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飞在记忆深处的红色音符
——中共党员音乐家(广东)群像(一)
2021-07-12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冼星海
(1905—1945年),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人民音乐家”。
1926年,冼星海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9年,冼星海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1年,冼星海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高级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他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
1935年回国后,冼星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创作了《救国军歌》《战歌》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夜半歌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太平天国》《日出》《复活》《大雷雨》等谱曲。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同年10月到达武汉,冼星海不久参加了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参与主持抗战音乐工作。他深入学校、农村、厂矿,向群众教唱抗日歌曲,举办抗战歌咏活动,对动员民众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期间,他创作了《保卫卢沟桥》《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著名抗日歌曲。
1938年,冼星海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了《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作品,以及《三八妇女节歌》《打倒汪精卫》等大量歌曲。此外,他发表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许多音乐论文,论述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等问题。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1939年3月,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成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这部作品分为《黄河颂》《保卫黄河》等9个乐章,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画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全曲气势磅礴,将时代精神、民族气魄与大众艺术形式紧密结合,成为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公演。5月11日,在庆祝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晚会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观看了由冼星海指挥演出的《黄河大合唱》后,连声称赞。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看过演出后,于7月8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这部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音乐史诗,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奔向抗日的最前方,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1940年5月,他受党中央派遣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临行前,毛泽东于百忙中在家中请他吃饭,为他饯行。到苏联后不久,卫国战争爆发。他因战乱和交通阻隔而难以归国。其间,他以音乐为武器,写下了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中国狂想曲》,歌颂苏联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表达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何士德
(1910—2000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士德,广东阳江人,作曲家、指挥家,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1931年初,何士德中学毕业,受到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产生了用音乐“唤起民众”的念头,到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何士德走到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前线。他奋起反抗、救护伤员、宣传组织群众工作、教唱抗日歌曲等。这时他发现,一首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爱国歌曲,不仅能推进抗日呼声,能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还能团结人民群众,因此他想组建一支合唱团。于是他以基督教会的名义,借助宗教的实力,组建了洪钟乐社,自己担任义务指挥,排练抗日救亡歌曲。他利用教会的关系和资助等有利条件,带合唱团外出旅行演出,曾到达南京、广州、香港等地区。何士德在由工人、学生、市民等组成的合唱团中教唱黄自、冼星海、贺绿汀等人创作的歌曲,并亲自抄录、刻写和油印救亡歌曲,带到各个单位去教唱。在他的努力下,救亡歌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培养了歌咏运动的骨干。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上海国民救亡歌咏会成立,何士德任副主任兼总指挥。12月他率领上海歌咏界到达南昌。他站在卡车上高举双手指挥歌唱的壮举,正是在南昌。他找到了新四军南昌办事处,在办事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群众歌咏运动的高潮。