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文徵明《云山图》及诗作

2021-07-12蔡春旭

中国书画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徵明云山书法

◇ 蔡春旭

近人马宗霍有云:“帖学大行,故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1〕就传世书迹而言,精于行草的明代书家众多,而历来备受推服者一般有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1470—1559)、董其昌(1555—1636)等。祝允明长文徵明十岁,二人并称名家,祝氏早逝,苏州人遂以文徵明为善书者。文徵明晚年自知书艺不敌祝氏,自谓于“无佛处称尊”〔2〕。实际上,祝、文书法各有短长,詹景凤(1528—1602)的评价较为公允:

祝希哲有书家之才,而学缺精纯闲适之致,又粗气未尽除,乃趣自超,则以才得之。文徵仲有书家之学,而才未充拓,拘拘简牍,既被法维絷,又被时代压伏,无能自振,然意致闲雅,韬敛精气,入于深厚,视祝蕴籍为多,则以人得之。〔3〕

要之,祝允明的书法有野气,而文徵明的字气息醇雅,更得众人喜爱。文徵明中年时在北京翰林院从官三载,辞官后于1527年初回到家乡苏州,令人景仰的德行、卓越的诗书画才艺、众多的门生弟子以及寿登耄耋,成就了他晚年的社会声望,以致地方上对其书法的追捧与临学渐成风气,松江莫是龙(1539—1587)遂有“吴中皆文氏一笔书”之诮〔4〕。

文徵明在书法上五体皆善,小楷和行草是其成就最高的两项。《停云馆帖》第十二卷于文氏去世次年刊刻完成,收录的两件代表作就是小楷临《黄庭经》与行草书《西苑诗》(图1)。这即便不是文徵明的本意,也是旁人(文氏家人)眼中其典型的艺术形象。文氏的小楷不需多言,明人曾给予极高的评价。本文欲谈近墨堂所藏文徵明《云山图及诗作》,诗卷为行草书,故仅论文氏书法之一端。

图1 -1 [明]文徵明 小楷临黄庭经(局部)取自《停云馆帖》卷十二

图1 -2 [明]文徵明 行草书西苑诗(局部)取自《停云馆帖》卷十二

《云山图及诗作》由数部分组成:引首为无锡文人王问(1497—1576)所书“清玩”二大字,下笔大胆,颇有文氏门人陈淳(1483—1544)的风范;画心为一段米氏云山,笔墨滋润而生动,与书卷所用纸张同为洒金笺,二者高度一致,且画幅右上角有朱文方印“黄”,这方印同样出现在拖尾黄云题跋引首处,由此可以推断,书画俱为黄云所请,但内容上并无具体的关联;画卷之后即书卷,文徵明录自作诗歌23首,除《次韵谢方日升见过》外,其余均见《甫田集》,文辞或有不同。文集中信息往往更全,可以对照阅读,如书卷第一首作《秋夜怀友二首》,文集作《秋夜怀昌国二首》〔5〕,昌国即徐祯卿(1479—1511);拖尾则有黄云(1508)、王世贞(1570)、毕懋康(1633)、李孙宸(1634)题跋。尽管这卷书画提供的信息不是很丰富,但在细读其书法之前,我们还是可以考察一下它的上款人黄云和创作脉络。

文徵明(此时尚名文壁,字徵明,而后改字为名,更字徵仲)款识云:

博士丹岩先生以素卷命书鄙作,诗既不佳,字复无法,深愧来辱之意,然或庶几可以因是请教,故亦不得自掩其丑也。丙戌(二字点去)戊辰(1508)五月,衡山文壁记。

丹岩先生即昆山人黄云〔6〕,其较为详细的传记见《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三十:

