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丝棉木的传说(组诗)
2021-07-11布兰臣
布兰臣,本名蔡明勇,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江苏扬州。诗人,“千纤草”品牌创始人,扬州虹桥书院创办人,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出版长篇小说《水葫芦花》、诗集《语言之初》等。先后在《诗刊》《诗选刊》《扬子江诗刊》《诗探索》《星星》《诗歌月刊》等杂志发表诗歌若干。
丝棉木
奔跑了一整天,我的
影子拉得很长——
在一個秋日的傍晚,
泥泞不堪的打谷场。
那些红艳艳的果子,
从“三字经”的句子里蹦出,
悄然躲进那片芬芳的荞麦地,
一株忧郁的丝棉木。
愈来愈黑暗,穿过语言的
狭窄小道,抵达那间
空空荡荡的时光档案室,
抵达那些未知的花朵的深渊。
樱花
樱花大道在下沉,
雕花庭院在下沉,
整座岛屿在下沉。
火车穿过峡谷,
一支筚篥掠过——
古老岛民的旧病复发。
一棵樱花树刚刚死去,
折断的枯枝落满地面,
人们绕过那阴暗潮湿的缝隙。
游船上,人们正在嬉笑,
一位古典诗人突然从高桥上跳下,
——奔流在石头上的水是粉色的。
樱花飘落,恍若一排细碎的
小獠牙——某些神赐之物,在
那看不见的地方,继续生长。
复活
那可怕的空旷。
你记得有一株丝棉木,
一望无际的木质空间。
那里,几位诗人坐在
虚拟的四角亭子里。
他们的失眠点正处在
那箫与埙的断裂带。
两棵不同品种的树正在
绞合,渐渐塌陷。
果子仍然鲜红,如
死去的花园。不!
应该是某个街道,须绕过
路障,不断转弯,
抵达那些关闭的画廊。
古老宫殿式的建筑设计,
人造的植物,榔榆树的
坚强意志,断档的
生活方式。那死去的树
仍在打点滴,沙地仍在
寻找那些失踪的叶子。
“它们均已年过半百!”
枝叶婆娑的最后一天,
那枯萎的丝棉木紧紧抓住
它——最后的一株榔榆。
列那狐
“当那只装死的皮毛动物,
被扔了进来。”
箩筐里,所有的词语
开始随那两只车轮滚动。
地面的水正在结冰,
阳光变得滑溜溜的,似乎是
感官发生了扭曲——
是谁撬动了这一枝冬天的
玫瑰?此时她拉开了
另一张更为辽阔的网,
在那短暂的空虚里,
一条条鳗鱼纷纷涌向星空。
公交站台
飘飘然,白色的衣裙,
带着细碎的棕色斑点花纹。
人来人往的公交站台,
她接纳的不只是九月的风。
纷乱的电动车辆,一把伞
正记录着她整个的行走过程。
她敲了敲那蓝色的
吉他面板,开始指责那些
走卒贩夫们的无聊行径。
“终止这份合同!”
终止这场模拟训练的婚姻,
终止这些生活方式中的意外。
她拿过钥匙,捅破那层窗户纸,
那门扉洞开的绝望、冷漠与
深度融合。
宛如蝉鸣
两枚镜子照出空虚,
越来越深的门。我的
脑子里爬满了咆哮的藤蔓。
远山有人呼唤,
停不下来。我只是想
读一读你,那流出月光、
水、以及那一棵棵
亮晶晶的柳树。
整个旷野,杂念丛生。
葡萄
火,是从一株植物的
内部结构展开的
我们种下的当然不是火苗
它自己慢慢积攒了很多能源
躲猫猫的游戏恰巧掩饰了
它的表相,阳光驱使着
那些小虫子一路向北
地面的裂纹像一缕缕沟壑
正午时分,白得晃眼
果子在炽热的世界里到处翻滚
镀膜的皮壳正在风化
灵感不是从天而降
木架的一角开始冒出浓烟
成捆成堆的干草逐一受到侵袭
这是一种柔弱的表现
软绵绵的爆发
整株植物开始燃烧
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活力
而我们发觉
——偌大的空间里根本没有水
丝棉木的果子
巨大的芭蕉叶,
夜晚鸣叫——太阳花:
那些红色,还是那些
人的窃窃私语?或者,
丝棉木的果子划破睡意?
