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滨逊漂流记》的现代性寓意
2021-07-09李学军
李学军
内容摘要: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约1660——1731)于1719年发表了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Crusoe)。此后的二百多年中,世人多认为在鲁滨逊身上,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和敢于追求的创造精神,鲁滨逊不啻现代文明的开创者,作为创时代的英雄鲁滨逊已然深入万千读者的心中。
关键词:人生 鲁滨逊漂流记 寓意
本文中,与传统把鲁滨逊视为勇于开拓的创造者来赞颂的观点相比较,笔者更加关注于鲁滨逊的孤岛生活以及回归文明世界之后的历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近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处境。在近代以来人的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之上。置身这样的环境,孤独构成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表征。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隔离的“孤岛”,孤独的享受欢乐,孤独的悲泣,孤独的等待。
一.实存的孤岛
所谓实存的孤岛,是说个体所生存的世界确乎是除了他个人之外别无他人存在的境况,即如鲁滨逊漂流在孤岛中那样。在这种的生存环境之中,人的生存状况是如何的呢?
人类的生存,首先是物质生存的问题。对鲁滨逊而言,再没有比活下来更现实的事情。面对恶劣的环境、孤独的自己,鲁滨逊以其不屈不挠的超凡意志,依靠个人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克服万般困难,创造了奇迹般的物质生存环境。
其次,是人的精神问题。人活着,需要两方面的支持:物质和精神。物质,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精神,为人类优化生活的境界。二者中的任何一方失去支撑力,人类势必会产生不安全感,人类心灵势必会出现绝望的裂痕。鲁滨逊为了生存创造了可观的物质条件,但人活着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生存,他还有心灵上的需求,正是这心灵上的需求,让人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动物。
从作为人的本质来说,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鲁滨逊降临荒岛之时,他必须面对的是再没有比一个人更少的世界。在这个最小的世界里,他被剥夺了作为人的本质之一的“思想的社会性关系”,被剥夺了与人言说、交流、交往的权利,成了“一般”动物。实际上,在《鲁滨逊》的原型中,当羁留在孤岛上的水手最终回到人类世界时,他已经忘记了如何说话。
在孤岛的生存境况之中,不管鲁滨逊作为个体是如何勤劳、勇敢、智慧,如何为了个体的生存而挣扎奋斗,如何把一个荒凉的孤岛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兴盛的乐园,都不能掩盖他在荒岛上因为孤独而产生的内心痛苦,以及对于重回文明世界的渴望。
正因為关系性生存是人的本质性存在,首先,笛福在书中叙述了鲁滨逊过着与世人完全隔绝的生活,内心是如此孤独而痛苦。尽管在书中他一再声称在上帝照管之下,孤岛上的生活是如何令他感到满足:“造物主对待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生灵是多么仁慈啊,哪怕他们身处绝境,他也还是那么慈悲为怀。他能把苦难的命运变得甜蜜,即使我们囚于牢狱也都要赞美他!当我刚来到这片荒野时,以为自己一定会饿死;而现在,摆在我面前是多么丰盛的筵席啊!”然而,书中对于与人交流的渴求的描写也一再流露出了他的孤寂痛苦。“我心里忽然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嘤嘤以求的强烈要求。有的时候,我不禁脱口而出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那怕只有一个人从这条船逃出性命,跑到我这儿来呢!她好让我有一个伴侣,有个同类的人说说话儿,交谈交谈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有人往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鲁滨逊内心的这种孤寂感和痛苦感,这种对与人交往的强烈呼唤,以至于他饲养了一只鹦鹉,教它说话。这只鹦鹉“经常停在我的手指头上,把它的嘴靠近我的脸,叫着‘可怜的鲁滨逊·克罗索,你在哪儿?你去哪儿啦?你怎么会流落到这儿来的?以及其它我教给它的一些话。”这些描述正是人是关系性存在的很好说明。
而当他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收留了星期五之时,内心又是如此的高兴:“这是我来到荒岛上度过的最愉快的一年。星期五的英语已说得相当不错了,也差不多完全能明白我要他拿的每一样东西的名称和我差他去的每一个地方,而且,还喜欢一天到晚跟我谈话。以前,我很少有机会说话;现在,我的舌头终于又可以用来说话了。我与他谈话真是快乐无比。”“……与他谈话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乐事。现在,我生活变得顺心多了。”
其次,鲁滨逊对于回归文明世界的渴望同样也表现了人是关系性存在的生存本质。尽管按他所说,生活在孤岛上的物质生存条件已经逐渐变得充裕,以至于让他有时候觉得有一种“君王”般感觉,但是,他还是时时跑到海边瞭望,站在山岗上远眺遥远的天边,等待着有船经过,有来自文明世界的人来到孤岛上,和他作伴,把他带回文明世界去。这种等待就仿佛《等待戈多》一样焦虑与绝望:“戈多是谁?戈多存在吗?戈多会来吗?”
