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旁观者吴刘维

2021-07-11秦羽墨

西湖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学小说

秦羽墨

第一次听说“吴刘维”的名字,是在谢宗玉办公室。那是五年,还是六年前,我去省城办事,路过作协,顺便去看老谢,当时好像没在聊文学,老谢突然冒出一句,你知道吴刘维么?像是自言自语。我的回答很潦草,三个字:没听过。老谢说,吴刘维的小说值得关注。我多说了两个字:孤陋寡闻了。老谢说,你可以看看。我说,看看也行,不看也无所谓吧。我的口吻带着不知道从哪来的傲气和一种无知无畏的莽撞。老谢说,吴刘维是个例外。

人要么活成故事,要么书写别人的故事,两件事做成一件,就算没白活,他兼而有之,这真是一个例外。

当过人民教师,摆过地摊,在文化馆干过,做过文学期刊的编辑,同时还经营文化公司,最终在省内一家学术机构任职。这样的人本身就像一个小说,他搞文学,没理由不成为一名好作家。听了老谢的话,我到网上去搜。资料显示,吴刘维是个资深的文艺青年,写过很多作品,二十年前就被外界关注,他最近的动作属于重返现场。我确实孤陋寡闻了。先读的《天堂无窑》,接着,又马不停蹄读《送雪回家》,两个小说读完,我像被施了魔法,定在了原地,有那么几分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那天下午,一个叫吴刘维的中年男人狠狠击中了我的神经。读他的创作谈,感觉这个人太有意思,太好玩了,性情,风骨,桀骜不驯又温厚纯良,洁身自好又与世浮沉,像从魏晋远道而来。跟他的小说相比,我对他的人似乎更感兴趣,想着找机会认识一下。我从未对谁产生这么强烈的结交欲,哪怕是女人。我感觉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男人。

我胃口不好,偏食,在审美和交友方面尤甚,这些年朋友一直不多,长时间的失望让我放弃了寻觅的想法。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得不到呢,那也没关系,还可以自给自足嘛。好在,吴刘维出现了,他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尚有理想主义者存在,这个物种并未灭绝。

后来,跟吴刘维见面,我发现他跟文字描述的并不相符。文字里,他是那么放荡不羁、个性突出,可站在面前的却是个谦谦君子,温和少语,即便酒后,也依然克制。不管几个人吃饭、桌上坐了谁,他总是声音最小的一个,说话的时候,试探着开口,显得彬彬有礼,带着弥勒佛式的笑。如此和谐,不见锋芒,好像他早已原谅了这个世界曾对他施加的伤害,这就是那个全校老师来听课却让学生们自习、高考前批评应试制度,然后被学校发配边疆,停薪留职,又故意在校门口摆摊卖货的文学青年吴刘维?或者说,二十年的俗世生活,已彻底磨平了他的棱角?有那么一瞬间,我怀疑过,他文字里的那些自述跟别的作家一样,都是假的,虚张声势罢了,他把自己当作小说来写了。小说家会潜意识地美化,或者说虚化自己的生活,越做不到的事,越往那个方向挪,在文字里肆意撒欢,真相比文字差距大了去了。

然而,不是这样的。表面上他的棱角确实被磨得很光滑了(毕竟谁每天都在被生活打磨和碾压),但内心里,锋芒比以前更加分明凌厉,他对眼前的世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小说也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认知,精神深处那块扎人的小石子,已耸立成巍峨的山峦。对于山峦,只有站在远处才能感知它的高大,它的棱角是无法用小小的手掌去抚摸的。所以,每每他的话最少,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最深。他始终是一个叛逆者。独立,不苟于人,绝不向现实妥协。身份上,他更像一个旁观者了,冷眼旁观,心知肚明。他说,好作品,要么开枪,要么开灯,否则写它干什么。不开枪,也不开灯,意义何在,文学又不是玩物。他又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能远离成功人士。这是二十几天前他对我说的话,至今在脑子里回响。轻易不发言,发言,就像一颗子弹,轻易击中你的心脏,这就是我的兄长吴刘维。

那颗子弹穿过心脏时,在心房正中留了下来,但你却不感觉不舒服,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它本来就该待在那里。为了更好地保管它,回到家,我还是做了开胸手术,将子弹取出。携带个人体温的子弹,如一剂良药,给人带来力量。

