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及风险因素分析
2021-07-12陈强
陈 强
宁夏浙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宁夏 中卫 751700
1 引言
当前形势下,风电工程建设数量在不断增多且规模不断扩大,以期增加对风能这种清洁、环保型能源的利用率。在此过程中,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也在快速发展变革,但是也表现出阻碍和制约风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风险性因素,需要研究相应的防控措施。
2 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首先是施工总承包模式。这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工程建设时的常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在开展项目建设前期由设计单位签订招标书合同或协议并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然后投放招标书来筛选专业资质符合要求、方案完善和价格合理的承包商。由建设方、设计方和承包商通过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承包商开展工程建设过程中由监理单位开展全过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其次是总包管理模式。此种模式下,由专业化的管理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科学的项目管理工作,而且可以在设计图纸未完全完成时开展项目建设,有助于建设工期的缩短。再次是EPC总承包模式。此种模式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总承包商并与之签订合同,有助于减少业主方的管理工作量和项目建设风险,保证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建设开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措施的实施,实现管理效果的提升和建设目标。但是此种模式对总承包单位的专业化和管理能力等要求较高,需要在招标阶段准确识别和选择符合要求的投标者。最后是平行发包模式。此种模式就是结合工程建设内容进行划分,采取多次招标的方式将完整的项目建设内容分包。此种模式虽然有助于提升业主对工程建设的管控能力以及造价的节约控制效果,但是增加建设单位的管理工作量以及合同签订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
3 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首先在项目决策管理阶段中如果缺乏决策管理优势,没有准确评估项目建设,也就是没有发挥项目评估阶段的风险识别和预判能力,没有全面考察项目,增加了风险规避、资金管理以及融资方面的风险隐患。此类风险容易造成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资金而停工,或者出现项目实际建设与决策定位之间的较大偏差等问题。其次分析招投标风险。在招投标环节中,容易由于监管不严而出现投标单位的串标、非法投标、虚假投标、伪造资质和借用资质等违规违法行为。在标书制作过程中也容易由于没有准确识别建设内容和全面评估而导致后期建设中出现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纠纷。在合同签订时也容易出现合同条文不清晰等问题,容易造成实际建设中出现项目建设质量、工期和成本等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最后分析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针对风电工程建设程序的复杂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施工技术工艺和不同工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各种风险,主要表现出安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做好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就无法有效预防和解决各类风险。在风险管理中如果缺乏有效的预防机制,会造成管理机制上不够科学和全面的问题,难以发挥风险管控的应有作用而影响项目建设管理效果。
4 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中风险的防控措施
针对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各类风险,首先应在准备阶段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在此阶段中结合建设方案内容,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并制定预防机制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需求情况,以及各个管理层面的具体责任,通过基本建设执行优势的发挥识别和解决前期的各种建设问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从大局把握和细节入手的方式加强对工序的控制,在保证施工管理流程科学性的基础上完善施工管理模式,保证现场组织机构的完善性,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技术、安全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加强监督审核机制,深入审核施工中的方案和图纸等内容,发挥其指导作用。还要有效识别与检验施工质量与技术影响因素,通过前期的设备性能测试等方式保证施工作业能力,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开展。再次要制定与落实完善的管理制度。结合风电工程建设要求及其特殊性,项目经理作为第一安全负责人要科学把控安全管理目标,构建和落实围绕项目经理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基于此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宣传和人员培训工作,加强现场监督,确保管理制度要求的有效落实。最后还要加强沟通协调并做好变更管理。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的交流信息平台来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发现管理执行风险并做好预控工作。按照科学流程确保工程变更的科学性并做好记录、备份工作。
5 结语
基于风电工程建设现状和要求,应合理选择管理模式,针对项目决策管理阶段、招投标环节以及施工建设阶段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应做好准备阶段的统筹规划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制定与落实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变更管理,提升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预控能力,提升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