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者乐山

2021-07-12阿莹

中国书画 2021年6期
关键词:画派纸本华山

◇ 阿莹

《论语》记载,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个钟情于山水的人,其心胸必是豁达宽厚的。何海霞终其一生都在揣摩山之奥妙,年轻时他曾追随张大千在横断山脉里体会了山之峻美,中年时又入陕在秦岭里挖掘山之精髓,晚年回到京城,思想却依旧在华山脚下徘徊,终于悟出了山之神韵,搅动了一片苍翠的天地。何海霞一辈子都徘徊在峰峦叠嶂里,无疑是一位仁者了。

我是在何海霞晚年的时候,在北京双榆树的公寓里见到先生的。那幢青灰砖楼离繁华闹市并不遥远,听那名字就像坐落在山坳里的一处驿站。当时先生坐在一把工作椅上,听来者讲西安的今昔往事,脸上淡淡的静静的,犹如山涧里的修行人一般微笑着。他显然对来自古城的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见人关注裱挂在墙上的张大千信札,便拿起四指宽的排笔,在墨汁里蘸了一下,便刷刷地画了一片山峦,又操细笔影影绰绰地勾了一处山居,题款为“深山藏古寺”。先生笑笑,指着画说,这就是华山脚下。看来老人家人进了京城,心还在秦岭大山里呢!

人们都知道先生酷爱华山,一生大概创作过几百幅华山图画,春夏秋冬,俯仰之间,不同的季节呈现了不同的韵味,显然大秦岭里的华山蕴含着先生的审美,也当是先生内心的精神寄托。似乎宋代范宽的行旅就始终在秦岭山脉里徜徉,当年的何海霞也对华山有神祇般的崇拜,充满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他多次说:“西岳华山以其险峻、挺拔、雄奇而著称于世,是祖国西部一朵永开不败的奇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骄傲。”显然,巍峨的华山赋予了先生源源不绝的灵感,也赋予了长安画派浑厚的山水内涵,开辟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条新路径。也就是说,何海霞应该是在秦岭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山水精神的,这也是先生笔下琳琅满目的华山图景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如今也有很多画家喜欢在华山脚下支起画架,把西峰描绘得惟妙惟肖,但大多让人感到刻板呆滞,缺少涌动的活力,而先生笔下的华山会把人的情绪调动起来,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把人心牢牢地罩住,使人不仅能感觉到画家个性的张扬,更可以领悟中华民族团结奋起的力量。而这种壮美催人的奥妙,是先生在华山苦苦寻觅的神韵,也是先生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国的古典山水画画家,大都喜欢闲情逸致,或是孤芳自赏,表现的是山涧的优雅以及远离尘世喧嚣的孤傲,而何海霞始终在揣摩山水间内在的精神,挖掘华山波澜壮阔的韵律,使静止的山峦充满了生命的灵动。当然,这也是长安画派所推崇的方向,而何海霞无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何海霞 江山如此多娇 54cm×90cm 纸本设色 1971年

你看,何海霞晚年进京后,很多重要场馆喜欢请他去作画,就是看中了他的画里蕴含着的那种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当时,我们国家经历了十年浩劫,百废待兴,不屈不挠的人民开始了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沸腾的生活显然激起了老画家的共鸣,下笔便如神助一般,潇洒豪迈,纵横捭阖,将祖国的壮美河山尽收笔底,抒发了一位艺术家对人民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里最集中的就是以华山为中心的创作了,可以说何海霞不仅是在描绘华山之美景,还是在赞美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一宏大的主题几乎贯穿了先生一生的追求!