且看他对自己的“约法三章”:一是必须写当下生活,你看当下生活,要多离奇有多离奇,你的小说,只要写得比当下精彩生活更精彩,就不愁没人看;二是必须要有一个新颖的构思,这个构思,读者在别的小说里看不到,只有在你的小说里才能看到;三是让每一部小说都不一样,从形式到内容,每一部小说都是一片新奇的风景,这样就不会重复自己,也不会让读者心生厌倦。在大家争着炫技,向西方学习,嫌弃故事,研究各种出拳套路的时候,他却公然对故事示爱,在我看来,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表面看来,他的宣言似乎太过老土,太落伍了。

彼时,他的长篇小说《绝望游戏》正在热销,卖得很好。据说,写这个小说时,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几年与世隔绝,可以说用尽全力,倾尽心血,自然地,外界反响也很好。这个小说我一直没读。我对当代长篇充满偏见,觉得,即便天才,也难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惊世之作,无数著名作家的平庸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吃瓜群众的好评,我持怀疑态度。我一贯反对把小说写得过于好读、过于追求故事性的,也一贯认为,故事再精彩,也不可能精彩过生活。外界评价如此之高,让我心生警惕,生怕这个过于热闹的小说毁掉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对某一类读者实在缺乏信心。当然,有个重要原因,这两年有些忙,带娃,忙工作,很难集中精力去读一本长篇,除非它的作者认为自己写了一部传世之作,平时我的兴趣都放在对短篇小说的阅读上。

后来他在杂志上发表了另一部长篇小说,《午夜课》,并将小说连同杂志一起送给了我,我放在案头上,长达两年没有去翻,倒是老婆把它当作闲书,给看完了。那天,吴刘维在饭桌上告诉我,那个小说很多人读了,但他们都没猜到真正的凶手是谁。这一说,我就来兴趣了,回家连夜把书看完,然后,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他。他说,你可能是唯一一个把小说看懂的人。在这里,我不能说出凶手的名字以及他的身份,只有懂得吴刘维的人才会明白。那个小说实在值得一说。小说以周克华案为蓝本,当时,案件还没破,事实上,破案之后,再去看小说,更显得吴刘维作为一名小说家的过人之处,他在兑现自己的诺言,确实把小说写得比生活更精彩。这个小说,我可以读出众多信息,他特别了解背景,也特别了解女人和酒,我的视线范围里,还没有谁写女人写到这种程度,就好像女人原本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他是一个性感魅惑的夏娃,莫非女人真的是他的一根肋骨?他写纪子眉喝酒以及教授打的那套“隔山打牛”的拳法,真叫一个绝。由此,我断定,他是个有故事的人,有很多的故事,很复杂的故事,他一定做過不少过去时代的我认为的所谓“坏事”,经历过足够的女人以及女人带给他的痛,还有足够多的你知我知他也知却并不容易体验到的个中场面。他对女人身体和精神的鉴别能力让人大开眼界,洞察世事的能力,可谓四两拨千斤、蜻蜓点水,让人欲罢不能。于是,我又想起《绝望游戏》,也许,我应该放下成见,去相信一个本就该相信的人。我决定,这个文章一写完就到网上买一本《绝望游戏》。

身在体制内的吴刘维,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旁观者。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他没能写作,并不是说,他抛弃了文学,或者文学抛弃了他。这二十年,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文学卧底,用心脏和灵魂体验生活,所以,他称自己的写作为“低空飞翔”。看起来,好像是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搞了一次全面的文学实地考察。

