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柿子红了

2021-07-11梁后俊

时代报告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家贫困户家庭

梁后俊

2020年10月12日,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薛玉文像往常一样起来干活。看着自家房屋前高高的柿子树挂满了果实,在太阳光照射下,通红通红的,他心底十分喜悦与充实。家里全面脱贫了,他逢人便说,这一切的变化要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感谢镇上一位务实求真、乐于奉献的扶贫干部。这位干部就是“中国好人”、天长市铜城镇农经站站长黄宗玉。

时间回溯到2016年5月的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一条重要新闻:“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底,全国8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这是号令,更是承诺,彰显了一个大国领袖的历史担当,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领袖情怀……

黄宗玉意识到,全体人民脱贫、实现小康社会这场攻坚战,决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必须每个人都艰苦奋斗。

他夜不能寐,回想自己曾经也是靠乡亲们的帮助渡过难关的。30多年前的那场车祸,他在医院里整整待了一年多时间,是乡亲们把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靠好心人的细心照料才恢复健康。从这以后,他便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乡亲们的恩情。就这样,他深深扎根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在基层岗位一干就是30年。这么多年来,他胸怀一颗感恩之心,尽其所能帮助困难群体,带领他们脱贫奔小康。

经过全方位摸排,铜城镇共有80多个贫困户,因病返贫、因灾致贫,各有不同。一向心直口快的黄宗玉知道情况后再也坐不住了,他拖着病腿,一瘸一拐地找到了镇党委书记,主动请缨,帮扶贫困户。镇党委研究决定由他负责长塘村的扶贫工作,并具体帮扶毛庄组的薛玉文家庭。他是说干就干的人,也是较真务实的人,要做就努力做好。接到任务的当天下午,他就请村支部书记杨欧平同志带他走访。当他准备开车前往时,杨书记却说:“黄站长,车子进不了村,我骑摩托车带你去。”这让他顿时感觉到这个家庭的情况不一般。果真,不但车子开不上庄,就连摩托车都无法骑进村里。道路狭窄、坑坑洼洼、弯弯绕绕、杂草丛生,距离村主干道足有一公里,周围没有一户人家,蜷缩在远离人们视线的角落里,只有一颗柿子树在秋风中没精打采地摇曳着。

到了村里,3间老瓦房映入他的眼帘,大部分屋脊已经滑落,屋面上还有一两块防漏的油毛毡用砖块压着。看见有人到村,一家人倒也热情,在相互介绍、寒暄、聊天的过程中,黄宗玉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薛玉文50岁,下肢残疾,还有听力障碍,没有成家。一家三口人,父亲72岁,母亲71岁。父母都患高血压、糖尿病,年老多病,是典型的因病因残致贫的家庭。全家除了七八亩地和政府的救济外,没有其他收入,全家年收入几千元。看着一家人的窘境,第一次走访结束时,黄宗玉就在心里悄悄下了决心:一定要尽其所能帮助他们。

居者有其屋,安居方能乐业。回到镇上,他向分管领导汇报了这家人的境况。分管领导立即安排,先进行危房改造,让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安身之处。眼前3间房子虽说是瓦房,但因为长年没有修理,已经摇摇欲坠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已经住了30多年。屋顶翻检、室内做地坪、外墙粉刷、电力线重新架设,这一切,黄宗玉没有少操心。有一次,因为工人施工太晚,他和施工队一起吃碗泡面就算是晚餐。这种情况是常态。他的胃常常疼痛,但他总是简单吃一点药对付了事。一个夏天下来,太阳把他的脸晒得黑黢黢的。薛玉文家住的问题解决了,可这去村的路怎么办呀?他又找到镇主要领导,希望能解决这个家庭又一个实际问题。可答复是:暂时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全镇有好多户都是这种情况,等有计划了,帮你优先落实……

夏天的天气就像娃娃脸,刚才还娇阳似火,一瞬间天空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叫人猝不及防。正在走访扶贫户的黄宗玉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滞留在薛玉文家的他,目睹一家人进出,50多平米的晒场瞬间变成了泥路。从公路到薛玉文家,走一个弧线,要绕一公里多路,下雨道路泥泞,想外出一趟需要更长的时间。况且,小路弯弯曲曲,布面荆棘,很难走。目睹这一切,黄宗玉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好他家的出行问题。政府暂时没有解决计划,怎么办?关键问题是谁来出资金?在帮他家进行危房改造的那段时间里,黄宗玉脑海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组织上安排我们进行一对一帮扶,就是让我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连路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果所有的困难都靠政府出钱解决,还要我们这些帮扶干部干什么?不行,我不能做一个政府有物资了去送一下、有慰问金了跑一趟、到时间了去拍个照、扶贫工作日志上签个字的“等、靠、要”帮扶干部。

“政府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我自己想办法。”黄宗玉斩钉截铁地说。当他告诉杨书记,打算自己掏腰包将薛玉文家的出村路做成砂石路时,杨书记用惊讶的口气说:“黄站长,一公里的砂石路要多少钱,你知道吗?这条路的路基也不好,做好了要几万块呢!”