如今,何老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目睹这些华山图画,依然能够感觉到那种气场,那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就是杰出作品给人的启示!人民大会堂的那幅《华岳雄姿》让人望之惊叹,浓绿的山脊拔地而起,昂首穿云,耸立山间,一道金碧缓缓勾勒出奇绝的苍龙岭,犹如打出的一个惊叹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祖国走过了狂风,走过了暴雨,一幅壮丽的美景出现了,一个民族的梦想如青绿金碧般灿烂辉煌起来!我注意到何海霞还有大量的山水画作品,比如那幅《大地一统锦绣山》,当是在表现祖国山河的神采气象,但仔细阅读就知道先生描写的依然是以华山为核心的秦岭山脉,显然秦岭的山水已渗透到先生的骨髓里了。目睹此般巨作,我们怎能不为祖国的今天和明天而骄傲呢?怎能不激起我们为之奋斗的激情呢?

何海霞 华山飞雪 138cm×68cm 纸本设色

何海霞 泼彩云山 97cm×47cm 纸本设色 1992年

如今人们在谈论何海霞的作品时,常常感叹其传统笔墨扎实,好像先生摹古的功力了得,其实这可能是一个误解。纵观何老的创作,特别是进入陕西之后的漫长岁月,没有一幅创作是古画的翻版,全都是在融会贯通了先辈的绘画技法后所开启的一条创新的山水路径。曾有一位著名画家评价,“何海霞把传统画法旧貌变新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现风格”。实际上,正如先生自述,“我在时时探索中失去传统,又丰富着传统”,直将传统的青绿山水画创作带进了一个全新天地。似乎没有哪位画家会这么执着地迷恋上一种色彩终身未变的。先生偏爱的这种青绿山水,是大地的肌理,是披上绿装的本色,也是一种饱含着青春活力的表象。这种色调当与他对山之精神的认识密切相关,也早已走出了院体画画家的眼界,使之在新时期焕发了青春气象,形成了独特的山水风格。君不见在许多宏大场馆里,只要挂有何海霞的作品便会让人眼前一亮,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咸阳机场的接待大厅有一幅先生的《华山图》,山耸昂扬,肌理深邃,云蒸霞蔚,春意盎然,好多人喜欢在画下留影,当是华山的笔墨气场征服了大家的内心吧!

何海霞有过旷野写生的经历,这可能是长安画派给予先生的一份最珍贵的纪念,当然也是他对长安画派的一个突出贡献。尽管先生返京后感觉长安画派的技法对自己创作有束缚,但是长达三十年的浸染,使他对长安同人的追求烂熟于心,当年也创作了《陕南第一炉》《三门峡工地》等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品。后来当先生走向了浪漫的山水世界,笔墨间依然留有浓郁的现实写生的痕迹,线条硬朗,具象有物,呈现的是真实的现实景状,这完全有别于自宋以来的山水创作。古人笔下的山水往往是内心意象的表现,具体描绘的是哪个对象,往往需要根据画家的题款来辨识。而何海霞墨之有物,华山就是华山,秦岭就是秦岭,任谁去阅读也不会走眼。正如先生自己所总结的,“我更强调线,强调轮廓,强调结构”,而这个“强调”,恰恰是写生所带来的成效,且让先生与老师张大千拉开了距离,从而成就了这位艺海跋涉者,不但被冠上山水画大师的头衔,也奠定了他在长安画派中的中坚位置,这也许是连画家自己也没想到的命运使然吧。这里有一首先生自撰的诗:“抱有雄心壮太华,不畏酷热肯攀登。日照千峰呈万状,夺目苍翠龙蛇惊。自知技穷难描写,试以水墨浑交溶(融)。泼色刷青金碧灿,中西合璧画乃成。”这,其实就是何海霞的艺术宣言!

这似乎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生经历的每一段艰苦的磨砺,都不会是徒劳的,都会在以后的岁月里顽强地表现出来。仁者何海霞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何海霞 华岳之巅 139cm×69cm 纸本设色 1996年

何海霞 作镇西岳一华山 68cm×136cm 纸本设色 1987年

猜你喜欢

画派纸本华山
张睿作品
韩景燕作品集
《岩高千尺虎》
咏华山
长安画派应有时代尊严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陈芳桂艺术作品
立体画派
华山旅店盗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