几年前他辞掉文学所副所长,挂靠到另一个名义上归单位管实则不归它管的部门,将自己变成个“隐形人”。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做个“局外人”。除了搞好本职工作,从不刻意去巴结谁讨好谁,始终不站队,不入圈子。在每个单位,跟门卫的关系好过跟一把手的关系。他是所在的研究机构里唯一不申报职称的专业人员。这家研究机构掌管全省研究员系列职称的评定,他想弄个副研究员和研究员是顺手拈来的事,但他了无兴趣。甚至,他不参加任何作品研讨会,不想无功受禄地拿取别人的红包,也不参加毕业二十年三十年之类的同学聚会,不愿看到得势者一副舍我其谁的老大扮相。不炒股。不赌钱打牌。也很少网聊,微信好友控制在一百个以内。他要过一种他想要的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以上这段话出自他的个人道白。读到这里,恐怕会有人认为,这种人一定日子过得很糟糕,一塌糊涂,被世界嫌弃了,跟周围格格不入,却又不愿面对现实,所以才选择自我逃避。吴刘维并不如此,他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愤青。他过得很好,生命质量比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好——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他是看透了,洒脱了,不去关心那些不值得关心的事。他就是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世界能奈我何?“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以前看杨绛这首诗,觉得老先生是在吹牛,装逼而已,漂亮话谁不会说,哪个能真正做到这样?真这样了,还用得着在红尘里翻爬打滚?早出家当和尚了。吴刘维有力反击了我。对某类人,我们是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的。

我们无法做命运的主宰,但起码要拿出最大的反抗勇气,这是对自己的尊重,正如他对文学的尊重一样。不能只活着,还要为自己而活,他说,文学不是自己追名逐利的工具,而是无可替代的精神追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一个大的网吧,那么,文学就是我的氧吧;如果说,生命一直在被围追堵截,那么,文学就是我生命的一个出口。”他始终把文学当作文学本身对待的,既不是职业成功的敲门砖,也不是挣钱的工具,处在文学当中的他,始终远离文学现场。一个人躲进激情深处,真是难得的幸福啊。

两年前,我调到文联二层单位上班,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很多作家,比过去三十年里认识的人,总共加起来还多,困惑也随之而来。我觉得自己离文学越近,离写作就越远,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自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我跟他交流过文学职业这桩事。然后,明白,其实多数写作者,还有编辑,也就那样,农民千千万,真把式万里无一,往往方圆十里找不到一个精通农事,且懂得敬畏土地的人。他们种地不过是为了活命,一种职业而已。事实上,哪个行业懂行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老师并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医生也未必明白医学之道,他们都是混口饭吃。更多的人,聪明一点的,懂得将职业当成沽名钓誉的工具,文学这个行当尤其如此。

吴刘维这种人,当下是过分地少了。

他说自己是一个“非典”作家,没有固定风格,没有归属于自己创作上的典型题材、地域以及人物关注群体。换句话说,就没有自己的创作根据地,什么东西能让他兴奋,带来写作的愉悦,能把他的思维带到远方,就能满足他的写作胃口。其实他是有根据地的,就好像祖先的血脉,不管你承不承认,它就在你身体里流淌。他的根据地不在外,而在内——内心的风景,二十年来对这个社会的终极认知。我觉得,不管写什么,他自始至终都在努力靠近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

读《天堂无窑》时,最令我着迷的不是匪夷所思出其不意的故事,而是作者在小说中回忆的一幕幕同三叔一起成长的小细节,我愿意相信那就是他生活的原貌,是作者过去岁月的经历。关于祖父杀完猪、往墙上甩猪卵根的画面,我十分肯定那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我是个胃口很小的人》是吴刘维所有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小说写得特别荒诞,也特别中国,依稀可见马尔克斯的影子,但它只可能发生在中国。关于后代吃自己先人的构思可谓惊人,但小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公儿时同小米一起在码头偷吃祭祀果品的情节,读到那里时,我眼眶一阵温热。

读吴刘维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往往故事是虚构的,但小说的细枝末节以及外围人物描绘得格外逼真,或者说,有着感情和体验上的真实。我判断,那些全来自他的个人生活,否则,不会有那么粗粝的真实感。每一种生活都不是白费的,过去的那二十年赐予了他太多东西。很多当下的写作者太过忙于著作等身,忙于成名成家,却疏于对社会的实地探究,写着写着成了书斋式的意淫,虚假,空洞,乏味透顶。一个字:假!

