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21-07-09高彩凤段美萍
高彩凤 段美萍
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能力。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今的民间游戏却面临着消亡的命运,因此,人们要想传承和发展民间游戏,就必须给予民间游戏更多的关注,寻找传承民间游戏的新途径。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游戏化的教学形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民间游戏渗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民间游戏的传承和发展,为幼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一)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民间游戏中所呈现的内容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显著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二)取材简单,内容丰富
民间游戏的取材简单,一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一根绳子、一块石头都可以成为民间游戏的材料。民间游戏的材料还具有随意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兴趣,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随意改造和加工游戏材料。
(三)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
民间游戏能够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部分民间游戏还有相应的口令和儿歌,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边唱边玩,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出极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四)形式灵活多样
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比如,在一根绳子上绑个小物品,用手捏住绳子的一头,幼儿便可用脚“踢毽子”。又如民间游戏“跳房子”,游戏规则十分简单,幼儿只需在地上画上相应的格子,就可以开始进行游戏。民间游戏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
二、民间游戏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探讨
社会性发展重点探究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情绪、态度、行为和观念的变化,并贯穿于个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幼儿早期教育阶段,教师在开展社会性发展教育时,大多从语言、行为等方面入手,约束与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这导致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这种过于单一、机械化、程式化的教育方式难以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民间游戏既具有一般游戏的交互性、体验感、趣味性、娱乐性,又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传播性,此外,民间游戏还具有一般游戏没有的特征,如鲜明的地方和民族色彩。因此,教师应以民间游戏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将民间游戏渗透到社会性发展教育中,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意识和相应社会性习惯的培养。
三、如何做好民间游戏教学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衔接
当人们寻找两种不同事物的结合点时,为了能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通常会从他们各自的特点出发,寻找结合点。民间游戏除了具有互动性强、体验性强、趣味性、娛乐性、传播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之外,简单易懂也是民间游戏比较突出的特征。社会性发展教育中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语言和行为,而语言和行为正是民间游戏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语言和行为是做好社会性发展教育与民间游戏教学衔接的两个基本衔接点。
一是语言。语言是具有某种概括功能的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的象征,我们教授幼儿学习和使用语言,不仅要教会他们说话和掌握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及描述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民间游戏丰富的游戏形式和内容,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真实情感的输入和输出的双向传递中,幼儿的语言表达会变得更加自然、真实,并且随着心理状态的变化,幼儿的情绪也会产生强烈的目的性波动,这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和分析幼儿的情绪、态度、行为和观念,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是行为。语言对于行为具有某种指示作用。例如:闹闹说:“我要与乐乐分享我的小豆子。”这是幼儿自我情绪的表达,通过这句话可以得知,闹闹和乐乐都非常渴望分享。但是“分享”是一种行为,不能只靠语言来表现,因此我们需要观察闹闹是如何与乐乐分享小豆子的。幼儿的分享行为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可以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让幼儿懂得如何相互合作和帮助,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在幼儿园民间游戏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民间游戏教学以语言和行为为基础,与社会性发展教育关系紧密,对我们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选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主题和内容
幼儿之间具有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进行民间游戏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和性格特征,面对同样的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民间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具体特征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游戏主题和内容,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例如,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在选择民间游戏的主题时,应尽量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借助不同的游戏主题形式,让幼儿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模仿与交流,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体验感。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社会性经验,对社会关系有了初步的掌握和了解,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主题时,应尽量贴近社会性情境。
教师选择民间游戏活动的主题应尽量体现出社会关系,增强幼儿在社会关系中的认知能力,满足幼儿多样化的社交需求,把主导位置交给幼儿,让幼儿自主制订游戏规则,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环境
幼儿之间的沟通,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都是发自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这也是运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突出民间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愿意交往、喜欢交往、敢于交往,体现出民间游戏自由、公正等特点。我们还要鼓励幼儿在自己喜爱的民间游戏中探索、发现、体验,善于将自己熟悉的社交元素,如排队、遵守规则等融入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综上所述,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娱乐性和教育性的教学形式,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社会性发展教育融入民间游戏教学中,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刘大瓮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