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艳天下 各领风骚

2021-07-11陈墨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玩印章花卉

青田石雕品类众多,应用范围广泛,艺术优势明显,若以其功用论,可分为两大类:文玩雕刻和观赏雕刻。以其题材而分,可为:文玩印纽、花卉、山水、人物、动物等五大类。美石美刻,各领风骚,各具千秋。

文玩雕刻,自元代以来,结合于书画、佳茗之中,彰显青田石文化品位;动物创作源远流长,早在六朝发现“握猪”,经历代沿革至当代林耀光等一批艺人,博采众长;花卉创作上承晚清金针三、张仕宽等名家,至当代林如奎、周百琦、倪东方、林福照、周金甫、徐伟军等国家大师为代表,推出出新;山水创作近代以林赞卿、金精一、杜正清等一代名师为代表,下承牛克思、林观博等大师,开创雕山刻水的新境界;人物创作近代有周芝山、潘雨辰、林挺椒,当代有张爱廷、张爱光、陈小甫等艺术家,开创了青田石雕人物创作的新篇章。

一、文玩雕刻

从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名之为“文玩”。这些文具造型各异,雕琢精细,可用可赏,遂成为书房里、书案上陈设的工艺美术品。

古玩界对小巧之文玩有“小器大样”之说。它作为书桌案幾之玩用,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既可供设于案上,又可把玩于掌中,可远观,可近取,能小中见大,芥纳须弥。

文玩往往不独立存在,而是经常与书画、佳茗、品香等活动结合,为生活添一分赏玩之趣。现代意义上的文玩,通俗的理解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一件好的文玩,承载着精神的“物化”,或大或小、或巧或拙。它经由岁月的裹洗,与主人息息相通,涵养身性的同时,更能彰显主人的文化品位。

印章,是文玩或者文房四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把印章石材雕刻简称“印雕”,它是以印章为载体、利用印面之外部位进行雕刻的一门艺术。

印章一般可分为印纽、印台、印边、印体、印面五个部分。印章顶部的雕刻物称印纽,印纽底部的依托面称印台,印台下四周的装饰带称印边,印边以下实体称印体,印章底面称印面。

古人为了便于佩带和使用,在印章顶部或穿孔系绳,或留以把柄,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纽造型逐渐弱化乃至完全摈弃其实用功能,同时又不断增强其装饰观赏功能,发展为颇具审美价值的印纽艺术。

印纽雕刻基本上采用圆雕技艺。印章雕刻中的圆雕技艺既可施于印章顶部,亦可应用于印体的局部和整体,从而突破“纽”的局限。薄意即是薄浮雕,与浅浮雕、高浮雕同属浮雕范畴。印章雕刻中的浮雕技艺包括了薄意在内的多种浮雕技艺及其糅合。印章雕刻中尚普遍采用线刻、阴刻、影雕、微刻等技艺,其共同点是在平面上追求书画效果,可以平刻技艺概括之。这样,可以对当代的印章雕刻艺术作如下理解:印章雕刻(简称印雕)的技艺分圆雕(包括印纽雕刻)、浮雕(包括薄意)、平刻(包括阴刻、微刻等)。

严格意义来说,青田石雕起始于图书(即青田印章)的制作。明代徐官《古今印史》载:“古人于图书、书籍皆有印记某人图书,今人遂以其印呼为‘图书。”因元明之后青田石被大量用于“雕刻图书印记”,故得“图书石”之雅号,世人并将与青田石有关的事物均冠以“图书”二字,诸如“图书山”“图书洞”“图书凳”“雕图书”等,相沿成习。“图书”现习称“图章”“印章”“石章”。图章上端刻有图案、动物、植物以装饰者,称为“钮章”“雕头章”,不雕饰者为“白章”“平头章”,又称“图书方”。

青田图章的式样有长、短、大、小、粗、细;规有正方、扁方、圆方和椭圆方。有不定型、不雕钮的书法章,也称“自由章”“闲章”;有上下头之分的顶弓下平的单面章;有不分上下头的“六面方”。品种有单章、对章、组章,成套八宝章、十二生肖章和各式印盒章,也有子母套章。