1938年7月14日,何士德在南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何士德在南昌的这段时期,南昌的抗日救亡活动空前活跃,但后来有了转变,共产党的影响迅速扩大,国民党开始限制青年战时服务团,1939年2月,何士德换上便衣,坐上长途汽车,调去云岭新四军军部报道。至此,何士德的生命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何士德来到云岭新四军军部的第二天,正赶上军部隆重举行的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同时也宣布欢迎人民音乐家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何士德激昂地演唱了《歌八百壮士》,他被将士们称作“我们自己的音乐家”。当晚陈毅对周恩来副主席说,新四军应当有支我们自己的军歌,于是,周副主席提议,陈毅来作词。陈毅同志写下诗《十年》,并交由军部,请大家集体讨论修改。经过叶挺、项英、周子昆、黄诚等同志共同讨论修改。5月,为这首诗谱曲的任务交到了何士德手上。1939年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新四军军部首长们正听着文化队和战地服务团试唱了《新四军军歌》,歌声还未落,响起了警报声。就在日寇的轰炸机轰炸了云岭、中村和罗里村的同时,《新四军军歌》诞生了。
1942年,何士德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参加“七大”,并在周总理的提议下指挥全体代表高唱《国际歌》。
1948年11月他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组建了人民电影的第一支专业电影乐队。1950年,何士德为大型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谱曲,获斯大林文艺奖金一等奖,他把奖金捐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1949年,何士德同当年新四军的几位老战友一起,筹组了“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他任艺术指导兼指挥。后来这个团发展成为300多人的“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开展歌咏活动,宣传革命传统,得到部队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国庆3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中央和部队领导亲临参加,场面异常动人。
1939年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新四军军部首长们正听着文化队和战地服务团试唱了《新四军军歌》,歌声还未落,响起了警报声。就在日寇的轰炸机轰炸了云岭、中村和罗里村的同时,《新四军军歌》诞生了。
章枚
(1912—1995年),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章枚,广东新会人。作曲家。
1921年,全家迁居北京。1932年参加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北平歌咏团;1933年分配到上海海关工作;1935年任“中国音乐学会”秘书。
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爆发,激起了章枚爱国抗日的战斗情怀,他积极投入到新音乐运动中,将自身对音乐的爱好和追求与抗日爱国行动结合起来,创作了第一首作品《打倒汉奸歌》。抗战爆发,他和海关同事组织了“海关同人救亡长征团”到了广州,本要前往延安参加抗战,但遭遇日寇逼近广州,救亡团体总撤退,只好随“八一三歌咏队”到达桂林,任“桂林抗敌宣传队第一队”指挥,负责指挥、教唱、演唱,为南宁地区的抗日宣传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1940年3月,经夏衍介绍,章枚北上参加新四军。不久,在皖南创作了《怒吼吧长江》,1940年底,苏北华中鲁迅艺术学院分院建立,章枚任音乐系教授。苏北时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期间的创作有歌颂新四军战绩、描述根据地文化建设、赞扬军民团结一致、教育少年儿童勇敢爱国等多种主题,影响深远。1945年在山东多所大学任教,由于英语水平高,还曾为陈毅担任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章枚任第一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1954年,章枚任北京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1973年任文化部文研院编译室主任、外国文艺研究所顾问,翻译了大量欧美音乐理论文献,此外还发表多篇论文。无论从音乐创作还是理论研究,章枚都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章枚的另一代表作是《黄桥烧饼歌》,这首作品是对著名的黄桥战役的记录。还有两首歌同样是记录这一场战役,分别是《黄桥的新生》和《勇敢队》。《黄桥的新生》由陈毅作词,而且陈毅亲自送到章枚处请他谱曲,可见陈毅对于章枚创作能力的信任,并且有着用歌曲记录历史的要求。这首歌记录的是新四军歼灭原盘踞在黄桥一带的国民党保安四旅的反共头子何克谦部队,第一次解放黄桥的壮举。《勇敢队》则是记录在国民党韩德勤部队封锁新四军在苏北区域的粮源的情况下,新四军组织“勇敢队”与国民党军队激战十日,最终取得胜利的功绩。
当年黄桥群众得知新四军粮源被封,自发地制作大量“黄桥烧饼”,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成群结队地为斗争在前线的新四军战士们送去美味的烧饼。当时身处黄桥四郊为部队做宣传工作的李增援、王于畊、林琳与章枚同时目睹了这热烈而忙碌的场景,十分兴奋,前三人一句一句的接连作词,最终交由章枚作曲,完成了《黄桥烧饼歌》。
李凌
(1913—2003年),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凌,广东台山四九镇人,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
1928年,李凌考上中学(十七春乙班),当时学生的革命风潮已经在涌动,而他也开始喜欢阅读鲁迅的杂文。1937年,因父亲工作缘由,李凌跟随赴上海学习,为留日深造做准备。到了上海后,他进入了伍铭创办的“进化学校”,那里的成人夜校班实为地下党和进步青年的活动基地,主要传播革命知识。8月,因日本发动“上海战争”,他被迫与伍铭等人返回台山,而后在朱伯廉等人的主张下加入了他们在当地成立的青年救国工作团,并担任艺术组长。在此期间,他排练的《放下你的鞭子》《张家店》《药》等新话剧在台山各镇区、四邑部分县区做抗日宣传巡演。
次年4月,他与雷哲如、李鹰航等人一起去报考中共在陕西创办的鲁迅艺术学院。当时,他先报了美术系,后自荐转到音乐系,得到当时的系主任吕骥的亲自面试后同意转系。在吕骥《新音乐运动概论》的指导和冼星海的热情鼓励下,师生们都有十足的革命干劲。自从与郗天风一起研究吕骥的《新音乐运动概论》后,李凌的新音乐理论研究之路就开启了。他加强理论学习,比如毛泽东的理论、马列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着重学习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对他日后的音乐评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春,皖南事件爆发后,李凌因《战时青年》特约音乐编辑的特殊身份被迫逃亡缅甸仰光。1943年春末回到重庆。而后就进入了中华交响乐团工作。
