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夜

2021-07-11田永刚

散文诗(青年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夜色光明黑夜

田永刚

黑夜并不是虚无的影子。

我们所有关于黑夜的极致的想象,以及黑夜里發生的令人颇感奇妙、恐惧、缠绵的故事,多多少少都带着光的影子。在自然时代遵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里,先是月亮与星光,后是升腾的火焰,它们一点点拓展着我们关于黑夜的认知,夜晚的魅力也因此逐渐散发出来。等富兰克林研究了电,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等灯光蔓延了整个世界,黑夜开始变得绚丽起来,黑色与五彩的光芒交织,逐渐让人类衍生出了一个叫“夜生活”的名词。黑夜从单纯的恐惧与抗拒,变成吸引与接纳,睡觉,这个本应和它连结最多的词汇,仅仅成为了人们在晚上的刚需。于是,我们开始将黑夜作为生活富裕,甚至生命延伸的走向,它不再只是空洞、压抑、神秘,它开始变得立体、具象而丰富。

要知道,在我们一贯的意象中,黑夜一直都顶着一顶叫玄幻的帽子。更多的时候,它是与恐惧、脆弱、孤独、神秘联系在一起的,那些象征着烦恼、苦难、悲惨的黑夜,它的流逝甚至是拉长的,漫漫长夜,甚至能用“煎熬”这个词汇来定义。仿佛黑夜,天生就带着怯懦与苟且的力量,它脱离日常与琐碎,它隔离勇气与希望,它消减着幸福与安康,这种自带反派光环的形象,仿佛只有做梦才是它唯一的归途。

身处黑暗,我们也就格外脆弱,安全感会被无限稀释,变得淡薄,一丝丝响动,都可能让我们心惊胆颤。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光明,需要指引,需要一种看得见的、直观的支撑,方可脱离未知的笼罩。也就是那个时候,顾城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诗才更让人心生触动。

身处黑暗,经过了白天的光亮、熙攘、自由与广阔,在黑夜的深邃、寂静、迷幻和压抑中,一些能反复被顾念的人、盈于心上的事,会被慢慢放大,会在迷离中构建出一张束缚的网,所以,思念会显得更加缠绵,人在其间也就特别的沉迷与感性。在这别样的环境与氛围中,一些潜藏的正发生的故事才愈发刻骨铭心,一些不为人知甚至不为人见的坚持、努力、期盼、绝望或者告别,才更具备唯真的影响。

身处黑暗,白日的喧嚣离去,深刻而复杂的情绪混淆一体,在静谧的世界里,慢慢酝酿发酵,慢慢梳理平复,最后,将所有与情绪有关的故事浓缩、简化,围绕在身边的方寸之地,化成一段沉默的气息流溢。因此,我们有时候会说一个词,叫“夜凉如水”,相比于白天的温热和阳刚,黑夜是清凉和柔软的,更能抚平躁动,让我们冷静。如果是在黑暗而封闭的空间中,自我的反思与剖析也要远远多于对他物的关照,我们更容易将与外界相关的自我体验提升到细密的程度,去感受一些被忽视、疏远,甚至遗忘的细节。

黑夜从光明处延展而来,也会从光明中消融而去,即便我们努力营造出人间梦想汇聚的“不夜城”,那些物动的声响,也终将被“落幕”的天性压制。一面黑色的帷幕在傍晚渐渐拉开,牛羊入圈、车马息声的万物“归巢”的时刻到来了。这时候,人间前半夜像“倒春寒”一般还回响着白天的热闹,路途上、餐馆里、夜市场等等人流涌动处,还有夜色与光彩交融出来的种种精彩,人们呼朋引伴、聚众而欢,夜生活呈现出一种白日所没有的流光溢彩;慢慢地,夜色更加深厚,一种“前半夜喝酒我后半夜醉”的失落,一种“长向别离中”的哀愁,一种“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的满足,一种“和风细雨徐徐归”的安宁,各种状态,终会化入“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深意中,夜色沉沉的时光,终能让人的灵魂在睡梦中得到平复,而大多数人入梦的后半夜,那些斑驳的、零星的失眠事与无眠人,也不过是像群星对夜幕的点缀。

黑夜终究是属于有心人的。

尽管相对于白天的顺从,它多了一丝丝被迫的属性,但就在这种种无奈的、不如意的黑夜里,也有让我们心安的、期待的、美好的感受和寓意,譬如观星赏月、看烟火绽放、听虫鸣蛙叫,以及寄情“灯火阑珊处”;譬如放下、安宁、闲适、迷幻等等。倘若黑夜里还有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或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而我们恰恰又与它们保持着欢喜的距离的话,那么,这样一个黑夜,更加值得期待。因为,习惯于墨守成规的人们,并不是不需要意外,而是更希望所遇到的、得到的,具备超出我们预设价值的高度。终究,黑夜是有这样的潜力的,尽管,它总是一副沉默得让人无法拒绝的样子,来的时候潜移默化,走的时候悄悄然然。

猜你喜欢

夜色光明黑夜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夜色
夜读
为你守护光明
夜色真美
沉默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黑夜过桥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白天和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