二、观赏雕刻

青田石雕,是指创作者以天然的青田石头为载体,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设计、加工制作并赋予石头“生命与内涵”,使之人格化、人文化,成为讲究“形、色、纹、韵、质”的装饰品或艺术品,青田石雕技艺特色和特性决定了其表现题材上的广泛性。凡能入诗入画的题材,皆能以青田石雕表现。早期的青田石雕受宋都南迁后带来的中原文化影响,较多地采用图腾形象和神话故事人物为创作对象。明清以来,受古典文学和戏曲文化的影响,文学典故和剧情故事大量出现在雕刻题材之中。清中晚期以来,青田石雕的创作深受中国书画影响,内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驱邪禳灾三大类,表现形式大多运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传统手法。从题材上区分主要可归类为花鸟、人物、山水、动物、文玩等五大类。

(一)花鸟谱系

花卉创作是青田石雕创作的强项,尤以解放后为盛,其精湛的镂雕技艺令世人赞叹不已。该项艺术创作以现实为题材,创作类型呈多样化。现代以来,从正面镂雕到立体镂雕,从单一的花类创作到复杂的花鸟群体创作,青田石雕无不体现了艺人艰辛的努力和追求。

花鸟,常见的是既能讨人喜爱又能寄情的花木。花鸟类作品,除了雄鹰、鸳鸯、喜鹊等少数鸟禽外,很多时候是以花卉为主体,以鸟虫为配角点缀。表现最多的当属梅兰竹菊松,其他常用的有并蒂莲、牡丹、石榴、灵芝、荷花、水仙花等。花卉大多有所寓意,如百合花表示纯洁,鸡冠花象征爱情,佛手代表福寿,桂花寓意“蟾宫折桂”(中举)等。

花卉是青田石雕最主要的一大品类,它的历史悠久,从事雕刻的人最多,技艺最为精熟,最能体现青田石雕的风格和特点。近代以来,青田石雕能蜚声于世,以花卉作品影响最大。主要作品形式可分为两类:摆设类和实用类。

摆设类。主要是“花山”式,造型大都为扁形,有正面、背面之分,正面是一丛花,背后依傍假山或变形的树桩,当中镂空并洞穿背面,使其玲珑透孔。同“山”式稍有区别的是插屏。插屏更扁且薄,屏板不透而平,但花株和屏板之间也要镂空,一般不搞浮雕式。另外尚有各种花篮、果篮、菜蔬篮和花果盘类产品是没有假山依托的,立体中空,四周都雕,但一般也有左右前后之分,仍是扇形的。扁薄造型是青田石雕产品的主要形式。

实用类。青田石雕实用性产品不多,这是因为它的材料并不坚韧,容易破碎,份量又较重,不宜做经常拿动的实用性强的东西。主要有花瓶类、盘类以及其他综合性的产品。花瓶有圆形和扇形,圆是真正的圆,是瓷器瓶类的移植产品,款式可以多样,有长颈、短颈、葫芦颈,直口、喇叭口、荷叶口。花卉装饰大都采取折枝缠颈式,即在瓶颈部位绕上一圈剪裁式的花卉。扁式花瓶主要是“树形瓶”,将瓶身化成一段老树桩形,前后贴着瓶身雕一丛完整的花,或牡丹、或菊花、或梅花;枝干或顺枝,或横生,或倒挂,随意而作,背面不雕饰。盘类有荷叶盘、梅花盘、树桩盘、墨水池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叶形盘和几何形盘,都是定型的大众化产品,至于属创作性质的因石料、石色而有不同的款式,就非一般所能定型的了。

历史以来,流传下来的花卉布局口诀有:“先凿花朵后凿枝,花朵排列有主次;主花大些迎众开,其他花朵相争妍。见冻便当宝,见色要取俏;见桠就放洞,见洞拉刺条。”