1946年抗战结束后,李凌与同仁一起给陶行知提议将育才学校搬到上海,还要再创立一所“成人夜大”。通过刊物与各地联系,共同筹办“上海夜大音乐系”。后来又与董兼济商洽出版《抗战歌曲》,同时筹办《新音乐》月刊和《音乐艺术》。
1949年,李凌与李焕之时隔十年后重逢,在北京创办《新音乐》月刊。
李鹰航
(1916—1999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鹰航,广东台山人。作曲家。
1934年任台山汶村小学校长兼音乐教师。1938年,李鹰航离开台山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当研究生和助教。李鹰航在延安时创作的作品《秋收》曾获鲁艺创作一等奖;他还创作有《反法西斯进行曲》《若蒙德多》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英模大会上,李鹰航被评为文艺界甲等英模。
1938年,李鹰航到达延安后,结缘恩师冼星海,参加了《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三弦独奏伴诵音乐的首创与首演。在此期间,创作了《治病》《三边风光》《立功》《阴谋》等。多场歌剧《治病》,在1941年五四青年节征文活动中荣获乙等奖,李鹰航得到由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个人捐款特设的奖金20元(当时每人每月津贴费1元)。大型歌剧《三边风光》包括四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四联剧,是1943年底深入陕北的定边、安边、靖边沙漠地区生活创作的名剧。中国新歌剧在1945年的临盆,是经过包括《兄妹开荒》《治病》《三边风光》等剧在内的长期孕育瓜熟蒂落的结果。
1945年至1955年,为探寻民族解放和民主建国之路,李鹰航继承延安成果,在专业音乐教育和领导岗位上,作出创业式贡献。他还以作曲家身份,创作了歌剧《阴谋》《立功》等,电影音乐《民主东北》等。李鹰航为新中国诞生前后的歌剧和电影音乐进行探索实验,功不可没。
梁寒光
(1917—1989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梁寒光,广东开平人,作曲家。
1938年,梁寒光加入延安鲁艺音乐系学习。他曾任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教育科科长、华北人民文工团创作室副主任。建国后,梁寒光历任中央歌剧院艺委会副主任,上海歌剧院副院长,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广州音乐学院院长,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第三、四届理事。他在50年的音乐生涯中,共创作了200多首歌曲,10多部大、中、小型歌剧,为30多部电影故事片和新闻记录片作曲,包括歌剧音乐《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女社员》,电影音乐《啊,摇篮》《革命军中马前卒》等,并写作了《歌剧实践中的若干问题》等多篇论述歌剧创作的文章。
梁寒光自幼耳濡目染,学会演奏高胡、三弦、扬琴、喉管等多种民族乐器,熟悉粤剧的许多曲调。1935年毕业后就读于广州大学政治系。1937年春,梁寒光和一些进步青年开展抗日宣传演出,从事抗日救亡活动,通经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介绍,到延安学习和工作。1938年,梁寒光加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作曲,后又在冼星海主办的音乐高级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1941年开始,他先后担任延安部队艺术学校、延安中央管弦乐队教员。在此期间,他采用陕北民歌编写了一些民族器乐曲,并将一些广东乐曲如《昭君怨》等进行对位化多声部的改编;还创作了反对日寇诱降政策的《别上当》等歌曲。其后,梁寒光在延安保安文工团任音乐教员时,又写了《生产大秧歌》《扭起秧歌打起鼓》《马家沟风光》《延安修飞机场》等歌曲和《冯光歧除奸》等秧歌剧;在苏联红军打垮希特勒进军柏林时,他写了《红军万岁》,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1944年,梁寒光获得了“延安模范文艺工作者”的称号。曾任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宣传队音乐教员。
1945年,他奉调到华北联防政治部宣传队工作期间,创作了民族器乐曲《宝塔山》及《反对内战》《保卫解放区》等独唱、合唱歌曲。1946年初,调往新成立的延安中央管弦乐团任教育科长兼合唱指挥,并写出了《自卫战歌》《一个巴掌遮不住太阳》《争取民主自由》等歌曲,并与紫光合写《兰花花》四幕八场大型歌剧,还为各演出歌曲配管乐伴奏。1948年,梁寒光创作并演出了单管弦乐曲《人民的西北》(又名《陕北风光》)。
1949年初,梁寒光写了歌曲《胜利舞歌》《欢迎领袖毛泽东》,这是作为解放北京入城式对唱的两首歌。北京解放后,建立“华北人民艺术剧院”,梁寒光担任该院音乐部主任。这时,他创作了小提琴独奏曲《对花》《赤叶河》,在北京上演。1950年创作了大型歌剧《王贵与李香香》,该剧是根据著名诗人李季的同名长诗,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写成的,首次运用民族音乐语言同西洋歌剧中宣叙调的手法和咏叹调,为我国新歌剧音乐的发展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该剧在一周年的国庆节公演。公演后,轰动中外,受到广泛的赞扬。
1981年,梁寒光调任广州音乐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84年夏天,梁寒光调往深圳特区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会长(主席)兼深圳乐团顾问,写下《月下的思念》《吹吧!祖国的风》《特区,祖国的骏马》等歌曲20多首。
张棣昌的人生进了一个新天地,音乐的创作之路也从此时此地出发。爱国、救国、建国的心灵,化作了他的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他每一部作品,无不打下无法磨灭的时代情感的烙印。
张棣昌
(1918—1990年),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棣昌,广东梅州人,中国电影音乐家、作曲家。