问题一个个接踵而至。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他请杨书记陪他到薛玉文家走访,实地察看、了解如何解决出行难问题。他把想法直接告诉薛玉文一家,他们也舍不得黄宗玉花这么多钱为他家修路。经过现场查看,最终他们家提出了一个计划,可以从他家门口新铺的当家塘埂上改道重新修路,距离可以缩短近一半,但没有路基,而且塘埂上全是农户家的菜园地和树木,就怕农户不愿意。钱可能会少花点,但工作难度更大。

杨书记的话和面临的困难并没有改变和动摇他的决心,因为他知道这条路对这个家庭的重要性。把路修好了,他来走访也不用骑摩托车接他了。当然,对于因一场车祸留下终身残疾的黄宗玉來说,他更是感同身受。1988年,遭遇多年未遇的特大旱情。当时黄宗玉血气方刚,20来岁,刚刚走出校门。看到田野里的旱情,他同乡亲们一道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就在8月25日那天上午,在运输抗旱机器途中不幸发生车祸……昏迷了10多天后,醒过来的他被专家诊断为高位截瘫。那时的无助与绝望,至今都刻骨铭心。在终日以泪洗面的日子里,他想到过死,但一年多的医院生活,是乡亲们一天一天的照料与帮助把他温暖了、救活了,还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落下了终身残疾的他更能体会到修好这条路的重要性。

离开薛玉文家,到了村办公室,针对薛玉文家出行难的现状,他请杨书记召开村“两委”会。会上,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就从他家门前的当家塘埂上新修一条砂石路。做砂石路的钱他个人出,不需要村里垫支一分钱,但占用塘埂修路以及涉及路基周边的树木砍伐等清障问题由村“两委”负责。村“两委”的同志,被他的真心打动,大家当场表态:排除障碍,决不让黄站长劳神。

说干就干,村干部立即投入工作,群众听说镇上干部自掏腰包为薛玉文家修路,没有不支持的,卖树的卖树、拔菜的拔菜,半个月时间,一条笔直的路基让了出来。2018年3月26日,他出资近2万元的砂石路终于完工了。镇宣传委员陈善良同志、时任扶贫办主任陶琴同志陪他一起到薛玉文家走访,一家人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谢谢黄站长,谢谢黄站长,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房子改造了,路通了,脱贫的硬指标——家庭收入如何才能搞上去?他很想在亲戚朋友的企业里帮薛玉文谋一份工作,但肢体残疾并有听力障碍,这一想法显然行不通。经过多方联系,最终在镇扶贫办的帮助下,他为薛玉文争取了一个家门口的公益性岗位,但是工资微薄,难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光靠“输血”扶贫不行,还要自身“造血”。他没事就带上他的爱人去薛玉文家聊天、拉家常。薛玉文家地处偏僻,适合搞养殖,实行产业致富、力所能及地发展副业,一定能把这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搞上去。在他们夫妻俩的鼓励下,自2018年开始,薛玉文每年养殖鸡、鸭、鹅的数量都有几百只。为了减少他的养殖成本,黄宗玉利用“中国好人”名片,主动帮他与孵化家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生产畜禽饲料的厂家对接,为他提供平价或免费的禽苗与饲料。2020年,薛玉文家第一栏鹅就养了近300只,可受疫情影响,家禽价格低还不好卖。黄宗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立即在微信群、朋友圈里卖起了老鹅:“绝对天然、绝对绿色、绝对好吃,相信我的推荐!”配图是一群憨态可掬的大白鹅。“真的假的,黄站长贩起了老鹅?”“老黄下海做生意了?”一时间,大家被他的朋友圈搞懵了,或是不知是真是假。替谁卖鹅。他只好在朋友圈里留言:“亲戚家的正宗土鹅,主人为人老实,我替他吆喝几声,请大家给面子、掏票子、下单子。”看到他的留言,了解实情的镇党委书记赵森华同志也为他留言助力:“中国好人”为贫困户做好事,值得称赞。

为了方便机关工作人员下班时带回家,他爱人主动联系志愿者到薛玉文家抓鹅、宰杀、打包;市区的客户没有时间到铜城取的,下班后他又当起了送货员。5天时间,薛玉文家的鹅全部卖完。黄宗玉为大家对自己“网络带货”的支持激动了好几天。

“黄宗玉卖老鹅,全家齐上阵”这个故事在天长市广为传播,他的扶贫户收获着幸福与喜悦。

为了帮薛玉文彻底解决卖鹅难的问题,他又与几家饭店、食堂的老板沟通联系。老板们了解情况后,主动承诺:薛玉文家的家禽成熟后,只要有需要,他们包销。薛玉文一家看到黄宗玉夫妻俩这么真心地帮扶自己,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更高,2020年又养了第二栏鹅。在黄宗玉夫妻俩的帮助下,今年薛玉文家的鹅栏里又是满满一栏。