黄云,字应龙,太常卿子澄曾孙。子澄原籍分宜,当靖难,师入京,时率妻子微服,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姚)善印造黄册,编其子籍昆山,子澄殉节,后其季子泽字彥辉壻于张,即云祖也。云少从沈鲁游,家贫好学,尝就藏书家借录卷帙甫毕,心口了然。凡刑名、钱穀、水利、算数、军旅、仪制无不究心,期为有用之学。宏(弘)治中以贡授瑞州训导,尝廷谒,监司耻之,辄欲解组去,时邵宝为提学、刘玑为郡守,皆待以殊礼,屡慰留之。丁外难归,遂绝意仕进。(黄)云为文得眉山遗意,一时碑版之作以出其手为重,然非其好,终不与。喜奖成豪彥,训饬子弟,恐不相尽。而性方严,见后生辈冠履不率,或谈笑喧阗,辄瞪目叱视。顾鼎臣既官宫寮,(黄)云遗书勉之谓:“台阁储材,须饫经纶大略于天下事,乃克有济。世俗豪华,易至消歇,必以正法眼看破。某见寻常陷溺者滔滔,故特相饬冀铭座侧为戒也。”年七十余卒。〔7〕

这里据其他资料还可以作些补充:黄云祖上为林屋山人,后迁至昆山〔8〕;他又号圆峤居士〔9〕;著有《丹岩文集》十卷行于世〔10〕;《昆山人物志》云黄云“文宗坡老(苏轼),书法山谷(黄庭坚),皆为时所重”〔11〕,其书法除了学习黄庭坚(图2),还取法颜真卿〔12〕,今天能够在一些书画中见到他的题诗/题跋〔13〕,结体和笔意有时亦类于苏轼。《云山图及诗作》上的黄云题跋用笔老道,虚实相映,间架正有苏、黄意趣。

黄云雅好书画收藏。正德年间撰写过一部《书画史》,叙一百四十年中能书者三百余人〔14〕。都穆《寓意编》记载其藏有南宋吴说游丝书、宋高宗《赐岳武穆手诏》、金显宗《雨竹》〔15〕,另见诸著录的有《长史朱公行状墓志铭挽辞》〔16〕和虞允文手帖〔17〕。正德庚午(1510),黄云携所藏巨然《庐山图》请文徵明赏鉴,文氏赋诗云:“筠阳文学倦官职,十年归来四壁立。探囊大笑得片纸,不啻琼珠加什袭。”〔18〕黄云退官后生活窘迫,但不改其癖。文徵明亦有书画癖,两人因此趣味相投。

文徵明和黄云之间有相当多的诗画往来。黄云尤爱文徵明之画,屡有请托。其中一张画没有题诗,黄云自题其端,复请文徵明赋诗,前后相距十六年,文氏诗云:

尺楮回看十六年,残丹剥粉故依然。得君品裁知增重,顾我聪明不及前。小艇沿流吟落日,碧山浮玉涨晴烟。诗中真境何容赘?聊续当年未了缘。〔19〕

此外,文徵明曾赠以《金焦落照图》〔20〕,又以赵孟頫画法为其作山水小幅〔21〕,大概因此黄云赠诗有“仙史若修堪补阙,萧闲合住水晶宫”之句,文徵明在感愧之余亦有答赠〔22〕。

回归《云山图及诗作》本卷,文徵明为何要在诗卷前画一幅云山呢?黄小峰指出,14世纪的云山图可以用来表达对同僚的离情、对父母的孝思、对出仕之前的故乡隐居生活的向往等含义,不过这些含义至明中叶逐渐消失,云山图成为一种仿古样式〔23〕。事实恐怕不尽然,云山图在吴门画家笔下仍然会被寄寓某些特殊含义。正德戊辰(1508)三月十日,文徵明与朱凯(?—1512)、唐寅(1470—1524)、吴奕集于竹堂寺,唐寅与僧人古石师“参问不已”,文氏感慨自己对佛理一无所知,遂画云山一轴作纪念此事,此处的云山似与禅机相关,故朱凯诗云:“我爱云闲自来往,老僧心定笑云忙。倏焉散去山亦静,云意僧心俱两忘。”〔24〕(图3)次年,友人朱应登自南京户部主事升延平知府,文徵明画《剑浦春云图》为赠,以系千里之思,此画虽非米氏云山画法,但是运用“云”的意象表达赠别之情,并无二致〔25〕。文徵明画云山送给黄云或许也在表露怀友之心。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文人给朋友写录近作,兼有简讯近况之意,近墨堂所藏此卷可作如是观。

