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2021-07-09刘妍
刘妍
幼儿通过自身体验了解世界,并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经验构建。而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鼓励幼儿在體验和探索活动中学习相关经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品行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基于建构学,强调个体通过体验完成知识积累与图示建立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贯彻落实体验式学习理论是必要的。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并且具有强烈的自主探索活动的兴趣。幼儿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幼儿身心特点以体验式学习理论开展相关科学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育,还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积累科学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内涵
体验式学习来源于杜威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经验学习,这一理论强调在实践活动中由个体的体验感知完成学习目标。体验式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体验性。即注重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强调个体外在体验不仅会受环境影响,同时个体的主观体验也会影响其对环境的感知。第二,过程性。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个体在每一环节获得的体验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果。第三,总结性。个体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完成知识积累的同时也逐步建构了知识体系,这需要个体不断总结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幼儿在体验感悟世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为其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还有利于幼儿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并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养成勤思考、善观察的学习习惯。
二、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方式单一
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非常强烈,思维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需要依靠自身体验完成知识积累。在实际科学教育活动中,部分幼儿园以教师教授为主,教辅资料通常为图片或视频,且基于管理安全性考虑较少开展户外活动,因此幼儿在课堂上可能会存在理解偏差、知识错位等问题,课后幼儿也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解决疑惑,最终导致科学教育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教学活动方式单一的另一个缺点是,教师无法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或者不能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科学知识上,以至于无法完成实际教学目标。相比于学龄段儿童,幼儿的专注力较弱且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教师重复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科学教学规律。因此,要提高幼儿园科学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多元、多项科学教学活动。
(二)教师专业知识欠缺
尽管幼儿阶段获取的知识以常识或基础知识为主,但对于教师而言仍需要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一方面,由于幼儿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某一个知识点可能会经常出现“十万个为什么”的情况,如果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累积不足,则无法给予幼儿合理的科学解答,甚至可能会打消幼儿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幼儿阶段强调体验与互动,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育策略、活动开展方式等相关理论知识,才能以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引导幼儿更好地参与科学教育活动。
(三)幼儿园未能承担起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责任
不少幼儿园提倡采用家园共育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即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并使家长配合幼儿园将科学教育氛围融入家庭环境中,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举措无疑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由于幼儿对家庭的依赖较大,父母的陪伴能够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从而让幼儿能更专心地沉浸在科学活动中。但在科学活动的实际操作中,一些幼儿园会将科学教育活动引导者的责任交给家长,通过布置任务、拟定活动目标等,督促家长帮助幼儿完成科学教育活动,而工作繁忙的家长无法实时陪伴幼儿,不能全程参与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因此,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幼儿园与教师应当承担主要的教学责任,以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引导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
(四)科学教育活动设施设备建设不完善
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空间和相关配套设施,但根据实际考察结果发现,部分幼儿园内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施建设并不完善,例如操场缺少安全保护装置、活动器材缺少相关资格认证等。而一些幼儿园以外的科学教育场地缺乏适合幼儿体验的设备。例如,科学博物馆台阶过高影响幼儿行走,科学体验设施对幼儿年龄、身高有一定要求,导致针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难以有效且安全地开展,最终影响了科学教育活动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营造轻松活动情境,调动幼儿积极情绪
幼儿天性爱玩,对于游戏的参与度较高,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可以将科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以调动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风的秘密”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在室内体验电风扇,在室外感受自然风,讲解风的具体知识后再带领幼儿参与吹纸条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空气流动的具体含义,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除了图例和视频讲解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认识风速仪,通过不同渠道将抽象的知识具象为幼儿可理解、可体验的知识,有利于幼儿掌握风的概念并将其内化至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在科学教育活动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轻松的活动情境,为幼儿建立安全和温馨的环境,保证幼儿能全身心投入科学活动中,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此外,除了任课教师外,幼儿园还应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配备生活教师,辅助维持活动秩序、保障幼儿安全,同时也便于观察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反馈,对于表现不够积极的幼儿可以适当给予鼓励、适时沟通,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
(二)合理设置活动环节,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幼儿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全面的体验感。例如,在开展“有趣的指纹”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指纹绘画环节,激发幼儿学习指纹的兴趣,让幼儿认识到每个手指头都有不一样的指纹。当幼儿表露出明显的学习热情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找指纹”游戏,即留下一个指纹,鼓励幼儿通过探索和对比找到指纹的主人,这一体验环节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继续保持求知欲,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指纹的用处和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科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不仅需要提前准备活动环节,还要预备多种活动方案,以应对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不同反应状态或客观环境的变化。
(三)及时给予互动奖励,强化幼儿良好习惯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考虑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感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习惯。这要求幼儿园和教师对于幼儿表现出的成绩要及时奖励,面对幼儿的疑问要及时给予反馈并适当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获取答案。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奖励,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科学知识,强化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幼儿以获得奖品为目标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教师在表扬幼儿时需要具体到其某一行为或习惯,便于其他幼儿认识正确的行为方式,而非对个体全部行为的模仿。
(四)加强家园合作,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积累
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与知识储备尤为关键。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式方法,还应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积极储备科学知识,在日后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能够熟练讲授科学知识、解答幼儿疑问、进行实验演示……有效提升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体验感,提高幼儿参与知识探索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磁悬浮”知识时,可以引导幼儿先观看相关纪录片、科普动画等,随后鼓励幼儿介绍磁悬浮列车的特点。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在备课环节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磁悬浮技术的特点、诞生背景、应用现状等,然后在活动开展时模仿学习者的状态向幼儿“求教”,以此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并感受教师认真学习的态度,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另一方面,家庭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当以幼儿园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因此,幼儿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家校活动,鼓励家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陪伴幼儿完成相关科学目标任务。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活动,辅导幼儿以更为合理科学的方式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持续探索科学知识、了解世界奥妙。例如,幼儿学习了《少年瓦特的故事》后,教师可以联系家长,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了解烧水的过程及水蒸气推动力,这不仅可以让幼儿通过趣味的学习体验,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可以督促家长参与幼儿的成长,并掌握正确的教导方式。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推动幼儿通過体验互动达成活动目标,以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世界、掌握相关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回应和帮助,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借助家长的力量,通过家园共育,促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活动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