物质脱贫了,精神也要富有。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行为。新时代,需要高质量的生活。房子改造了、路通了、副业搞起来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全家人的精神面貌都改变了,但薛玉文家的生活质量又让他念念不忘。“大家每天回家用干净卫生的马桶、龙头一拧就洗澡,可他们呢,连个像样的卫生间都没有。依靠他们自己,这样的生活状况何时才能改变?只要他家有需要,我来想办法吧!”2019年底,在黄宗玉的帮助下,花费近万元的卫生间建成了,太阳能热水器、坐便器、面盆、淋浴器一应俱全。

“薛玉文家门口还是泥路,几亩地的庄稼收割上来,遇到阴雨天气,怎么办呀?”黄宗玉的爱人提醒他,谁家门口不是泥路?咱自己本身也是工薪阶层,家属也没有工作。然而,面对帮扶对象家庭的实际困难,他没有退缩:“他们身上的病痛我不能分担,但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质量我可以帮助改变。只要他们家有需要,就应该帮他做好。”他没有迟疑,2020年利用端午节两天晴好天气,薛玉文家门前近200平方米的水泥场建成了。那两天,黄宗玉的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大家都被他的善举感动。

他为薛玉文家庭所付出的一切,也让自己收获了许多,那就是一年365天每天早晨的一声问候。6年了,不论是炎热的盛夏还是凛冽的寒冬,不论是晴天还是下雨,薛玉文每天对他的一声问候都会如约而至。应该说,薛玉文全家对“中国好人”、对一名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好制度的感激之情,全部融入在了“早上好”三個字之中。

2020年6月23日,滁州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开发局组织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演讲比赛,天长市代表选手邵翔以黄宗玉脱贫攻坚事迹为题材的《精准扶贫三板斧,劈开幸福小康路》演讲,荣获二等奖。在全省总工会比赛中,冯媛媛以黄宗玉先进事迹为题材的《身残志坚锐改革,躬身农经终不悔》演讲,荣获滁州市二等奖、全省优秀奖。

作为长塘村的帮扶专干,村里所有的建档立卡困难家庭,黄宗玉都关怀备至,他的无私奉献给每一个困难家庭都留下了温暖的回忆。

作为农经站长,这两年,他的足迹不仅停留在长塘村,还走访了全镇大部分特困户,了解他们家庭生产、生活和增收的困难。他还深入全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调研,主动协助镇扶贫办与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为困难户开展订单生产、季节性用工等牵线搭桥。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全镇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工作,长期开展让利服务和技术指导。2020年,全镇38户贫困养殖户获得免费禽苗、饲料,16户21人成为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的工人。他全身心的帮扶,提高了贫困户产业致富的信心,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黄宗玉的扶贫故事似乎结束了,但他作为一名“中国好人”,光荣事迹远远不止这些。在做好长塘村扶贫工作的同时,黄宗玉还牵挂着另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女儿辍学,儿子正在上中学,品学兼优。因几年前遭遇变故,家庭陷入困境,成为了低收入贫困户。他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联系到铜城中学党委书记刘正明老师,他愿意资助这个学生的全部学杂费。2018年,这个学生考上了大学。为了继续关注这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黄宗玉夫妻俩找到了这个家庭,并承诺继续资助他大学期间的学杂费。

这么多年来,在扶贫助困的道路上,他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他曾牵头为困难党员家庭筹资3.8万元,解决生活困难;为白血病大学生筹资4.8万元,帮助他重拾生活信心;他在收到“中国好人”和“道德模范”慰问金的第二天,就悉数捐给困难群体;黄宗玉夫妻俩每年都安排时间看望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困难,实现“微心愿”;每逢传统节日中秋、春节等,他总是上门看望慰问贫困户。2020年腊月二十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黄宗玉没让放假的女儿、女婿先回家,而是从车站直接接上他们,带上年货和慰问金,去慰问贫困户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因为他要把他的善行和爱心传递给女儿、女婿,并让他们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做一个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社会的公民。

黄宗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话的:“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他想,自己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三农干部,干工作、做事情决不能花拳绣腿、摆花架子,尤其扶贫工作,更应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幸福感,巩固好脱贫成果才是长久之计。”这是他参加扶贫工作的真实感悟。他将继续关注贫困户的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真贫、真扶贫”的嘱托。

“作为一个‘中国好人,同时还是一名残疾人,把扶贫做成这样,了不起!”这是人民网在报道他的扶贫先进事迹时的评语。2020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头条位置一篇《徽故事:“好人”巧使三板斧》报道了他的扶贫故事,学习强国APP、中国文明网、安徽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他敬业奉献、扶贫助困的先进典型事迹。他俊秀的脸庞挂满了笑容,他拖着残疾的双腿,步履蹒跚地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秋风中,他的扶贫户门前的柿子已经熟透了……

责任编辑/李慧

猜你喜欢

文家贫困户家庭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家庭“煮”夫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恋练有词
红会官员文家碧的敛财之道
变味的母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