吴门文人普遍天才早慧,文徵明则属于晚成型人物,他早年的形象甚至是笨拙的。文嘉(1499—1582)《先君行略》记载:“(文徵明)少时,外若不慧。”〔26〕王世贞则说,文徵明八九岁时说话仍不甚清楚〔27〕。他早年字不佳,初游郡学,发愤学书,不与诸生嬉闹,每日临写《千字文》十本,书遂大进〔28〕。今天看来,文徵明的书法在35岁以后方渐有起色,60岁前后个人风格才步入成熟,其成功全凭后天的努力。而祝允明“弱冠即负诗书之名”〔29〕,唐寅、王宠(1494—1533)等人皆才华早露,艺术发展轨迹与文氏不同。

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徵明这件早期书作的艺术特色,我们需要回顾文徵明行草书书风的变化历程。文徵明40岁之前的字用笔稚嫩,结体倾斜,似乎其手腕对毛笔的控制不够有力,章法上的处理也不够稳妥(图4)。40岁前后,文徵明的结字开始变得精巧、规整,尽管用笔不够成熟,但可以看得出来,他在《怀仁集王圣教序》上花了不少功夫,代表性的作品是书于1514年的《悟阳子诗序》(辽宁省博物馆藏,图5),用笔轻松,结构稳妥,气质内敛,显露出一定的风格。经过多年的实践,文徵明的行草书风格在50岁以后基本成形。翁万戈旧藏文徵明《家书九封》(1523,波士顿美术馆藏,图6)因是信札,写得较为潇洒,可以看出其不凡的功力。60岁以后步入成熟,结字体势趋于平稳,向左倾斜的程度不如之前陡峭。其晚年风格的作品最为多见,如《行草书千字文》(1529,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且适园后记》(1540,私人藏,图7)等,均是精美之作,所不足者唯有些拘谨,故詹景凤有云:“(文徵明)行虽拘拘,乃无一笔不是功深力到,亦时有潇洒出尘者。”〔30〕“潇洒出尘者”大概指信札之类。文徵明最后三十年的书风非常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偶尔因为身体状况不佳,笔下显露老态。文徵明在八九十岁时仍然保持着很高的书写水平,去世前一年所书《行草书北山移文》(1558,私人藏,图8)笔下几乎没有倦色,无外乎外界视他为人瑞。总体而言,文徵明的行草书前后风格发展脉络清晰,没有起伏或剧变,某些结字特点、用笔习惯在三四十岁时已经形成。

文徵明《云山图及诗作》书法篇幅甚巨,我们得以仔细观察其早期行草书的特点和师承来源。文嘉《先君行略》云:“(文徵明)少拙于书,遂刻意临学。始亦规模宋、元之撰,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31〕透露出文徵明早年的取法并不高古,“宋”指苏轼—父亲文林(1445—1499)和老师吴宽(1435—1504)都钟情于苏字,而“元”指赵孟頫和康里巎巎。

图2 [明]黄云 跋唐寅《南游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3 [明]文徵明 云山图轴 山本悌二郎旧藏

图4 [明]文徵明《信札》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5 [明]文徵明 悟阳子诗序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6 [明]文徵明 家书九封 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7 [明]文徵明 且适园后记 私人藏

文林藏有赵孟頫《临智永真草千文》,吴宽跋云:“古今人书千文甚多,如赵魏公(赵孟頫)此卷尤秀润可贵者……此卷初为临海叶夷仲惠仲之物,今文太仆宗儒(文林)得之。太仆之子壁好文而能书,必有以识其妙矣。”〔32〕有学者认为,文徵明早年每日临习的《千字文》可能就是这件家藏〔33〕。文嘉也说,文徵明平生雅慕赵孟頫,每事多师之〔34〕。故其书法取法赵氏并不意外,《云山图及诗作》流美圆转的用笔中就可以看到赵字的影子。文林的字也得赵氏法乳(图9)〔35〕,文徵明和父亲一脉相承。

