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2021-07-09朋措文德
朋措文德
固若金汤的地下堡垒
坑道战是抗美援朝阵地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存有生力量的战场最优方案。1951年,志愿军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形成对峙局面后,双方展开了长达2年1个月的阵地战。美军企图利用1500架战机的绝对制空权和优势炮兵火力疯狂轰炸、炮击志愿军的前沿阵地。战斗最激烈时,不足0.1平方米的土地内,甚至可以挖出287枚弹片。在这种高强度火力下,一般的地表野战工事无法发挥战场掩蔽作用。
面对美军强大的火力威胁,志愿军战士并没有气馁。“既然天空是美国人的,我们就在地下想办法。”从1951年夏秋季防御战开始,志愿军战士本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自发在反斜面挖出防炮洞、防空袭的猫耳洞,后来又挖深、连接,形成马蹄U形的小坑道,最终形成了猫耳洞、坑道、交通壕为一体的防御体系。
知识拓展
什么是反斜面阵地
反斜面是指在战争中利用山体作为遮掩,规避敌人的火力打击。对于无后座力炮、坦克炮之类的直射火炮而言,由于弹道过于平直,山体就是天然掩护体;对于榴弹炮和迫击炮等曲射火炮,虽然弯曲的弹道能够够得着大部分反斜面区域,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火力死角。只要在这些火力死角开辟坑道,就可以达到避开敌人火力的目的。
延伸阅读
猫耳洞的变迁
猫耳洞是指一种与猫耳朵形状相似的防炮洞,是一种军事上供单兵或少量士兵作战用的防护工事。在堑壕的内侧或外侧壁上,掏一个可以栖身的洞,炮弹落到堑壕里爆炸时,只要不在洞口,就能避免受伤。
但是,当美军炮弹密度增大时,猫耳洞就达不到防御堡垒作用了。于是,志愿军将猫耳洞深挖,之后再将两个猫耳洞连通,连通后就形成了新的坑道工事——马蹄形坑道。当美军炮击、轰炸时,志愿军进去隐藏;等到美军支援重火力延伸、步兵接近时,志愿军就冲出来杀伤敌人,这就是志愿军坑道工事和战术的雏形。
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坑道工事对防御稳定性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对此极为重视,下令志愿军抓住这一时机开展大规模的坑道构筑作业,在战略防御地带构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1952年4月7日,彭德怀从朝鲜前线返回北京治病。他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了朝鲜战局,认为双方在战役相持阶段,志愿军应该依托坑道战同美国人对抗。毛泽东、周恩来都同意志愿军打坑道战。
坑道的施工标准非常高,坑道口防护厚度达10~15米,宽1.2米,至少2个出口,顶部厚度更是达到30米以上,保证坚不可摧、互相配合。
从1951年起,志愿军一手拿枪、一手拿钎,一边战斗、一边筑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建设坑道工事运动。截止1953年7月27日停战,志愿军构筑大小坑道总长1250多千米,挖掘堑壕和交通壕6250千米,共开挖土石方6000万立方米。如果按照1 立方米排列,能绕地球一周半,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四通八达的地下长城
坑道就像一个“地下长城”,有火力点、观察孔、住室、粮弹库、储水池,设置了防毒门,厕所,阅览室,可“七防”,即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
坑道战的最大优势是降低了志愿军的战场伤亡率。据统计,坑道修成以前,美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志愿军1人,而坑道建成后,美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1人。挖坑道因此成为阵地战中志愿军保存有生力量的战场最优方案。
在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 联合国军” 以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 猛攻志愿军597.9高地和537.7高地,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6发。猛烈的火力很快将高地表面的野战工事摧毁殆尽,而隐蔽在坑道中的志愿军守备部队大多安然无恙。当敌弹幕射击延伸后,志愿军迅速占领阵位,阻击冲上来的“联合国军”。
守出不胜不休的顽强
坑道战既是战术战法的创新,也是战斗意志的较量。在“联合国军”持续不停的炮击和空袭下,志愿军部队有时要在黑暗的坑道内隐蔽坚守数周时间,照明、给水、给养、救护等都是极大的难题。为打赢坑道作战,志愿军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意志力。后勤部队竭力为坑道部队提供补给,许多运送人员为此付出生命。
为消灭地下坑道的志愿军,“联合国军”采取了種种毒辣手段:对坑道进行定向爆破,向坑道内施放毒气,用喷火器焚烧坑道入口,用迫击炮吊射坑道口,用铁丝网缠团堵塞通气口,从坑道顶部凿眼装药爆破等。不过这些办法,在完备的坑道工事和英勇无畏的志愿军面前均无法奏效。
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部队依托两个高地北山上的48条坑道,打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进攻25次、营以下兵力进攻650余次,歼敌2.5万余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正是因为志愿军创造性地将坑道作业发展到极致,逐渐抵消了“联合国军”的武器装备优势,使战线始终稳定在朝鲜半岛北纬38°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