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菏泽市小麦生产的因素分析

2021-07-11王艳云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土壤养分小麦品种

王艳云

摘要:为了探明影响菏泽市小麦生产的因素,分析了菏泽市土壤状况、气象资料、品种差异和农机情况,结果表明,菏泽市小麦生长过程中,积温偏多,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少;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施肥量不合理,氮、磷、钾肥比例不协调,小麦品种混杂,机械水平逐年增加。因此,菏泽市小麦生产提高存在限制因素,需要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小麦;气象资料;机械水平;土壤养分;品种

小麦是菏泽市的主要夏粮作物[1],常年种植小麦62.7万hm2。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74.61亿kg,其中小麦产量达到38.14亿kg,占山东省粮食总量的七分之一[2]。2019年菏泽市小麦种植面积61.5万hm2,单产6 387kg/hm2,总产达到39.28亿kg。由于自然气候条件、水利条件、品种分布、机械耕种等因素影响,菏泽小麦生产的发展和种植效益的提高受到限制,为小麦生产经营和进一步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

1 小麦总体生产形势分析

中国农业面临着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逐年增加,人均资源不足等问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的生产发展。前人研究了各个影响因素对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播种面积是影响产量提高的最强因素,提高粮食产量的最有效途径是扩大播种面积[3],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可以增长粮食产量1.63%。2019年小麦总产量13 359万t,同比增加1.64%。2020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产量继续稳定增长。

2 影响小麦生产的条件分析

2.1 土壤基本养分分析

菏泽市土壤养分基本情况见表1。菏泽市土壤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以沙质土、壤土和黏性土为主,宜耕性强,为弱碱性土壤[4]。采取了109个土样,测定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同时测定了其中30个具有代表性土样的有效铁、有效硼、有效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动较大,平均值仅达到中等水平,可见增加土壤有机质是菏泽小麦管理的重要措施;水解氮均值低于最高值的1/3,最低值也略高于最高值的1/8,土壤氮肥分布极为不均,施肥时应提倡测土施肥,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有效磷含量较低,均值为最高值的1/4,最低值低于最高值的1/10,因此菏泽市土壤贫瘠,应增加磷肥的施用,重施磷肥是菏泽市麦田管理的重要措施;速效钾的含量在39-158mg/kg之间,平均值为90.8mg/kg,略高于中间值,适度补钾是小麦增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微量元素中有效铁含量在7.31-11.55mg/ kg,平均值为9.59mg/kg;有效锌的含量在1.03-1.55mg/kg,平均值为1.34mg/kg,含量水平在适宜范围内;有效硼的含量在0.35-0.50mg/kg,平均值为0.42mg/kg,微量元素相对于大量元素含量尚可,可在田间采用叶面补施微量元素的方法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

2.2 土壤有机质分析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土壤腐殖质是除了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土壤有机质主要是土壤腐殖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机酸,形成土壤微团粒结构,从而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菏泽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中等为主[5],平均值为28.7g/kg,中等含量土壤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2.2%,而有机质含量在中等以下的耕地面积达27.7%,提升土壤有机质势在必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异较大,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0g/kg以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土壤肥力上起着多方面的显著作用,可以改善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提供矿物质养分。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各种营养元素,而这些元素中有很多是仅靠施用化肥无法得到的。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因为有机质的黏结力大于沙粒小于黏粒,在砂性土壤中能够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在黏性土壤中利于土壤结构变得松软而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耕作质量。同时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活性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能够改变土壤中根际微生物环境。随着耕种年数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秸秆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源,产量巨大,主要以堆沤、过腹和直接还田的方式加以利用。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改善和调节钾素平衡。

2.3 小麦生长的气象条件

气象数据来源于菏泽市气象局。对近5年来菏泽市小麦生育期间气温、降水、日照及极端天气进行分析[2-4]。

2.3.1 小麦生育期积温变化

菏泽市2014-2019年,连续六年的气象资料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0℃积温2 269.68℃,较常年同期偏多305.68℃;越冬前≥0℃积温557.66℃,较常年同期偏多82.66℃;越冬期≥0℃積温145.74℃,较常年同期偏多38.78℃;返青—抽穗期≥0℃积温684.22℃,较常年同期偏多117.34℃;抽穗—成熟期≥0℃积温882.06℃,较常年同期偏多66.9℃。

苗期气温偏高,冬前小麦生长加快,单株分蘖数增多,个体生长偏旺。冬前小麦出叶和分蘖速度快,由于冬前分蘖偏多,营养生长量加大,总叶龄、高峰苗数量加大,旺长麦田增加。小麦群体增大导致田间荫蔽加大,纹枯病、茎基腐病等苗期病害越冬基数高。应降低播种量,提倡精播。返青至拔节期间忽冷忽热,温度变化波动大,如遇寒潮影响,麦田孕育小穗受到影响,幼穗会受到轻微冷害,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应提前浇灌拔节水,减少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菏泽市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变化