文徵明早期书法呈右耸之势,字形偏长,这一方面和写字习惯有关,一方面受到康里巎巎的影响。弘治庚申(1500),文徵明借沈云鸿(1450—1502)所藏康里巎巎三帖看了数月,题跋中高度评价康里氏书法天真烂漫、不落蹊径,又谓:“康里子山虽稍后出,而其名实与吴兴(赵孟頫)相埒,渔阳(鲜于枢)、巴西(邓文原)不论也。”〔36〕如果将文氏《云山图及诗作》和康里巎巎的书作《行草三段卷》《草书述张旭笔法记卷》(故宫博物院藏)、《致彦中札》(《停云馆帖》卷九,图10)等作品相较,不难看出两者体势上的相似。而且,文徵明和康里巎巎一样,喜欢以章草的磔笔收尾,或是末笔迅疾甩出,以达到将笔势发尽的效果。所以谢肇淛(1567—1624)说:“文徵仲得笔法于巎子山,而参以松雪(赵孟頫)。”〔37〕

和康里巎巎书法呈现圆势不同,文徵明的书法体态多方,显示出来自《怀仁集王圣教序》的影响(图11),何良俊和王世贞皆曾指出这一点〔38〕。文徵明生活的吴门地区是书画收藏的重镇,他积极参与鉴藏活动,见识广博,在学书上亦博采众长。我们在《云山图及诗作》中可以看到几笔米芾和苏轼的书法形态。何良俊说文徵明是“集书家之大成者”〔39〕洵非虚语。

近墨堂所藏这卷书法写于文徵明39岁之际,其时书风尚不成熟,所以他对黄云坦白说:“诗既不佳,字复无法,深愧来辱之意。”不过在收藏者王世贞看来,此卷的好处就在于生涩:“书法圆熟,翩翩出晋人,比之晚年笔,少骨而多韵。”所谓“少骨”,指字体结构不如文氏成熟期的书作精巧,有些轻滑、嫩弱、空疏的写法甚至可以说是败笔,但因此而体态多样,别具姿色,不像成熟时期的书作结字千篇一律。赵宧光(1559—1625)认为文徵明的书法太“端”,“一于端则时”〔40〕,也就是有俗气。文徵明晚年书法结字、布局太板的问题时常遭人诟病。孙鑛(1543—1613)敏锐地指出,因为文氏“用行法作草”,加之“一律乏诸变态”〔41〕,所以法度有余,神化不足。相比而言,《云山图及诗作》生意具足,轻快中透着灵气。而且由于洒金笺的光洁,很好地呈现了墨色的浓淡变化,使整卷作品增色。

黄云后人不能守藏先辈遗物,王世贞遂以厚直购得此卷,著录于《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三十八〔42〕。题跋墨迹与刻本有数字不同,且留有落款时间为隆庆庚午(1570)三月。《云山图及诗作》卷内钤有王世贞鉴藏印“元美”(朱)、“贞元”(朱文连珠)、“有明王氏图书之印”(白)、“太仆寺印”(朱)、“抚治郧阳等处关防”(朱),毕懋康据此认为这是王世贞“宦辙所至,常携以自随者,其宝爱可知”。王世贞是16世纪的文坛巨擘,也是苏州地区的重要藏家之一。据黄朋统计,王世贞所藏书画数量十分庞大,但现存世者寥寥可数,文徵明《云山图及诗作》因此而宝贵〔43〕。拖尾题跋者毕懋康、李孙宸皆为晚明进士。毕懋康,字孟侯,歙人,万历戊戌(1598)进士,以中书舍人授御史,《明史》有传〔44〕。李孙宸(1579—1634),字伯襄,香山人,万历癸丑(161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建霞楼集》〔45〕。毕字类董其昌,李字有祝允明风貌,皆有可观,二人书迹不多见。毕懋康一跋为同年进士御史大夫唐世济所作,唐世济,字美承,号存忆,浙江乌程人〔46〕。这卷书画在明代就一直被人珍视,能够完好地流传于今并非偶然。

