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戏法亟需保护传承

2021-07-11李晶晶魔术师

杂技与魔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戏法研修班前辈

文、图︱李晶晶(魔术师)

说实话,我以前对于中国戏法的认识是比较浅薄的,直到最近参加了魔术艺术人才“中国戏法”高级研修班,我才知道这几个字的分量与魅力所在。

从郭玉文老师讲的《中国戏法是世界魔术的基础》课开始,我知道了原来中国戏法对于世界魔术的贡献是巨大的。而肖桂森老师、王立民老师的叮嘱更是语重心长。

一、中国戏法的魅力

中国戏法在历史传承中,有一本叫《鹅幻汇编》的书记载了各种戏法门子,一共是六个小册子,包括320个门子原理,后来世界魔术虽然发展壮大,可是归根到底的门子原理也不超出这320个。

不知从何时开始,国内有年轻魔术师疯狂追求国外那些眼花缭乱的手法、效果,以为外来的是最好的,但其实学习了一大圈后才发现,原来最好的智慧结晶一直在我们中国。

曾影响一个时代的戏法家朱连魁,不仅掌握非常多优秀的戏法节目,更在当时拥有众多的粉丝。其中有位国外魔术师被朱连魁的戏法吸引后,毅然穿起了大褂,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程连苏”,从此到处表演中国戏法,更说自己是中国人,为了装扮得很像,他几十年从不在外面开口讲话,以免声音露馅。

我记得第一次观看戏法演出是在一次魔术大会上,最后一个压轴的节目是中国传统戏法中的“双四亮”,表演者不断变出盛满水的鱼缸、果盘、玻璃瓶等器皿,直至摆满整个舞台。这个节目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大家纷纷起立鼓掌,这就是戏法的魅力所在。如不亲临现场、亲眼所见,永远不会感受到那种激动与澎湃。

二、中国戏法亟需保持传承

中国戏法虽然有一代又一代的艺人尽力传承,但也避免不了有非常多优秀的节目消失在了时间长河之中。郭老师描述了两个已经失传的戏法:一是将一粒西瓜子放进一小杯土壤里,浇上水后叫三声“长、长、长”,瓜子开始长出小芽;再浇上一些水,三秒钟藤蔓开始长高;再浇一些水后,藤蔓上结出了一颗小西瓜。二是将一团棉花吃进口里后,慢慢从口中吐出一个线头,缓慢拉,越拉越长,一直到从口中拉出足足一大团的棉线。是不是仅听描述,就足够吸引人想亲眼观看了?

肖桂森老师说,有一件特别可惜的事,就是后人研究朱连魁的戏法时,发现他那些戏法没有传人,也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资料。然后,他叮嘱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录像,多记录下一些戏法、门子,不然很多珍贵的内容从此就消失不见了。

课堂上有一幕让我深受感触,70多岁的王立民老师说:“我老催着克石(他的徒弟)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趁着好多戏法我都还能记得……”戏法不像魔术一样可以开培训课、卖视频教材,历代的戏法前辈都是采取“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也就是只有真正磕头拜师后,师傅才将自己的本领一点点教给徒弟,这不仅是对戏法艺术的一种保护,更是肩上承担起的一种责任。

我们能做些什么?任何一种艺术形态在传承时部分消失是无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去保护它,去发展这门充满魅力与智慧的艺术。对于我而言,相信这次一起参加研修班的同学们,会继续努力地、坚定不移地将中国戏法表演给更多观众看,不辜负传授我们知识的前辈老师。后辈会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发扬、创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戏法。

猜你喜欢

戏法研修班前辈
港口安全管理高级研修班开班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我的黄埔前辈”主题征文启事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鸡蛋戏法
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府谷)高级研修班全景留念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硬币戏法
消失的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