前些年我只写散文。我清楚自己的能耐,我是一个十足的笨人,做任何事都要竭尽全力才能勉强应付,不像有的人,诗歌、散文、小说、翻译,样样玩,样样精通,闪转腾挪,应付自如。我只能专注一条路,直走到前路不通,再另谋他途。我的写作和精神出了问题,一切都那么难以为继。老兄对我说,小兄弟,别整散文了,去写小说吧,有才华的人都奋斗在小说的战壕里。我说,怕没那个才华,瞎耽误工夫。他说,别谦虚,才华那玩意,谁敢说自己一点也没有呢。多少有一点,那就试试。从此,我改写小说,再没动过散文的心思。是否瞎耽误工夫不好说,但我知道自己乐在其中,哪怕一个字不发表,都觉得高兴,这年头找一件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做,可太不容易了。就这么的,在他的引诱下,我上了小说的贼船,哪怕有一天失足落水,一命呜呼,也绝不后悔。

算来,我跟吴刘维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一年一次,顶多两次(以后会多起来,因为拿了驾照)。见面必喝酒,以前主要是他喝,我没什么酒量,只意思一下,后来,我也慢慢可以喝一点了,再后来,不喝酒简直不像话。孤独,难受了,想找人说话了,首先想到的是去省城找那个叫吴刘维的中年男人喝一杯。我有个习惯,称之为怪癖可能更准确一點,就是无聊的时候,会一个人偷偷去某个城市(主要是省城长沙),仅仅因为那里有地铁,我什么事都不需要干,什么人也不必见,把自己扔在一大车人里,感受肉体在这世间漂浮,或者说,让自己消失在人群中,内心有一种特别的存在和满足感。我喜欢长沙,它离我不远也不近,恰好是合适的距离。过去,我去是为了寻找自己,现在,又多了一个借口,还可以去看吴刘维。

每次到长沙,他都会让我叫上想见的朋友,其实,就那三四个现人,老面孔。我的交际面有限,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夸夸其谈,总感觉有人会在背后陷害我,把直言不讳的聊天告诉不该告诉的人。我说,每次都来蹭你的好酒喝,让你穿过整个长沙城来吃饭(他住在星沙,靠近郊区了),真不好意思。他说,我还得感谢你,要不是你来,我难得跟大家吃一顿饭,虽同在省城,大家见面并不容易。似乎,我的到来,给了他和老友见面的机会。这不是完全的客套话,他确实是深居简出的,平日既不喜欢热闹,也不爱混圈子。他说过,没有非办不可的紧要事,周末他一般都会带上老婆孩子,回老家攸县酒埠江镇草田村一趟,乡下有他的八旬老母。

生平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欠了人家的情,还不上,是个天大的负担。这种怕,让我本能地选择与他人保持距离。但面对吴刘维,我吃他的饭,喝他的酒(全是珍藏多年的好酒),丝毫不觉得亏欠,好像一切理所当然,不喝他的喝谁的?偏偏脸皮也不争气,莫名其妙就厚了。酒好,人也好,于是兴致所发,于是酒量大增,是平常的两倍有余。只有跟吴刘维在一起的时候,才觉得酒那么好喝。每回见他,我都会喝醉,要是不喝醉,那就对不起自己,嘴上有讲不完的话,不都是文学,更多的是关于生活和眼前这个社会。

说来奇怪,跟我走得近的,或者说,能够让我主动靠近的人,都是我的父兄辈,最低也长个十岁八岁。对平輩和同龄人,我没有什么言说欲,相对无言,如同公堂受刑。我觉得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过于幼稚,而处事的方法又过于世故,了无生趣,成熟得令人害怕。对他们而言,我刚刚相反,处事太过幼稚,像白痴,对世界又看得过于通透,跟出家人似的,未老先衰,一点激情也没有,很不好玩。是的,我们彼此嫌弃。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和举着灯笼在我身上发现自己的人相遇。这是,特朗斯特罗姆说的,用在吴刘维和我身上,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鉴于我们都属于溺死在人群中的孤独者,或者说在人群之外舞蹈的人,我愿意一厢情愿。我不能说,我们被彼此照亮了,我确定的是,他照亮了我,这足够了。

吴刘维说:“有时候我怀疑自己,借写小说的名义,虚度时光,抑或是躲避现世,逍遥在虚构王国。”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射,但写作这个行动本身,却更像是一种逃离。如果真是这样,让我们一起逃离吧,明月之夜,驾一叶小舟遁去。

(责任编辑:李璐)

猜你喜欢

文学小说
我们需要文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