图8 [明]文徵明 行草书北山移文 私人藏

图9 [明]文林 题刘珏天池图 天津博物馆藏

[明]文徵明 云山图及自书诗 29.8cm×181cm 纸本设色 1508年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钤印:徵明(白) 悟言室印(白)

[明]文徵明 云山图自书诗 29.8cm×620.7cm 纸本 1508年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释文:《秋夜怀友二首》。初秋雨时霁,夕景敛炎疴。蹑屐遵广除,矫首睇明河。白露浣衣带,商衅振庭柯。缟月升云关,照我墙东阿。故人不得将,良夜空婆娑。非无一尊酒,顾影当奈何。阴虫抱莎啼,秋风在庭户。微凉逗短葛,月出照团露。惊禽飞漠漠,顾见庭中树。柔枝日以踈,安能共迟暮。人生岂独坚,坐阅衡杓度。忧来搔短发,衰薄已堪数。《感兴一首》。婉婉年(点去)岁年谢,霜雪凄以繁。崇寒集枯条,朝华不复存。幽人眷迟暮,静息藏晏温。春风日夕至,吹绿墙下根。气根(点去)机无代谢,焉知松桧尊。《陈氏西池纳凉》。朱云釁天汉,金乌朗炎曦。方夏苦埃郁,言遵芳圃嬉。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池。微凉度鲜飙,浅碧漾寒漪。短藻翻鳞鬣,闻渚集凫鹭。流日落翔泳,游情寓篇词。愿言领幽意,况复酬心知。坐抚景光寂,还怜车马稀。消摇极瞻讽,旦书不知疲。畴能均凉燠,无为居所移。《春日西斋对酒示陈淳》。西斋掩晴书,有客过我逰。揽衣起速客,一咲散清愁。新声丽屋角,碧草被高丘。涉春始三旬,已觉气变柔。行看换朱白,清阴覆墙头。青春来何易,白日去何遒。愿言惜白日,努力继前修。芳樽浮浊醪,短案登肴羞。客情方眷眷,我意亦稠缪。稠缪何所为,薄言气相投。顾兹一日长,屈置门生俦。浅薄晚无闻,奚以应子求。三年守残经,一举不能谋。岂曰属时命,要是业未优。业至名自成,德渊心日休。勋猷贵乘时,少壮靡迟留。德荒学不讲,吾与子同忧。《题画赠吴次明,效东坡》。穷巷十日雨,泥深断来客。西斋午梦破,跫然识高屐。启户延故人,一笑慰乖隔。闲窗设香茗,短榻散书册。涉笔写沧洲,居然见泉石。春山正沉沉,春雨犹脉脉。蜜竹晓低迷,弱云晚狼藉。挟盖缘高冈,貌子独行迹。子迹良已奇,吾意无乃剧。吾生雅事此,亦颇自珍惜。愿为识者画,不受俗子迫。惟君鉴赏家,心嗜口不索。吾君(点去)终不君靳,不索翻自获。君能用君法,吾自适吾适。当吾得意时,知否初未择。偶落好事手,便谓能入格。余人惟和声,遂使虚名吓。虽得知已怜,颇遭遗者责。谁云兴致高,正坐能事厄。几欲谢胶铅,就中有深癖。我癖君更甚,收此顾何益。君言有妙理,意自不能释。我画惜如金,君藏慎于璧。好画与好藏,同是为物役。《人日停云馆小集》。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余寒宿敝帷。寂莫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春寒》。十日春寒拥袄袍,帘帏漠漠与风镳(点去)鏖。