(二)山水谱系

山水创作是青田石雕的传统题材,它讲究构图布局的整体性和随意性,讲究造型和章法。山水创作时时体现着时代风貌,作品内涵丰富,情趣盎然。

山水是青田石雕出现最迟的一个品类,在五大类品种中最年轻。传统青田石雕雕山水的并不很多,一般以程式化的山水为主。它最早只是作为花卉的靠背出现,如花山、葡萄山后面的“山”,从属于花卉。继而作为人物作品的衬景,地位稍稍重要,如“八仙山”“三老相画”“渔樵耕读”“盗仙草”之类的人物作品,已不仅是将“山”作为靠背,而是为人物情节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雕刻,因而雕刻也就细致得多,有山岩的特征,有树木来点缀,这就是最初的山水雏形。大约到清代以后,才逐渐与人物分离,形成独立的山水品类。

长期以来,也留下了许多技艺口诀:“主山高峰白云绕,群峰环抱众山小;半山腰上有平台,台上亭阁能远眺。当门主树高又大,三五成林有参差;近景山岗树木密,远景高山树稀少。高山流水要三叠,上小下阔成飞瀑;溪流曲折有三弯,水口开阔波纹摇。小溪架设小木桥,村庄旁边大石桥;水边岩石相依偎,柳丝迎风水上飘。”

青田石雕的山水作品历史虽然最短,但它的技艺进展却是最快的,晚清时期山水作品还不是很成熟,格局单调、平板,没有远近景区之差,山宕不分,主次不明,带有明显的花山式雕刻痕迹,而且在树木的雕刻中洞法和刺法也基本是使用花卉洞刺法。

进入民国以后,山水技艺有了迅速发展,形成了自己应有的格局,相应地产生了雕刻山水的一整套技法,尤其是放洞和用刺更有与花卉不同的自身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艺人们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山水的雕刻技法又有一次飞跃,技艺更加纯熟,作品更接近自然造化。

青田石雕山水技藝的成熟只不过是几十年间的事。究其原因:一是青田石性质优佳,适宜于多种手法的雕刻,既可以实雕又可以镂雕,既可以粗雕又可以细刻,山水是实、空、粗、细相结合的雕刻结晶,所以青田石雕刻山水非常合适。其次是青田石雕从花卉产品中形成的洞刺镂雕法容易移用于山水的雕刻中,甚至某些方面如图刺条的使用还发挥得更充分一些。

(三)人物谱系

人物创作素来是青田石雕创作的难点,青田石雕艺人勇于探索,挖掘历史题材和革命题材,从单一的人物创作向着复杂的群体人物创作华丽转变发展。

人物亦是青田石雕的一大品类,尤其是传统人物的雕刻所占比重很大。石雕人物内容颇为广泛,有宗教题材、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文学名著人物和现代人物等。宗教题材主要是佛像,如释迦牟尼、观音、弥勒、韦陀、十八罗汉、四大金刚等。

神话人物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有积极健康的寓意,千百年来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有寿星、三星、八仙、和合、济公、钟道等。情节性题材有“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牛郎织女”“麻姑献寿”“哪咤闹海”“八仙过海”“达摩渡江”“刘海戏金蟾”“七仙女下凡”“东方朔偷桃”等。

历史人物雕刻最多的有屈原、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张衡、华佗、李时珍、孔子、李白、杜甫、苏东坡、王羲之和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王昭君、蔡文姬、西施等,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如“将相和”“苏武牧羊”“竹林七贤”“貂蝉拜月”“东郭先生”等。

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也是雕刻创作的题材之一。如《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梁祝》《白蛇传》等古典文学名著的人物题材,则更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现代人物,所雕作品以革命题材和领袖人物为主。

人物产品的形式有单个像、群像、拼堂像(指几个单个像凑在一起成为一“堂”,不是在一块料上雕出,如“八仙”“三星”“十八罗汉”“唐僧师徒”等。还有一些同山水配合的人物作品,如“竹林七贤”“三顾茅庐”“渔樵耕读”“松下问童子”等。这些作品必须交待其典型环境,名为人物之题材,实则寄情于山水之景,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本行艺人常常引用“做人难”这句人生处世的俗语比作人物雕刻之困难。从技法上讲,花卉、山水类最为复杂,功夫最大,但就造型角度来看,却是人物最难。雕刻人物非但要具有真功夫的形似,而且要表现其思想感情的神似,欲得“神”更必须先有“形”,形神兼备才显其生动。只有懂得形体的基本比例和运动规律,才能造“形”传“神”。