二.心灵的孤岛
所谓心灵的孤岛,是说人类个体虽然生活在人群之中,但个体之间的心灵世界是相互隔阂的,对于他们来说,每个人都是座个孤岛,一座精神上的孤岛。
鲁滨逊最终离开实存的孤岛,回归到了人类的文明世界,回归到了人群之中,并且利用他在孤岛上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和勤劳,获得了巨量的财富。
然而,鲁滨逊虽然离开客观上使其身陷其中的实存的孤岛,但是,他又用他自身在人类世界中不渝的追求,主观上给自己又创造了一座心灵的孤岛。
在现实世界中,获取利润是鲁滨逊的唯一所求,除了劳动、创造经济利益外,鲁滨逊的人生几乎别无所求。他安身立命待人处世无一不是利字当头,他的社会活动无不围绕利的中轴而转,趋利是其唯一的向心力,所有可能的情感关系最终都成了必然的经济关系,包括古典英雄主义挥洒极至的患难与共的友情和生死不渝的爱情。鲁滨逊人生唯一的使命就是不断地获取利润攫取财富。
讲到患难与共的友情,摩尔少年修利差一点就改写了他的人生信条。鲁滨逊一激动闪出了“一直爱他”的念头,许诺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大人物”,终究他内心强大,头脑清醒,理智战胜了情感,没有放过这桩实在划算的好买卖,将修利卖给葡萄牙船长作了奴隶。修利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辛帮助沦落为奴的鲁滨逊从奴隶主手中逃脱出来,可谓恩重如山,但是这份义薄云天的友情恩情仍被压在天平成另一端的60个金币(8个奴隶的总价)高高地跷起。
至于“星期五”这个土人,来得适逢其时。当人类社会及其关系性存在已经走到无以为继的穷途之时,当鲁滨逊几乎不给自己休息时间拼命种养生产仍然匮乏人手之时,当他的“王国”空有统治者、立法者而缺少实际的践作者之时,土人“星期五”的“到来”,不正是他祈祷上帝,所以上帝应他所求帮他的忙吗?更何况他是从食人生番正要大肉啖之的口腹之中将他解救出来,让他重新为“人”的。作为劳动工具,土人确实高效,如鲁滨逊所愿帮助扩大了岛上的生产,也在他的教化之下英语大有长进,能够明白理解领会执行鲁滨逊的意图,颇识教义,让鲁滨逊摆脱孤寂和痛苦的纠缠,重新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快乐无比。但是感情自始至终是没有产生过的,此番远航的目的,落难的水手依然记得清晰:给他的种植园再回买一些奴隶。土人就是土人,奴隶终是奴隶,主人还是主人:鲁滨逊迫不及待教给土人的第一个英语词汇就是“主人”,事实就是如此的绝妙。
而爱情、婚姻、家庭对于鲁滨逊也无甚所谓,不曾激起过多大的涟漪。当他离群索居荒岛多时,孤独寂寞苦闷无助压抑痛苦像无法摆脱的梦魇始终纠缠着他,他强烈迫切地渴盼有人有伴侣,但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他无比渴望得到的是一个男性的伴侣。至于婚姻,他直言“不算太完美,也不算不完美”,之后三个孩子的出生,再到妻子的离世,鲁滨逊并无大喜大悲之情,得之失之皆了然洞然淡然定然……
感情上鲁滨逊是如此的清心寡欲,但是对于生产、拼搏、创造,他又是如此富有激情。在鲁滨逊的现实生活中,不管他的精神人生是如何匮乏或者已经摆脱了匮乏,他首先甚或唯一关注是人的“物质性存在”,他的追求几近体现为物质的满足。当鲁滨逊处于实存的孤岛之时,他是如此的渴求与人的交流;但是,一旦他回归到了人类文明世界之中,物质背后的关系性存在就被忽略了。人人都看到了鲁滨逊生活中热爱劳动、勤奋工作,性格上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他目标明确无二,内心充实坚定,意志坚毅顽强,诠释了人类社会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但综观他的人生奇迹及贯穿其中的思想活动,其最终的目的离不开私人占有。“……我回到了我的岛上。现在,这座小岛已是我的新殖民地了”,“我把全岛领土加以划分后分配给他们,我自己保留全岛的主权……”,他当初在孤岛上的斗争,的确迫于生存,也达到了目的,但此后的开创更直接地是为了占有岛上的一切,成为岛上的主宰、孤岛王国的君王。作为商人的作者笛福自己就说过:“我们的工作是经商,我们的目的是赚钱……只要对买卖有利”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鲁滨逊的人生经历已经预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境况:在近代以来人的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对于个人来说,其他人不过是满足自己无止境的追求物质财富的工具而已。因此人虽然越来越富足,但是,人的精神追求也越来越狭隘贫乏,人类越来越孤独。这就是由个人主义的追逐物质财富而带来的人与人关系的疏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精神上的孤独。