疏篱雪伴如相待,落月梅魂大费招。寂莫灯宵犹病在,蹉跎花信转阴骄。芳情兀兀惟凭醉,却是愁多酒易消。《夏日雨后即事》。瓦溜初乾旭日高,苔花晕壁草齐腰。一番秾绿催朱夏,昨夜新波失断桥。积雨情怀浑欲病,乍喧衣着最难调。西斋睡起都无事,时有幽禽破寂寥。《陈以可饷蟹,书至而蟹不达》。远劳郭索到茅堂,只把空缄字亦香。湖上人家新起断,霜高时节已输芒。劝飧惭愧双螯雪,对酒垂涎塞壳黄。应是书生近来俗,故教风味属邻墙。《雪夜郑太吉遗慧泉》有客遥分第二泉,分明身在慧山前。两年不挹松风面,百里初回雪夜船。青篘小壶冰共裹,寒灯新茗月同煎。洛阳空说曾驰传,不信缄来味尚全。《是夜勺泉试吴大本所寄阳羡茶》。醉思云乳不能眠,活火砂瓶夜自煎。白绢旋开阳羡月,竹符新调慧山泉。地罐残雪贫陶谷,破屋清风病玉川。莫道年来尘满腹,小窗寒梦已醒然。《府公平海诗》。海岛愚民偶震惊,使君望重自长城。鱼游鼎釜终成困,禽在田原利有征。谁以茧丝烦尹铎,却缘烽火识真卿。老农更不忧年旱,昨日天河洗甲兵(时久旱得雨)。《谢宜兴吴大本寄茶》。小印轻囊远寄遗,故人珍重手亲题。煖含烟雨开封润,翠展枪旗出焙齐。片月分明逢谏议,春风仿佛在荆溪。松根自汲山泉煮,一洗诗肠万斛泥。《承大本过访》。淮水西风别十年,铜官离墨梦魂间。空收书札何如面,无那相逢便奈还。石井裹茶虚夜月,太湖落日见秋山。明年倘得寻翁去,傅语溪堂莫掩关。《次韵谢方日升见过》。底事柴门忽有光,朝来使节久回翔。已甘瓦砾居人后,终媿蒹葭在玉傍。落日殷勤歌伐木,秋风感慨说干将。也知靡盐淹行壮,百里怀归只自伤。《以可为余治小室于屋西,余题日假息庵》。剪棘依垣小筑居,短檐横启纸窗虚。造门已惯非缘竹,据案相忘况有书。徐孺每劳悬木榻,陶潜何必爱吾庐。从今更不论宾主,一半幽闲已属余。《与家兄徵静夜话有感》。虚堂漠漠夜将分,黯黯深愁细语真。零落尚怜门户在,艰难谁似弟兄亲。扫床重听灯前雨,把酒惊看梦里人。从此水边松下去,但求无事不妨贫。《谢永嘉赵君泽寄兰》。草堂安得有琳琅,傍案漪兰奕叶光。千里故人劳解珮,一窗幽意自生香。梦回凉月瓯江远,思入秋风楚畹长。渐久不闻余馥在,始知身境两相忘。《温兰为陈淳借去不还》。误遣幽芳别主翁,归踪寂莫小庭空。美人自被铅华累,君子应怜臭味同。结珮谁家摇夜月,返魂无路托秋风。也知尤物非吾有,却诵离骚似梦中。《金陵》。钟山日上紫烟生(点去)收,金阙参差万瓦流。帝业千年浮王气,都城百雉隐高秋。声华谁觅乌衣巷,形胜空吟白鹭洲。回首壮游心未已,西风策马看吴钩。《秋日竹堂寺作》。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闲情坐有僧。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媲未能(李范庵、吴文定皆尝憩此。《咏玉兰花》。孤根疑自木兰堂,怪得人呼作女郎。绕砌春风怜谢傅,一天明月梦唐昌。冷魂未放清香浅,深院谁窥缟袂长。漫说辛夷有瓜葛,后开应是愧秾妆。博士丹严先生以素卷命书鄙作,诗既不佳,字复无法,深愧来辱之意。然或庶几可以因是请教,故亦不得自揜其丑也。丙(点去)戊辰五月,衡山文壁记。

