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CT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

2021-07-10闫建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包炎经胸心包

闫建平

(鱼台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山东 济宁 272300)

心包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中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CP)病症占绝大多数,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在早期患者出现心慌、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到后期出现肝大、下肢浮肿、腹水以及胸水[1]。大多数的缩窄性心包炎属于慢性病例,随着时间病情逐渐加重,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多,且预后效果并非100%理想,外科行心包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我国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结核杆菌感染,结核病多见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很多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后不选择积极检查治疗,等出现典型症状后才来医院就诊,一般症状都已经处于后期纤维化阶段,提高了治疗难度。因此,尽早做出明确的诊断对于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治疗有重要意义。CP的诊断通常以影像学为主,主要有X线、超声心动图、CT、MRI等多种影像学技术[2]。超声心动图在CP的诊断中也非常重要,主要表现有室间隔抖动、心包增厚、心包钙化、下腔静脉增宽等,吴满丽等对于84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统计显示,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总敏感性为96.4%。CT诊断可以显示心包厚度以及钙化、上下腔静脉、奇静脉扩张和房室受压心脏外形改变,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容易显示CP心包的厚度和钙化程度,还可以确定病症位置[3]。超声心动图结合CT对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有互补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CT在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7~74岁,平均(45.1±2.17)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16例(占总病例34.8%)、乏力27例(58.7%)、胸闷43例(93.5%)、肝脏肿大15例(32.6%)、下肢浮肿26例(56.5%)等。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超声心电图和CT检查,排除有精神疾病患者、心脏其他严重病症患者以及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患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CT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 Sequoia512型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2.5~4.25MHz。在患者呼吸处于平稳的情况下经胸探查心脏,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平卧位,使检查位置充分暴露,对检查部位进行清洁,声窗选择胸骨旁、心尖、剑突下以及非标准切面等,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标准主要有心包厚度、钙化、上下腔静脉的增宽情况、心室腔的变化、室间隔矛盾运动以及心脏舒张功能受限情况,诊断结果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三条以上可以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

CT检查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Hispeed螺旋CT对患者胸部进行CT扫描,在检查前要控制好患者的心率,若患者心率大于80次/min,则根据患者当前心率、身高以及体重情况给予患者适量的倍他乐克,患者取侧卧位,使用常规层扫描,层间距5mm,矩阵512×512。CT诊断依据主要是心包增加的厚度、钙化、心脏边缘的僵直、上下腔静脉扩张状况、房室受压心室外形变化等,诊断结果出现上述诊断依据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CT诊断判断由一名超声医师与一名CT医师在不知诊断结果的情况下对经胸超声心动图和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讨论一致后做出诊断,满足经胸超声心动图判断标准3条以上或者满足CT诊断标准2条以上可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行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准确率=影像学诊断阳性例数/经手术病理检测总例数×100%。

2 结果

46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测结果显示,46例患者均为缩窄性心包炎,检测率为100%,主要病因有:结核杆菌感染20例(43.5%),化脓性改变4例(8.7%),非特异性16例(34.8%)。可以看出,结核是主要病因。

2.1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

46例术后证实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心脏舒张受限(78.26%)比例最高,其次是心房增大(58.70%),钙化(13.01%)最低。见表1。

表1 缩窄性心包炎在超声心动图中表现

2.2 CT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结果

46例术后证实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CT结果显示:心包增厚(71.74%)比例最高,其次是钙化(58.70%),心房缩小(26.09%)最低。见表2。

表2 缩窄性心包炎在CT中的表现

2.3 影像学诊断阳性率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符合率与CT检测检查符合率对比(χ2=0.337,P>0.05),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检查方法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准确率相近;而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CT诊断准确率与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对比(χ2=4.039,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方法与CT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χ2=2.191,P<0.05)。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CT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准确率与单一检测方法比较,准确率最高(P<0.05)。见表3。

表3 经胸超声心动图、CT以及两种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3 讨论

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包脏壁出现炎症,使得纤维素渗出物出现沉积,导致心包增厚甚至出现钙化现象,当心包受侵的范围较广时,就会像一个硬壳将心脏包围,进一步形成缩窄环,在心脏舒张充盈时受限,引起血液流动力学的一系列改变[4],多为慢性。由于心室舒张受到阻碍,心搏量也会出现下降,为了维持身体血液循环,患者的心率必然会增快,同时上下腔静脉回流也会因心包缩小而受阻,出现静脉血液升高、颈静脉扩张、肝脏肿大、腹水等一系列症状[5]。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劳力性疲乏、食欲不振等,主要原因是心搏量降低所导致。由于缩窄性心包炎特异性不够明显,待发现时病情常处于晚期,原有的病理特征已经丧失,给临床诊断带来较大困难,目前临床主要依靠经胸超声心动图和CT进行诊断,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

本次研究得出,单一诊断的准确率不够理想,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较高,通过对4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测,结果表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诊断出40例缩窄性心包炎,诊断准确率为86.96%,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显示心腔以及患者心脏功能状况较好,但是有时对于区分缩窄性心包炎与限制性心肌病较为困难;经CT检测诊断出38例缩窄性心包炎,诊断准确率为82.6%,CT对于评估心包厚度以及钙化位置具有较高准确率,但是对于细小钙化的观察容易受到心脏活动的影响,导致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通过两种检查方法数据统计,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钙化的检测诊断率不及CT,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心房增大等心脏结构变化方面,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要明显优于CT检测(P<0.05)。

综上所述,经胸超声心动图与CT对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具有互补效果,两种检测方法联合诊断与单一方法诊断比较,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对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心包炎经胸心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18F-FDG PET/CT在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心脏磁共振在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诊断的价值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经胸乳入路腔镜术与传统开放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对比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