在现代社会,由庞大的追名逐利的陌生人人群组成的巨型大都市中,孤独是一种生存状态,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人们都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孤独境遇中,个体之间无法沟通,无法交流,彼此提防。置身这样的环境,孤独构成人们的生存态度,一种主动的对于世界,对于他人的对峙态度。“孤独”是人们共同的生存体验和生命表征。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隔离的“孤岛”世界,孤独的享受欢乐,孤独的悲泣,孤独的等待。
三.结语
两百多年过去后,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于2000年推出了《荒岛余生》(CastAway)这部经典影片,讲述联邦快递(FedEx)业务工程师查克·诺兰德(汤姆·漢克斯饰)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乘坐的运送邮件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遭遇了空难,被海潮冲到了一个世外荒岛,他必须要面对的是严酷的生存挑战。查克在荒芜的小岛上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现代鲁滨逊,他每天都得与饥饿、使人发狂的孤独以及时时逼近的死亡作无止境的搏斗。4年后,他自己制造木船离开荒岛,漂泊大海,幸运地被营救回人间……
这一故事框架很容易使人们联想起小说同样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的故事。
影片《荒岛余生》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改革方兴未艾,计算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一方面,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另一方面,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加速的生活节奏正考验着人们脆弱的精神世界。
在影片《荒岛余生》的开始和结尾处呈现的是同一景象:主人公站在十字路口,双目深邃地凝望着观众……他在想什么?他要走向何方?相信这一景象会长久浮现在我们眼前,这些疑问会长久萦绕在我们心间。
主人公经历了长达4年的放逐,和鲁滨逊一样,战胜了饥渴、恶劣的天气、汹涌的大海和难以名状的孤独。他想到过自杀,因为,人是社会动物,长久地离开了社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支撑他战胜这一切的是对女友的眷恋和思念,是不可磨灭的重回文明世界的强烈愿望。
然而,当他终于获救,重回人间之后,却发现他已经被亲友们“埋葬”。深爱的女友已为人妻,过去的职位已被后来人取代……他的身体回到了人间,然而,他的精神和灵魂还在那片孤岛上,他仍然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那么,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这些享受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地球村”公民们,这些享受着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人们,我们的精神和心灵果真一直停泊在宁静的港湾吗?我们的工作、家庭、财富、成就,果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家园吗?可以说,影片《荒岛余生》与两百多年前的《鲁滨逊漂流记》遥相呼应,揭示的正是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这一永恒主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笛福笔下的鲁宾逊形象,已经预示了现代性给人带来的生存上的困境——人生就是一座无可逃避的“孤岛”,如此而已。
参考文献
[1]丹尼尔·笛福著,张菁译:《鲁滨逊漂流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
[2]文美惠著:《英国小说研究(1875—1914)》[M],中国科学出版社
[3]丹尼尔·笛福:《笛福文选》,商务印书馆版
[4]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读书随笔》,文汇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