钤印:徵明(白) 悟言室印(白) 文徵明印(白) 文壁印(白)

[明]董其昌 乐志论及杂临 24cm×15.2cm 纸本 1611年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释文:《乐志论》(略)。辛卯(点去)亥八月十有九日雨窗书,董其昌。沈商丞归思甚急,运笔如飞,不能详谨,以为学《圣教序》,谁能信者?其昌又题。行穰,九人至不各(点去) 佳(点去),大都尚佳。右军。仆无由奔赴,但有。秋月正中看尽夜,野云散去落河山。山谷。扬清歌,发妙舞,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苧停渌水,寒(点去)长袖拂面为君起。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太白。元章书。是日雨势如注,商。

钤印:董其昌印(白) 太史氏(白)

鉴藏印:醉梦间(白) 忠信堂曲(朱) 小小脉望馆(白) 霄钦共赏(朱) 求是(朱) 享斋(朱) 赵德毅印(白)东严居士赵德恒印(白) 霄霄所藏(朱) 补过斋(朱) 行健(朱) 行健(朱) 秋月冰壶(白) 古香(白)退修斋所藏金石书画章(朱) 林霄鉴赏(朱) 小小脉望馆鉴藏(朱)

[明]文徵明 友梅图及中秋诗 30.2cm×229.2cm 纸本墨笔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款识: 徵明为友梅作。《八月十四夜对月有作》。月近中秋夜有辉,幽人恋月卧迟迟。及时光景宁须满,明日阴晴不可期。清影一帘金琐碎,凉声何处玉参差。酒阑无限怀人意,都在庭前桂树枝。《十五夜》。银汉无声夜正中,十分秋色小楼东。空瞻朗月思玄度,谁有高怀似庾公。把酒金波浮桂树,卷帘清露滴梧桐。碧云何处人如(玉),惆怅东阑一笛风。《十六夜》。入眼冰轮积渐摧,白头顾影重徘徊。极知物理盈当缺,自惜流年去不来。蟋蟀早将寒气至,芙蓉都受露华开。殷勤不负花前意,依旧清光在酒杯。徵明。

钤印:衡山(朱) 文徵明印(白) 停云(朱) 停云(白) 玉兰堂印(朱) 徵明(朱) 惟庚寅吾以降(朱) 徵仲(朱)文徵明印(白) 悟言室印(白) 玉磬山房(白)

注释:

〔1〕马宗霍辑,《书林藻鉴·书林记事》卷十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64页。

〔2〕〔明〕文徵明,跋祝允明《书唐宋四家文》,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之十九》,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明〕詹景凤,《詹氏性理小辨》卷四十,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49页。

〔4〕〔明〕莫是龙,《莫廷韩遗稿》(台湾“国家图书馆”藏)卷十五《论书法》,第6—7页。

〔5〕周道振辑,《文徵明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6〕黄云享年72岁,见载于〔明〕张大复,《梅花草堂集皇明昆山人物传》卷五,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95册,第689页;黄云的生卒年未见明确记载,《黄丹岩先生集》卷一《甲寅除夕书怀》云“尚友知非经五十”,推测其约生于1445年,卒于1516年。收入《明别集丛刊》第2辑第33册,黄山书社2015年版,第475页。

〔7〕《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光绪十七年刻本)卷三十文苑一,第11页。收录于“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

〔8〕据朱存理《铁网珊瑚》画品卷五著录倪宏《林屋佳城图》,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723—726页。

〔9〕据缪荃孙《寓意录》卷四著录唐寅《月溪图》,黄云题诗落款为“圆峤居士黄云”。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8册,第928页。

〔10〕〔明〕方鹏,《昆山人物志》卷三,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93册,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546页。

〔11〕〔明〕方鹏,《昆山人物志》卷三,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93册,第546页。

〔12〕《黄丹岩应龙大字颜体楷书长卷》,见朱之赤,《朱卧庵藏书画目》,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第804页。

〔13〕黄云书法可见:〔元〕张渥,《竹西草堂图》,辽宁省博物馆藏;〔元〕杨维桢等,《行书跋张雨诗》,吉林省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6》,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明〕佚名,《钓月亭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见何炎泉编,《毫端万象—祝允明书法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13年版,第226页;〔明〕唐寅,《南游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14〕〔清〕顾复,《平生壮观》卷五,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第940页。

〔15〕〔明〕都穆,《寓意编》,收入《丛书集成新编(台湾)》第50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37页。

