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结构化学习真实地发生

2021-07-11牛献礼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牛献礼

【摘 要】教师从数学学科整体脉络上分析教学内容,并结构化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联”,将数学学习结构化,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本文以“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联系及生长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结构关系,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促使学生养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有余数的除法 结构化学习 结构化思维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进入学生个体认知结构,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数学教学需要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通过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整体把握数学内容,并能结构化地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联”,将数学学习结构化,最终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链”“知识网”,更多的是数学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结构化学习真实地发生。

教学片段一:

1.动手“分小棒”,合作填表

出示:把10根小棒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根、4根、5根呢?

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动手分一分小棒,并把每次分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合作分小棒,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

2.对比辨析

随着学生口述,逐步呈现如下四种分法。

把10根小棒分给小朋友。

师:在第2种分法中,最后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分了呢?

生:因为每人要分3根,最后剩下这1根,不够再分给1个人了,就不分了。

师:在第3种分法中,最后剩下的2根,为什么也不分了呢?

生:因为每人要分4根,最后剩下这2根,不够再分给1个人了,就不分了。

师:仔细观察这4种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第1种和第4种的分法都是平均分,因为它们每人分得一样多。

(课件演示:把每份圈一圈,发现每份确实同样多)

师:想一想,第2种和第3种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生1:不是平均分,因为最后有剩余,如果把剩余的1根给第1人,第1人就多了;如果给第2人,第2人就多了……每人分得不一样多。

生2:我觉得它们都是平均分的,因为每份分得也是同样多的。

(课件演示:把每份的根数圈一圈,直观发现“每份同样多”)

师:不管是“正好分完”还是“分后有剩余”,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分类归纳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给这几种分法分分类吗?

生:第1种和第4种分一类,它们“正好分完”;第2种和第3种一类,它们“分后有剩余”。

【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上述教学中,笔者把“表内除法”(余数为0)与“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不为0)看成一个整体,对比学习。首先,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平均分,创设“分小棒”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分的过程以及得出分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时,存在“正好分完”和“分后有余”两种情况,体会“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产生的必要性。接着,用一个表格整合了本节课所有操作活动的信息,直观呈现了“正好分完”和“分后有余”两种分法的不同,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本质:不管“正好分完”还是“分后有余”,只要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同时,让学生经历余数与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强烈地感知“剩余”,并通过对“如何處理平均分的剩余部分”的辨析,初步了解“分后有余”时剩余部分数量与总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起“余数”的表象。

教学片段二:

1.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师: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记录这两种“正好分完”小棒的过程?

学生口述,师板书:10÷2=5(人),10÷5=2(人)。

师(指分后剩余1根的分法):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记录这种“分后有余”的情况呢?试一试。

学生尝试列式,在小组内交流算式和想法。全班交流时呈现以下几种典型写法:

(1)3×3+1=10(根)

(2)10÷3=3(人)剩1(根)

(3)10÷3=3(人)……1(根)

(4)10÷3=3(1)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算式?

引导学生统一写成10÷3=3(人)……1(根)

【思考】上述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记录“分后有剩余”情况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分小棒”过程的数学化,经历“有余数的除法”横式模型的建构过程,这个由具象事例进行数学抽象的“建模”过程不可忽略,即便学生自己思考列出的算式并不一定准确。其实,列出的算式并无所谓对错,教师应多关注思考结果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写法。

师:你能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生:10表示要分10根小棒,3表示每人分3根,3人表示分给了3人,1根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师:在除法算式中,“10”和等号左右两边的“3”分别叫什么名称?你觉得最后的“1”根应该叫作什么?

板书:

师(指分后剩余2根的分法):你会用算式记录这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板书:10÷4 = 2(人)……2(根)

师:你能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2.算式比较,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联性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结构化的板书,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如下图)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为什么第一道算式的余数是“1”,第二道的余数是“2”呢?

生:因为第一种分法是剩余1根,第二种分法是剩余2根。

师: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根,除数是3,剩余1根,余数就是1;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4根,除数是4,剩余2根,余数就是2。看来余数跟除数有关。

【思考】上述教学中,借助“表内除法”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间的结构关系,初步形成有余数除法的表象。通过结构化的板书,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逻辑美和简洁美。这样的结构化教学,可以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有效建构,促使学生慢慢养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当结构化教学的渗透成为一种自觉时,一定能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思维走向自主建构的结构化,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片段三:

习题1:圈一圈,填一填。

(1)9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人,还剩()支。

÷ =  ()…… ()

(2)9支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支,还剩()支。

÷ =   ()……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师:这两个问题都用算式9÷2=4……1解决,想一想,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小结):无论是“每人分2支”,还是“平均分给2人”,都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来表示。

2.拓展应用

师:除了分铅笔,你还能用“9÷2=4……1”编一个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围绕“9÷2=4……1”举例。引导学生多样化举例)

师:无论是分小棒、铅笔、糖,还是同学分组,这么多不同的事都能用同一道数学算式来表示,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数学算式很神奇!

生2:数学算式很了不起!

【思考】上述教学中,先是让学生再次经历分物过程的数学化,并将“有余数的除法”模型由“包含除”迁移到“等分除”。接着,借助“编故事、举例子”,将“有余数的除法”模型由“分铅笔”迁移拓展到“分书本”“分糖”“分组”……体现了由数学抽象返回生活原型寻找意义的过程。更难得的是,能够让二年级的学生真正感悟出“数学算式很神奇”“数学算式很了不起”,其价值远远胜过掌握几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