张棣昌两岁时随父母侨居印度尼西亚。1932 年怀着“为战胜日寇、为祖国富强而捐躯的抱负”,经香港、广州、上海,到达南京,又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在南京,他先后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南京国立体育专科学校。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进步同学的帮助下,张棣昌投奔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3月被保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冬调八路军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队任音乐教员兼政治教导队文娱教员。
1939年张棣昌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从此,张棣昌的人生进了一个新天地,音乐的创作之路也从此时此地出发。爱国、救国、建国的心灵,化作了他的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他每一部作品,无不打下无法磨灭的时代情感的烙印。
1940年以来,张棣昌创作了歌曲《八路军留守兵团歌》《撵走美国琅》《反对内战》《运军粮》《我们高举鲁迅的战旗》、联唱《铁树开花》、秧歌剧《全家光荣》等百余首,其中《八路军留守兵团歌》在八路军中一举成名。1948年,张棣昌被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首任作曲组组长,开启了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电影音乐创作之路,成为新中国电影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电影音乐界一个时代性的代表人物。
从1948年到1980年,张棣昌创作了27部电影音乐作品,其中5部是电影纪录片:《最后战役》(与黄淮合作)《东北三年》《北平入城式》《大丰收》《光辉的道路》,22部是电影故事片:《回到自己的队伍》(与吴因、巩志伟合作)《赵一曼》《保卫胜利果实》《丰收》《土地》《伤疤的故事》《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试航》《红孩子》《党的女儿》《战火中的青春》《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冬梅》《甲午风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独立大队》《伐木人》《艳阳天》(与全如玢合作)《金光大道》《山村新人》(与高凤合作)《春眠不觉晓》。
张棣昌给电影《赵一曼》创作的插曲。
在张棣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包括《神秘的旅伴》插曲《缅桂花开十里香》,《红孩子》插曲《共产儿童团团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幸福不会从天降》《人说山西好风光》,《党的女儿》插曲《兴国山歌》,《艳阳天》插曲《群雁高飞头雁领》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为当时流行传唱,而且至今仍广为传唱。尤为突出的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家喻户晓。
1943年秋东江纵队成立前夕,与总队军政干校教育长林鹗合作创作《东江纵队之歌》,此歌在部队流传后被广大指战员公认为东江纵队队歌。194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这只队伍命名为“东江纵队”,并向全世界宣布这个部队的存在,由此载入史册。
史野
(1921—2019年),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史野,原名蔡史野,祖籍广东澄海。
1938年,史野参加了“澄海青年抗敌同志会”(我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在中国香港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41年5月,史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奉命由中国香港转至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参加武装斗争。
在东江纵队正式成立之前,史野已经参加了由曾生任总队长的广东人民抗击总队,在珠江流域活动。那时,这支队伍没有正规武器、没有统一服装,唯一的标志是一种竹帽。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华南地区打了不少漂亮仗。由于没有番号,这支队伍经常与国民党发生摩擦。1943年秋东江纵队成立前夕,与总队军政干校教育长林鹗合作创作《东江纵队之歌》,此歌在部队流传后被广大指战员公认为东江纵队队歌。194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这支队伍命名为“东江纵队”,并向全世界宣布这个部队的存在,由此载入史册。
东江纵队的成立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出墙报、印发报纸,召开成立大会,需要用歌声营造气氛、鼓舞斗志。那时,还没有国歌,用八路军的军歌也不合适。当时部队里没有专业作家,史野作为文艺爱好者,当时在部队是搞政治工作,是文艺骨干,平时也创作了一些歌曲,大家一致推荐史野为东江纵队成立写首歌。“那些日子,我做梦都在哼歌。”后来,曲作出来了,军事学院的军政教育长林鹗作词,在东江纵队成立大会上唱了,还刊登在部队机关报上。因为这首歌曲反映了部队的战斗风貌和战士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广大指战员的真切想法,所以很快就在部队中传唱开来。部队到什么地方就唱到什么地方。后来这首歌成为了东江纵队队歌。直至1983年,为庆祝东江纵队成立40周年,对这首歌重新进行了和声、器乐的编配,由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演唱。
抗日战争时期,史野历任东江纵队政治部宣传干事、青年干部训练班政治指导员、班主任;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史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野和第三野战军两广纵队文工团团长。在莱芜、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中率团深入作战部队做火线鼓动工作,并在淮海战役的紧急关头奉纵队司令员曾生之命直接投入徐南阻击战卢村寨战斗,表现出色,除本人立二等功及三等功各一次外,全团上下人人立功受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文工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广东戏剧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195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三级自由独立勋章及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91年离休后,史野被广东省委宣传部聘任为广东文艺界咨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