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游戏对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的干预效果

2021-07-09卢越威

幸福家庭 2021年5期
关键词:培智智力障碍

卢越威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培智学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对智力障碍幼儿社会适应力的培养,促使他们日后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中。但对于培智学校的教师而言,如何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的社会技能,促进他们社会适应力的发展,仍然是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围绕“角色游戏对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干预效果”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探究,旨在找到促进智力障碍幼儿社会适应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技能基本概念分析

社会技能指的是在社会生活情境中,个体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该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认知技能;二是社会行为技能;三是社会情绪技能。在影响智力障碍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诸多因素中,社会技能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对智力障碍幼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技能培养活动,能够帮助智力障碍幼儿提升社会适应力,为智力障碍幼儿日后学习和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关实践结果证明,角色游戏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的社会技能时,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培智学校教师可以结合智力障碍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和社会技能发展需求,合理运用角色游戏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出角色游戏的干预效果。

二、角色游戏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中的应用价值

角色游戏指的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反映的一种游戏活动。在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培养实践活动中,角色游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首先,智力障碍的幼儿虽然智力发展水平落后于智力正常的幼儿,但他们的本质仍然是幼儿,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等,与智力正常的幼儿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角色游戏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时,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游戏的趣味性特征,活跃活动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乐于参与角色游戏。当智力障碍幼儿愿意参与集体角色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合理引入社会技能的相关内容,让智力障碍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社会技能的不断发展。相较于以往单一、枯燥的社会技能培养活动,以角色游戏为依托的社会技能培养活动,更加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角色游戏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将角色游戏融入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原本智力发展不足的幼儿得到有效锻炼。创造性的角色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思维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幼儿要想充分融入游戏,顺利完成整个游戏活动,就需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此一来,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有效锻炼,有利于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同时,角色游戏是一种需要幼儿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够顺利开展的活动。因此,培智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智力障碍幼儿参加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感受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引导幼儿合理解决冲突,学会相互接纳与合作,帮助智力障碍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为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角色游戏能够引导智力障碍幼儿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需要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他们借助言行,将角色外部特征和内在情感表现出来。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要站在角色人物的视角思考问题,转变以往看待问题的角度,在深入体会和演绎角色特征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共情。对于智力障碍幼儿而言,他们在参与角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遵守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行为规则,突破以往的思维局限,全面理解角色的特征。同时,角色游戏会给智力障碍幼儿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幼儿需要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完成材料准备、角色分配和故事情节推动等環节,这有利于智力障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参加角色游戏活动,智力障碍幼儿在行为和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相互争抢玩具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而分享玩具的现象显著增加了;单独活动的现象减少了,而相互合作的现象增加了。可见,角色游戏对于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的社会技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角色游戏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角色游戏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中的价值

角色游戏是一种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游戏活动。在一项“关于角色游戏对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的干预效果”调查活动中,调查者表示:不少培智学校的幼儿教师,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的过程中,并未充分发挥出角色游戏的价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角色游戏并没有进入培智学校幼儿教师的视野,大部分培智学校的教师认为游戏的价值仅仅在于娱乐身心,无法产生真正的教育价值。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认为智力障碍的幼儿只能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课间活动环节,仅仅只是在“玩”。对于智力障碍的幼儿而言,“玩”也是一种学习契机,教师合理引导智力障碍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能够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玩模拟饭店类型的游戏时,智力障碍幼儿要懂得分配角色,并且演绎出“客人点餐”“厨师做菜”“服务员上菜”“老板收银”等流程。一轮游戏结束之后,幼儿还需要相互交换角色,轮流体验游戏的各个过程。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自行分配角色,并且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顺利完成整个游戏。在分配角色的过程中,幼儿逐渐懂得了分工与合作的价值;在轮流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懂得了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时,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引导他们开展角色游戏,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

(二)合理选择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的角色游戏

社会技能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指导智力障碍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智力障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技能发展需求、身体和智力状况等,合理选择角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首先,角色游戏活动的内容需要以智力障碍幼儿的社会技能发展为目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教师还需要有效分析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状况,了解其缺失部分,及时调整角色游戏的内容。其次,教师应结合智力障碍幼儿的兴趣点,明确角色游戏主题。例如,幼儿对于“娃娃家”“医院”“美食”等相关比较主题感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主题角色游戏活动,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快速进入游戏情境,有效锻炼幼儿的多种社会技能。例如,在“医院”类型的角色游戏中,智力障碍幼儿会结合自身的就医经历,将“医生看病”“护士打针”“窗口缴费发药”等环节表现出来。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组织医用语言,并使用一些医疗器械,给“病人”看病,使用专业术语判断“病人”的病情。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专业判断能力、思维逻辑性等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再如,在“超市购物”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分配好“售货员”“收银员”“顾客”等多个角色,并且需要设置好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当“顾客”进入“超市”后,“售货员”需要帮助他们寻找所需的商品,为顾客介绍商品的性能和价格等,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智力、临场反应能力、计算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记忆力等。由此可见,这类角色游戏活动,有利于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和智力的发展。

(三)提升培智学校教师的角色游戏指导水平

在指导智力障碍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指导水平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智力障碍幼儿的社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发挥出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培智学校的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角色游戏的指导水平。具体而言,培智学校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尤其是观察能力。在日常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全面了解智力障碍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容易遇到的困境。如部分智力障碍幼儿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他们在参与角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一些边缘角色或者是表现力较弱的角色。长此以往,这类幼儿的社会技能就难以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显著发展。针对这类幼儿,教师需要给予他们恰当的游戏指导,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活动,发挥出他们的特长,强化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知识,从心理学专业视角,观察、分析和了解智力障碍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并且及时发现他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智力障碍幼儿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让他们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突破智力和行为障碍。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干预效果。在日常教学指导活动中,培智学校的教师应该重视角色游戏在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中的价值,并且善于观察智力障碍幼儿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合理选择角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将角色游戏充分融入培养智力障碍幼儿社会技能的活动中。同时,教师自身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指导智力障碍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活动的能力,让智力障碍幼儿能有序参与角色游戏,促使智力障碍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让角色游戏为智力障碍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成佳学校)

猜你喜欢

培智智力障碍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