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韵律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2021-07-09张盛洁

幸福家庭 2021年5期
关键词:韵律幼儿环境

张盛洁

韵律是张弛、起落、有规律的节奏,韵律活动具有合乐性和表现性。韵律不仅是一种节奏,还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韵律活动在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方面的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能以及各方面的适应能力,还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本文主要介绍韵律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提高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主动性

幼儿对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参与韵律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他们对韵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幼儿有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便会积极展开韵律活动,克服主观困难。在开展韵律活动时,为了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可以从营造温馨的活動氛围入手。

(一)贴近儿童经验,提高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

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以平时生活化的经验和幼儿相处。在交流方面,不可用命令式或严肃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可以采用较为儿童化的语言增进彼此的距离,促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认同,进而提升他们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景,提高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韵律活动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尽量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特定的情境作为导入活动,增加韵律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尽快融入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加深他们的记忆。

(三)扩大活动空间,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开展韵律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最大程度的自由,如自由选择表演所需要的道具;自主决定游戏的玩法、时间以及在游戏中的玩伴等,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权,尊重幼儿,引导幼儿充分利用空间。

二、注重韵律活动开展的方式

幼儿往往注重的是活动时的情绪情感体验。在韵律活动中,无论是歌曲表演还是动作练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具备可以克服困难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避免幼儿由于心里紧张、胆怯不愿意参加韵律活动,或是在练习、表演时一味效仿其他人,缺少创造力。

(一)优化环境

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一切场地开展韵律活动,给幼儿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考虑到有些孩子羞于在公共场合唱歌跳舞,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游戏环节以及奖惩机制,让幼儿可以轮番上台表演节目,可以是舞蹈表演,也可以是歌曲演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又能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让幼儿变得积极、主动。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为幼儿自信心的树立起到推动的作用。

(二)让幼儿体验成功

教师在选择韵律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活动的目标也是该年龄段幼儿可以达到的。提升难度或是降低要求都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一年龄段不同幼儿的活动能力、参与积极性都是不同,特别是幼儿的思维以直接行动思维为主。在开展韵律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一些形象逼真、情节有趣的内容,如“揪尾巴”“小猴学本领”“老鼠笼”等幼儿感兴趣,能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的韵律活动。

(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此外,教师要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幼儿掌握一些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幼儿联想,引导他们探索多种韵律的玩法。如在节目表演时,一部分幼儿负责歌曲演唱,另外一部分幼儿则负责舞蹈表演,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适当设置难点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设置难点,设计多样化且更贴近幼儿发展水平的韵律活动,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独立克服困难的精神,同时培养幼儿独立、灵活、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比如在中班韵律活动“劳动狂想曲”中有一个目标为“尝试合作表演擦玻璃的动作”,在活动前半部分我们已经讨论过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擦玻璃,但在最后进行音乐表演合作擦玻璃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可以两两面对面、手对手的进行擦玻璃,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创编,最后他们出来的结果也能达到活动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幼儿自己探索,自行解决问题,这无形中让幼儿学会了解决困难的方法,也培养了他们的创编能力。

所以,在平时的韵律活动中教师可以多为幼儿提供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自己解决困难,培养他们独立克服困难的品质。

(一)韵律活动的设计应难度适中

教师在设计韵律活动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做到所设计的活动难度具有层次性。幼儿的韵律活动不管是太难还是太过简单都会降低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影响他们参与活动的持久性,所以韵律活动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来确定适当的难度,这样让幼儿不会因为太过简单而觉得无聊,也不会因为太过困难而没有信心完成。

(二)有意识地将韵律活动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在幼儿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和乐感之后,教师可以安排音乐游戏或者韵律创编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讨论商量、自行设计、自己创编,共同探讨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游戏的玩法、规则以及一些韵律动作等,最终生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并把这一类游戏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在我们班级开学的时候,我就会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了解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些歌曲、音乐等,我们将这些歌曲按照不同的风格分类,有抒情的、活泼的、激昂的等,利用这些音乐的不同风格将它们规划成活动主题音乐,最终把这些确定的音乐融入我们的一日生活中去,让幼儿听到音乐就知道接下来是什么时间,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乐感。

四、创设良好的韵律活动环境

平常的韵律活动基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或者是个别活动,这就造成了班级与班级幼儿之间的差异化,往往会导致本班的幼儿与其他班幼儿进行韵律活动时出现拘谨等现象,从而无法达到韵律活动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韵律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到底如何创设良好活动环境呢?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相对宽松、愉悦、自由、自主、平等的环境更能让他们具有安全感,也更利于幼儿的自由探索、创造,从而在韵律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营造良好的家园关系,做到家园共育、合作配合

和谐的家园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更能让家长与幼儿园的关系更加紧密。比如,举行关于韵律的亲子活动。我所在的幼儿园基本每个月会以年级为单位举行一次关于音乐的“月月演”活动,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韵律表演的节目,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亲子表演,这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上台表演的机会,促进了亲子间的交流,更是在活动中树立了孩子灵活、创造、独立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经常采用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手段评价幼儿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个性,接纳幼儿的差异,做到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位幼儿;更需要以敏锐的态度去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对待遇到困难的幼儿更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韵律活动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做到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开展活动,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夏驾幼儿园珠江御景分园)

猜你喜欢

韵律幼儿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环境
韵律之美——小黄村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