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故鼎新

2021-07-11张雍

牡丹 2021年8期
关键词:写实主义徐悲鸿革新

徐悲鸿的绘画美学思想受到20世纪西方绘画思潮的影响,他主张“师法造化”,提出写实主义,并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对中国画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为近现代中国画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徐悲鸿生平

徐悲鸿,本名徐寿康,1895年7月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的屺亭桥镇。徐悲鸿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写字,并学习绘画,其在儿时就已把儒家经典的部分书目读完。徐悲鸿受父亲影响,对绘画极具兴趣,并勤奋刻苦,这为他后来从事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康有为的帮助下,徐悲鸿赴日、赴欧留学。回国后,田汉邀请他担任南国艺术学院的美术系主任。1950年,北平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被任命为院长,他用画笔书写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成为美术界十分有影响力的人物。

二、徐悲鸿的革新美学思想

(一)“师法造化”

古人写生即写物之生意。早在南朝时期,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这是主张以山水原貌为基准来进行创作,也就是提倡写生,是后来“外师造化”理论的前身。宗炳坚持游览祖国山河,他提到:“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姚最在《续画品录》里说“心师造化”,唐代画家张璪将姚最“心师造化”的观点与“中得心源”相结合,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来源于自然现实中的美,艺术之美是对自然的提取。

徐悲鸿主张面对自然,注重写实,反对拟古,反对以临摹代替创作,提倡走向自然,对景写生,用心感受一石一木,极不赞成临习《芥子园画谱》,不赞成根据前人总结好的规律与表现方式进行创作,因为前人面对自然景物感悟出的运笔方式及表现形式并不能表达作画者当下的心境。在徐悲鸿看来,只有细致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才能用画笔表现出精准的造型,没有精准的造型就无以表达感情。

(二)写实主义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与“写实”相关的理论以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中国绘画“六法”之一——“应物象形”最有名,即“应物,象形是也”,这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描绘的对象相似。

20世纪初,陈独秀意识到美术创作需要写实,这与当时一大批受到欧洲艺术文化冲击的年轻画家的想法一致,他们都提倡写实主义,主张改良中国画。艺术创作源自对真实生活的理解与体验,这批艺术家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人文思潮的批判和反思。例如,蒋兆和将中国水墨画与西方的写实观点加以融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他认为中国绘画以形写神,重“六法”,有超然之精神;西方绘画重形色光影,夺造化之功能。由此可见,蒋兆和提倡写实。

1918年,徐悲鸿演讲《中国画改良之方法》,关于中国画的革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绘画,才能改变中国画发展的现状。这一观点得到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认可,成为徐悲鸿革新之路的开端。徐悲鸿在欧洲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对素描技法和写实能力极为看重,这些影响了他的绘画观念。

(三)以素描为基础

素描是作为西方艺术引入中国的。如何把中西绘画技巧结合得极为巧妙是画家重点研究的问题。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徐悲鸿重视素描的规范练习,他将自己留法所学悉心传授给学生,并希望他们加强日常练习,在渐悟中体会、顿悟。

徐悲鸿强调绘画者学习的第一步功夫即为素描,素描的学习讲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徐悲鸿的素描人物作品运用素描调子表现形体结构,形体的光影明暗、起伏、转折、皮肤的质感跃然纸上,轮廓线清晰,画面真实。徐悲鸿主张通过素描表现极具写实性的形体,感知形体的结构并在画纸上表现出来。这些功夫的历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所得,需要时间和精力。

三、徐悲鴻的革新对近现代美学思潮的冲击

(一)徐悲鸿对近代绘画的影响

“吾国数千年之艺术,成绩斐然,世界钦佩,而无知者流,不知国粹之宜保存、宜发扬,反觍颜曰:艺术革命、艺术叛徒,清夜自思,得毋愧乎?”这是金城在《画学讲义》中所写,他以保存国粹为己任,反对艺术革命和融入西洋画法。与徐悲鸿所提出的重写实、重素描的美术革命观点相对立。

金城、林纾、陈师曾等人提倡发扬国粹。林风眠提出了中西调和观点,他希望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中国画,取中国画与西方画之长而进行调和。后来,美术界主张引入西洋画法者居多,但各流派希望达到的效果都不一样,大家众说纷纭。

(二)徐悲鸿对现代教育界的影响

徐悲鸿任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一职时,大刀阔斧地改革了美术教育体系。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依然沿用徐悲鸿的美学思想,即重视素描教育、重视写实。

徐悲鸿为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将西方的教学理念成功引入中国学院教育,这一系列改革对中国美术教育来说,利大于弊。如今,人们要更加客观地评价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美术思想,这既是对徐悲鸿本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中国美术教育现实价值的思考。

四、结语

徐悲鸿过硬的专业素养加上持之以恒的精神,使他在中国画革新的道路上不懈追求,他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改良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主张“师法造化”,探究自然形态之美,将艺术的美建立在现实自然美的基础之上。他将西方现实主义与中国笔墨相契合,注重素描基础,为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徐悲鸿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雍(1996-),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写实主义徐悲鸿革新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杨飞云与古典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