菏泽市2014-2019年,连续六年的气象资料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降水量155.46mm,较常年同期偏少7.12mm;越冬前降水量64.98mm,较常年同期偏多27.18mm;越冬期降水量12.54mm,较常年同期偏少3.22mm;返青—抽穗期降水量43.84mm,较常年同期偏多1.82mm;抽穗—成熟期降水量34.1mm,较常年同期偏少32.88mm。后期干热风严重,特别是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对小麦灌浆不利,影响小麦粒重。

2.4 菏泽市小麦品种现状

小麦品种混杂、优质不能优价是目前困扰菏泽小麦生产的重要难题[7]。长期以来,强筋、中筋、弱筋小麦混杂种植,加工收贮企业收不到明确类型的优质麦,农民手中优质麦卖不上好的价钱,一直影响农民小麦种植收益。优质小麦除了能够高产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稳产,只有能够保障稳产,才能够做到高产,也说明其高产的潜力巨大。多抗性品种是高产稳产的关键,不同肥力条件下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提高趋势相同,各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增产幅度不同,在小麦演替中,肥沃的地力和适宜的品种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穗数,有效促进高产。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8次品种更替过程来看,随着时间的更替,推广品种产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与产量三要素中千粒重、穗粒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7]。最大分蘖呈下降趋势,成穗率、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在增加成穗率的基础上,主攻千粒重和穗粒数,同时注重各农艺性状的协调发展,进而稳步提高小麦的产量水平。

2.5 小麦生产机械化情况分析

菏泽市机械化总动力[8],2013-2015年以0.8%-2.0%比率增加,但增加量在缩小,2014年比2013年增加2%,2015年比2014年增加0.8%,表明菏泽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增长瓶颈,最多为2015年的15 090 695千瓦。201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下降,可能原因是小型农业机械的大量淘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机拥有被以合作社为主的农机服务机构取代。2016-2019年菏泽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以4.5%-5.6%的比例增加,菏泽市的农机化水平逐年增加。

拖拉机拥有台数2013-2015年以8%-10%的比率减少,同样说明小型拖拉机逐渐被大型拖拉机取代。2016-2019年,拖拉机台数以2%-6%的比率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配套农机具大型机具2014-2017年以2.5%-3.5%的比率增加,2018、2019年则增加比率降为0.7%、0.2%,表明大型农机具接近饱和;小型农机具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大降幅为2105年,较2014降低22%,然后每年以3%-4%的比率减少,说明菏泽市农业机械实现了从小型化到大型化的转变。

耕整机械2013-2017年间以1.7%-4.0%的比率增加,说明此期间农业重视耕作管理,深耕细作是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2017-2018年耕整机械减少53%,说明耕作管理由分散式耕整地向复合式耕整地转变,保护耕作逐渐扩大。播种机械2013-2017年间保持微弱增长,说明机械播种已经达到饱和,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播种,2017-2018年播种机械减少6%,说明分散的小型播种机向大型联合播种机械的转变在加快。排灌机械保持微弱的变动,说明农业生产非常重视田间排灌,排灌机械的拥有已经达到饱和。管理机械2013-2018年保持微弱的变化,低水平消耗大量劳动力的田间管理未发生较大变动,2018-2019年管理机械增加13%,说明新式的、电动的田间管理机械增加,田间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收获机械2013-2019年间以4.8%-9%的比率增加,说明菏泽市收获机械水平逐年增加,但整体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小结

2019年菏泽市小麦种植面积61.5万hm2,单产6 387kg/hm2,总产达到39.28亿kg。2020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产量继续稳定增长。分析影响菏泽市小麦生产增长的因素可知,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施肥量不合理,氮、磷、钾肥比例不协调,肥料结构不合理是限制生产的主要因素。菏泽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中等为主,平均值为

28.7g/kg,中等含量土壤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2.2%,而有机质含量在中等以下的耕地面积达27.7%,提升土壤有机质势在必行。

菏泽市2014-2019年,连续六年的气象资料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0℃积温2 269.68℃,较常年同期偏高305.68℃;降水量155.46mm,较常年同期偏低7.12mm;日照时数1 343.04h,较常年同期偏少13.48h。小麦品种混杂、优质不能优价是目前困扰菏泽小麦生产的主要难题。菏泽市收获机械水平逐年增加,但整体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娜,郝晓雷.2015—2016年菏泽市冬小麦发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22):189-190.

[2] 王海燕,郭宗民,谢卫东.菏泽市小麦冻害情况及防御补救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20,36(1):44-46.

[3] 郭凌云.菏泽市抗逆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筛选[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8-9+13.

[4] 李鎖玲,孟瑞娟.气象要素对菏泽市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7(20):103+106.

[5] 刘静,张富国,李志苹,等.浚县优质强筋小麦不同土壤质地类型优化播量比较试验报告[J].农业科技通讯,2020(1):71-72.

[6] 蒋龙刚,黄明,宋庆赟,等.基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推荐的旱地冬小麦施氮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0):2020-2033.

[7] 黄兴蛟,李思同,郭凤芝,等.山东省近年小麦高产区试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20,52(6):1-7.

[8] 高太红.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示范与推广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62-163.

猜你喜欢

土壤养分小麦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广灵县平川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施肥建议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通川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趋势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