雨滴,傍晚:我的
左手和右手。被翻开的
土地,泄露出漫漫长夜的
私密:河水
还是其他异类?
根与枝干在沿岸纠结,
在水面拨动它们的影子。
那些抖动的声音——
在奔跑,还是在那场景里?
“往事历历在目。”
萝卜缨紫色的碎片,而夜
仍在鸣叫,芭蕉叶的琴弦,
在我的足底,留下深深的烙印。
瓷
最柔软的地段,被抽紧,
那质地,晶晶闪亮。
风雨飘摇的洞箫之孔,
叮当作响。
从闪亮到黑暗,
一次又一次抵达
星星——那更深的位置。
我的方位被迫转换,
没有方向感。
成长,如此漫长,
一直也分辨不清,那些
比邻而坐的人,他们
之间,隔着无数层光,
那无限的能量,
看不见的飞驰、迂回,但
我们仍没有衰老,如
中年,一样地饮食,
与耕完地的老牛下棋。
木廊架仍空著,
两只滴溜溜转的紫葡萄,
正在攀缘。
瀑布
“瀑布!”
他们说这里有一条瀑布,
在室内听到了潺潺的声音,那
杜鹃花的边陲小屋。
似乎是从石头上垂坠下来的,
一串串白色茅草——虚构的水。
那花朵的色彩实在过于鲜艳,
人消失了,
而脚下那汪碧池,并不流淌。
把位
我只记住了一个数字:6
似乎还残留着“花朵与绿叶”的字眼
在和弦的分解中,慢慢地
慢慢地,在弦柱的至高点
在一具冰冷躯体的弯曲中
在隐藏的第三个关节部位
在每一个高强度的节奏里
裂开一串挣扎的音符
疼痛:一张Em的六线谱把位图
而我又记住了一个数字:9
另一种呼吸
如若开花,石头先化为泥土
我的甲壳,被菜园染上一层铁砂红
从你的手腕,看到了漫山的纵与横
叶子,把它的一端拴在枝头,另一端
伸向无形,一只不断弹跳、不断成长的
风筝,它的体型沿着它的脉络奔走
表面上的色彩缤纷,只是它的另一种呼吸
沉默背后,“无限可能”
沿街
沿街。灯光以“哆”之音开始
突然升高了八度,撕心裂肺的暖黄
黑暗的泥土,在砖圃里等待
我的感官,融入花瓣的呼喊
开始进入戏曲的最后角色
我面前的巷子越来越深
那株千年古树的周围
落满了叶片,仿佛将永远沉睡在肉体里
听陶
绕过一只陶笛。母语里
最后一个字符在闪耀
跳出它的箩筐、它的线谱、它的陶土质地
悠长的小调远过天空
远过一个陌生聋者的眼神
远过海边那个往下掉石头的大峡谷
呼吸着云朵、飞鸟、海水的气味
人潮汹涌,漫过一只小乐器的边际
安静的草坡被激活
人们开始相爱
凌晨四点,泥土开始叫了
生物钟
舌头,抖动的网
老房子,爬满闪光的碎片
黑色琴座,洒落
起伏跌宕的花瓣,碎末
碎末
浩瀚的白色平面,虚无的边框
波希米亚式的黄褐色
木纹质地
经历多次轮回,冰冷的
金属变得柔软
石头,露珠,月光
啊,月光,露珠,石头
颠倒的生物钟
南京西路,新绽放的梧桐叶
小书童眨着眼睛,一片一片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