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区域活动加速幼儿课程游戏化进程

2021-07-09俞春花

幸福家庭 2021年5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探究

俞春花

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的成长规律、成长需求出发,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获取成长的经验。

课程游戏化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方式。幼儿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课程游戏化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获取经验和技能,促使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幼儿教学的效果。将区域活动和游戏相互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究知识。

一、游戏化区域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设计游戏化的区域活动时,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丰富幼儿的认知,拓展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潜能。

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幼儿的情绪状态,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从而设计教学活动。在日常观察中,教师要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区域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便于幼儿学习和理解知识。比如,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非常外向,喜欢展现自己,活动积极性较高;而有的幼儿则比较内向,只喜欢和自己熟悉的小伙伴一起活动。因此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针对性地设计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展现机会,营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在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时,教师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思考。教师不应给幼儿安排具体活动,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幼儿,而是应该让幼儿自己安排游戏时间、游戏过程,自主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二)结合幼儿的成长规律

教师在设计区域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不能过度依赖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也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固化幼儿的思想,更不能用固化的思想判断与评价幼儿。教师要客观认知幼儿的行为与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从幼儿的视角和思維出发,设计符合幼儿思维模式的教学活动。幼儿处于各种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比如,小班幼儿缺乏自律意识,喜欢集体游戏,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区域活动,引导他们进行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而中班幼儿已经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和区域活动,注重对他们智力的开发;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给幼儿更多的空间和自由,让幼儿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三)注重活动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幼儿进行探究的主要动力,幼儿会主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探究中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可以提升区域活动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不断丰富游戏形式,提高区域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创新游戏与区域活动的结合形式,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教师要丰富活动的主题和形式,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趣和需求,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丰富活动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

比如,在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节约资源、废旧资源再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让幼儿收集生活中没用的瓶子、纸盒、布料、包装袋、轮胎等,引导幼儿改造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成手工艺品装饰校园。比如给轮胎刷上漂亮的颜色,在轮胎里装上泥土,放在幼儿园的角落里,让幼儿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瓶子、包装袋、布料等可以用来设计服装,举办一场服装设计大赛;利用纸盒、剪刀和胶水,制作手工作品,再涂上漂亮的颜色或粘上好看的装饰等。通过趣味性的区域活动,能够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通过自主思考和创作,重新利用生活中的废旧资源,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游戏化的区域活动环境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活动环境。良好的活动环境,可以让幼儿投入游戏的环境中,因此,在设置区域活动的环境时,教师需要准备丰富的场景和道具,以此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创设活动环境时,首先要保证幼儿的安全,然后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掌握幼儿的基本情况,创设符合幼儿兴趣和需求的活动环境。

例如幼儿园的娃娃区有娃娃、奶瓶、小衣服等材料,教师可以让幼儿把小时候的衣服、鞋子、奶瓶等带到幼儿园,创设一个“娃娃家”的环境,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会给娃娃穿脱衣服、给娃娃喂水等,可以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教师观察幼儿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后,可以重新创设医院、超市、厨房等环境,让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自主探索。如在医院环境里,给娃娃听诊、打针、吃药等;在超市环境里,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和购买商品的能力等;在厨房环境里,制作各种美食,了解各种厨具的用途等。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创设丰富的区域活动环境,通过游戏化的活动环境开展游戏化的区域活动。

(二)游戏化的区域活动材料

为了加快区域活动的游戏化进程,教师还可以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游戏,拓展幼儿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投放一些符合幼儿兴趣和学习需求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究材料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从而推进区域活动的游戏化进程。

比如,在美工区,教师投放了纸张、画笔等绘画工具,引导幼儿自主绘画创作。有的幼儿画出了美丽的花朵,有的幼儿画出了树木,还有的幼儿画出了房子、草坪上的小动物等。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在兴致勃勃地给图画涂颜色,而有的幼儿在思考如何能让自己的画变得更加立体,于是教师投放了水晶亮片、橡皮泥、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使用多种材料让画变得立体,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和尝试,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观察幼儿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科学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还能促进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进程。

(三)游戏化的区域活动主题

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并把活动主题与游戏进行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思考主题,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对主题的认知。同时教师还可以整合多种游戏和多个活动主题,通过补充材料完成主题活动的过渡,让幼儿对活动主题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和思考,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比如在“地球小卫士”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把“水”这个活动主题与游戏进行结合,让幼儿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击鼓传水”的小游戏,游戏形式和“击鼓传花”一样,只不过把花换成了装着水的纸杯,当鼓声响起,幼儿就按照顺序传递装满水的纸杯,当鼓声停下来时,拿到纸杯的幼儿就要学动物的叫声。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发现杯里的水会不停洒出,到最后就没剩下多少水了,此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思考水去哪里了,还能不能把水收回来?幼儿通过自主思考会说:“水洒到地上、衣服上了,收不回来了。”教师继续引导幼儿:“既然水这么容易消失,我们要怎么保护它呢?”幼儿思考后回答:“不浪费水,珍惜水。”教师继续引导幼儿:“水落到了地上,变成了泥水,我们有没有办法把泥水变成干净的水呢?”于是教师为幼儿投放了细沙、一次性杯子、活性炭、剪刀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在纸杯底剪出一个小洞,放入活性炭和细沙,然后把泥水灌入,流出来的水就会变成干净的水。通过这种主题活动,幼儿掌握了基础的科学原理,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通过整合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的环境、材料和主题与幼儿的游戏活动充分结合,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思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分区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