石雕艺人数百年来植根于民间的土壤,与民间画工、塑匠的艺术实践息息相通,创作心得和技法多以口诀的形式相互沿用。学艺方式是师傅带徒弟,以临摹为主,反复做一件产品,逐步形成一种程式化的造型和使用工具的基本功,这是经过无数前人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的结晶。

青田石雕人物技艺,祖辈师徒都以口授、身教相传。关于人物比例的口诀有:“全身七头最相宜,身三腿三脚是一。肩宽为头两个长,臀宽一五不必疑。头面双目中间取,面阔五分眼占二。手按下颌与眉平,眉鼻横平与耳齐。”关于人物表情的口诀有:“若要笑,眼角吊,嘴角翘。若要哭,嘴角挂,眉毛蹙。若要善,观音面。若要奸,三角眼。若要恶,眉眼鼻口挤一撮。”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雕艺人开始注意人物的形体结构,又学习了一些“西洋”的雕塑造型知识,往往先进行泥塑稿的设计,更好地把握对创作现代人物题材的形象,使青田石雕的人物造型在传统程式化的基础上大大前進了一步。

(四)动物谱系

动物创作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即发现小石猪殉葬品。经历代沿革到当代,青田石雕艺人博采众长,开创了动物创作的新篇章。

青田石雕动物类题材非常广泛,既有作为主体画面主题的,也有作为装饰点缀当配角的。凡雕动物禽兽,必有寓意(讨彩),福禄寿喜、忠孝节义、吉庆平安等。如龙凤,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图腾神物。民间视龙为神灵,所以,雕龙的图案很多,其他常用的神灵动物还有麒麟、貔貅等。

“握猪”是青田石雕最古老的产品之一,这说明动物雕刻在青田石雕的历史上已经很长久了。但由于青田叶蜡石最适宜于花卉、山水类的雕刻,动物作为青田石雕一大品类,比重是轻的,雕刻也不大普遍,其技艺与花卉山水相比也略见逊色。直到建国以后,动物产品才多起来,技艺有所提高,题材形式也不断地丰富。

产品形式有单雕、群雕和组合式。青田石雕动物产品还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小的特小,最小的像“象米”“猴米”,颇为别致,产品形象概括,粗拙而不俗,刀法简练,规范而保留其灵巧之感,有一定的艺术性,对利用次料、碎料亦具有意义。

动物产品大多是以摆设欣赏为主,结合实用为次。造型手法,不外是写实和“夸饰”。写实,注重实在形象,较为真实地刻画对象。“夸饰”,以夸张、变形的方法突出形象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流传诸多技艺秘诀,如雕“龙”,必须做到:“鼻耳似牛角似鹿,鼻翼生出两条须。头似骆驼尾似扇,虎眼凸出显威武。身子似蛇腹似蟒,劲爪似鹰掌似虎。麟片似鱼鬃似马,口吐火焰与明珠。身长共有八个头,三分之一腿生出。龙有三细脖腰尾,翻江倒海驾云雾。”如雕“凤”,必须做到:“公鸡身,如意冠。白鹤的翅膀,孔雀的尾巴。凤凰身上有三长,眼睛双脚和尾巴。雕凤要翻身,尾巴随势滚。”

(本文选自201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陈墨著作《天工与意境·青田石雕艺术》)

陈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雅昌艺术网“雅昌观点”专栏资深国石文化研究学者。公开出版有诗集3部、青田石雕理论研究专著10多部。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图书奖、《诗刊》“新世纪诗歌大奖赛”优秀奖、《诗神》“校园诗人”称号、第十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入围奖等奖项。个人小传入选《中国诗人大辞典》。现居浙江省青田县。

猜你喜欢

文玩印章花卉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批发市场最新花卉价格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文玩界里的四大家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印章
文玩收藏进入“冰川时代”了吗
文玩是什么?
土豆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