〔16〕〔明〕朱存理,《珊瑚木难》卷五,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第412—414页。

〔17〕〔明〕汪珂玉,《珊瑚网》书凭卷二十二,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5册,第917页。

〔18〕周道振辑,《文徵明集》卷五《题黄应龙所藏巨然庐山图》,第68页。

〔19〕周道振辑,《文徵明集》卷九《余为黄应龙先生作小画,久而未诗,黄既自题其端,复徵拙作,漫赋数语,画作于弘治丙辰,距今正德辛未十有六年矣》,第220页。

〔20〕〔明〕黄云,《黄丹岩先生集》卷一《文徵明以所画金焦落照图并题长句见寄,亦继作用答佳施》,第477—478页。

〔21〕〔明〕黄云,《黄丹岩先生集》卷三《徵明用赵魏公画法为余作山水小幅》,第495页。

〔22〕周道振辑,《文徵明集》卷七《黄应龙先生赠诗有“仙史若修堪补阙,萧闲合住水晶宫”之句,愧感之余,题此奉谢》,第131页。按,赵孟頫号水精宫道人,但前人亦称其为水晶宫道人,故推测黄云赠诗与文徵明仿赵孟頫画作有关。

〔23〕参看黄小峰,《从官舍到草堂—14世纪“云山图”的含义、用途与变迁》(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黄小峰认为文徵明《云山图》(即近墨堂所藏此卷)仅仅是展示个人书画技艺,而不是通过画面来传达信息,同前,第115页。

〔24〕〔明〕文徵明,《云山图》,山本悌二郎旧藏。

〔25〕〔明〕文徵明,《剑浦春云图》,天津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9》,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72—73页。

〔26〕周道振辑,《文徵明集》附录二文嘉《先君行略》,第1723页。

〔27〕〔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万历五年世经堂刊本)卷八十三《文先生传》,第6页。

〔28〕周道振辑,《文徵明集》附录二黄佐《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第1733页。

〔29〕〔明〕吴宽,跋祝允明《草书琴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20》,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30〕〔明〕詹景凤,《詹氏性理小辨》卷四十,第549—550页。

〔31〕周道振辑,《文徵明集》附录二文嘉《先君行略》,第1726页。

〔32〕〔明〕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五十四《跋赵魏公临智永真草千文》,收入《明别集丛刊》第1辑第55册,合肥:黄山书社2013年版,第569页。

〔33〕邓民亮,《明中叶吴中地区书法鉴藏与文徵明书法之关系》,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第125—126页。

〔34〕周道振辑,《文徵明集》附录二文嘉《先君行略》,第1726页。

〔35〕文林书作可见:〔明〕吴宽等,《题刘珏天池图》,天津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9》,第45页;〔明〕文林,《致匏菴先生札》,上海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页;〔明〕沈周,《京江送别图》(附文林书《送吴叙州之任序》),故宫博物院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20》,第102页。

〔36〕文徵明题跋见康里巎《行草三段卷》,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37〕〔明〕谢肇淛,《五杂组》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页。

〔38〕〔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七:“为余书《语林序》全学《圣教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页;〔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卷一百三十二《文太史书进学解后》:“文待诏书法出圣教序。”第8页。

〔39〕〔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七,第252页。

〔40〕〔明〕赵宧光,《寒山帚谈》法书七,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第107页。

〔41〕〔明〕孙鑛,《书画跋跋》卷一,收入《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第938页。

〔42〕〔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卷一百三十八《文太史云山画卷后》,第12页。

〔43〕参看黄朋,《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王世贞藏品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版,第249—258页。

〔4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278页。

〔45〕〔清〕朱彝尊编,《明诗综》卷六十五,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1页。

〔46〕〔明〕金日升,《颂天胪笔》卷十四中《唐大中丞》,收入《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6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152页。

猜你喜欢

文徵明云山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诗文书画四绝才子文徵明
云山梅咏
云山万重归故乡,疾风千里叹离愁
云山广西办公室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书法欣赏
文徵明诗咏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