水域的水文特征,如汛期及干旱期的时间与特点,提前做好水流量的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做好水流量调控方案,雨季时期合理安排泄洪工作,干旱时期及时应对下流区域的干旱问题,进行开闸放水,既要满足周边生态环境及民众用水需求,也要重视对下流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免洪涝或干旱对其产生的影响。

补充河湖水源。泥沙淤积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历史性的,由于河水对河床的冲刷能力在逐年下降,泥沙淤积也越来越明显。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下流水量进行及时的补充,通过对河床水位的抬高来增强对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作用,抵消泥沙淤积所带来的问题,从而缓解下游地区两岸农田的次生盐碱化现象,做到未雨绸缪[2]。

保护水体内部环境的多样性。水体环境的多样性能够为当地生态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生长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将自然环境与工程建设相结合,以增强、扩大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价值。由于河流流速与流量发生了改变,在建设过程中应当进行合理的调节,加快河湖的水循环速率,减少水质恶化问题出现的几率,以免水体内部环境多样性受到影响。实际上,生物的多样性与水体环境多样性存在密切的关系,而当地物种生态链条需要通过多样性的环境实现繁衍与生存。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条件,通过后期人工创造的环境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人工后期的有意识保护为生物营造出更适宜的生存、生活环境。

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所提前思考的,应当充分认识到工程的修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及时估计出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将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行比对,以尽可能将影响程度控制在自我修复范围内。为实现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需要自然环境作为良好的基础支撑,实现水源的自我净化,水量的合理控制。以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为基础,为生态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减少水流量变化对不同气候条件地区的影响,通过河流的自我修复功能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二)完善移民管理制定合理政策。水利水电工程在修建前应当对当地周围居民的影响进行预估,制定出完善的修建方案,减少工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当然,大自然的变化无法进行预估,工程在长时间的运作过程中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应当及时应对,一方面要完善移民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应当制定出合理的政策。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移民问题不可规避,因此在日后的发展中应当不断完善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思路是对即将或已经淹没的地区土地、房屋、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价格评估,及时做好与居民的沟通与疏导。同时增加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及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

另外,要不断优化移民的政策,不仅要通过经济补偿来弥补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更应当使居民与水利水电工程融为一体,让居民成为工程开发建设单位的共同利益主体,长期享受水电开发的效益,从而解决移民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也能够增强居民移民的意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麻烦。

结论: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影响与社会环境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泥沙淤积、生态多样性的减少、气候的变化以及水文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移民问题。对此,要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保护水源多样性、补充下游河湖水量、及时开闸放水等方案来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水流量淤积泥沙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泥沙做的父亲
M701F4燃气轮机TCA系统冷却水流量异常分析
国产纳滤膜脱除硝酸盐的试验研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基于重力方向影响的低压涡轮叶片水流量测量数值计算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330MW机组主蒸汽流量计量不准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泥沙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