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工作探究
2021-07-09伏君平
伏君平
摘要:森林是大自然中最美丽且最丰富的“半成品”,具有防风固沙、蓄水调温、美化环境等作用。森林资源保护及森林培育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森林覆盖面积、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加森林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林业管理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的肺”,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能维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近年来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扩张及人们对森林资源的无限汲取,导致森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以,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要手段。
1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 对温度的影响
森林中孕育着种类繁多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物圈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在炎热的夏季,茂密的树叶是天然的屏障,在吸收外界热能的同时,能降低燥熱的气温,带来一分凉爽;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遮挡冷风,让区域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森林被人们称为“天然调温师”。
1.2 对水分的影响
森林是“天然蓄水库”,能够对雨水、雪水等自然降水起到“截留”作用,在雨季,森林中植被吸收多余的水分进行存储,维持地下水的稳定。同时,植被还能通过蒸腾作用,将水蒸发到空气中,从而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
1.3 对大气的影响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是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等气体组成,其中,排放量较多、对人们危害性较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能够有效利用植被的光合作用、固碳作用等,有效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进而达到净化空气成分的目的。
1.4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是地球表面岩石经过亿万年形成的,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有了森林后的土壤,植被的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给土壤带来更多的养分,从而更加有益于植被的生长。
1.5 对生物的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们依附于森林中的植被而生存,森林为这些动植物、微生物等提供了一个栖息之所,保护森林,做好森林培育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对于保持生物链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
2.1 苗木培育
苗木培育是大面积培育森林的首要步骤,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苗圃地:对苗木区域是否向阳、土壤是否肥沃、水源是否充足、是否有虫害隐患、温度是否适宜等培育条件进行调查。待苗圃地选好后,进行垃圾清理、平整细化、消毒施肥,并按照规划方案将苗圃地做成圃床。
播种:根据各种植被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季节、合理的方式进行播种。在实际播种过程中,首先需要结合种子大小和覆土厚度选择适宜深度与间隔进行开沟,在通常情况下,播种沟深度为0.5~0.6厘米,要求深度均匀,对于柳树、杨树等小种子播种时无需开沟,直接浅线播种。其次,播种时,要遵循“边开沟、边播种、边覆土”的基本原则,要求下种均匀。
苗圃地管理:定期灌溉与排水,由于种子萌发后需要足够的空气、水分,一旦土壤失水,种子就会失去活性,同时,还要定期检测土壤含水量,一旦含水量过大,种子就会发霉腐烂;定期清除杂草,杂草过于茂密会影响苗木生长质量。
苗木出圃:起苗是苗木出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首先,要把握起苗时节,必须做到与造林季节相配合。其次,在起苗时要到达一定深度,确保不会伤及苗木根系。最后,将苗木进行分类包装与运输。
2.2 人工造林
选择适宜造林地:为了确保能够发挥人工造林的最大化效益,通常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宜造林的地段。
造林整地: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进行翻垦,通过物理、化学等清理方法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或其他剩余物,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率。然后,根据造林苗木的大小及其根系情况,确定人工造林的初植密度、苗木间距。
2.3 林地培育
做好虫害预测防治工作。森林病虫害的预测与防治工作贯穿整个林地培育过程,也是避免苗木染病、死亡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林业管理部门应将病虫害调查监测工作放在森林培育的首要位置,要对森林区域内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及时、全面掌握病虫害信息,确定专人、确定对象、制定方法、改善病虫害环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防火工作贯穿整个森林生长的始末,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森林中任何动植物都将会化为乌有。因此,必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在森林防火中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加强防火宣传与培训,提升林业管理部门及群众的防火意识,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第二,加强林区火源管理,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森林资源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充分借助卫星导航、网络信息化通讯、全球定位、地理信息及手机基站定位等现代化科学技术,通过管理中心实现对林区定时、定点、定线路的全过程监控,提高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 结束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水平较低,各地林农矛盾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每一个林业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森林资源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也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