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组织课间休息,助力孩子们快乐成长

2021-07-09汤晓丹

幸福家庭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间休息蚕宝宝课间

汤晓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按照幼儿自身的发展趋向,结合幼儿学习需求和教育体系中所设定的目标,尽可能通过游戏等基本教学方式让每个幼儿享受到公平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机会,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成长。”一日生活皆教育。课间10分钟虽然短暂,但也蕴藏着无数的教育契机,有助于幼儿身心全面、均衡发展,因此教师不可忽视幼儿课间休息这一环节。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比较强调课堂教学活动,强化智力教育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可以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幼儿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等往往比课堂上获得的更多。课间休息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固定区域内随意游戏和互动,让幼儿以另一种方式成长和学习。教师要将课间休息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发挥课间10分钟的最大功效,让孩子在这段时间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部分教师对课间休息缺乏组织和管理。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活动结束后,随着教师的一声令下“小朋友们,下课了,休息”,幼儿就机械化地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孩子去厕所,有的孩子去喝水,更多的孩子就呆呆地坐在座位上,还有些孩子在教室里追逐,玩起“打怪兽”的游戏,其他孩子看见了就会很兴奋地加入其中。孩子们之间开玩笑地推来推去,结果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告状声、哭泣声、吵闹声此起彼伏……

另一部分教师对课间休息过分约束和束缚。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小朋友们分组轮流去喝水、上厕所,防止出现拥挤现象。有的幼儿听见了,照着教师的指令乖乖照做,有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毫无顾忌地玩耍起来,躲在桌子底下玩捉迷藏的游戏,声音很吵。这时,教师不耐烦地走过去说:“你为什么不去小便、不去喝水,为什么钻在桌子底下?”孩子无辜地说:“我不想去。”“不想去,也不要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快去座位上坐好。”

一、课间休息混乱的根源

(一)教师的自我倦怠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从幼儿晨间入园到第一节教学活动结束之间包括很多环节,如桌面游戏的组织与管理、晨间谈话、体锻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早餐准备等。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安排和组织这些活动。部分教师需要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所以容易忽略幼儿的课间休息,造成了课間休息时间无组织、无管理或者是过分约束等现象。

(二)教师对课间休息的不重视

部分教师认为教学活动是一日生活中最核心、最主要的环节,从而忽略了课间休息的重要性。课间休息一般只有短短10分钟,教师也只会让幼儿进行简单的上厕所、喝水等活动,教师缺乏课间的概念,导致课间休息组织的无效性,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课间休息环节的有效指导策略

(一)利用手指游戏丰富幼儿课间生活,帮助维持常规秩序

课间休息时间较短,许多活动难以正常组织。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做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还能促进他们身心协调发展。例如,手指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形象有趣,幼儿可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运动手指念儿歌,这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手指游戏时间可长可短,非常适合在课间休息环节开展。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可以和同伴玩玩手指游戏,避免课间时幼儿的吵闹混乱,在无形中促进幼儿的友好交往。教师课前要收集丰富的手指游戏素材,在课堂上与幼儿形成互动,在教研会上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与切磋,提升幼儿课间活动的效率。

(二)利用玩纸游戏补充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课间休息环节还可以延伸组织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点,而教学中的一些漏洞或者问题可以通过课间休息的时间来填补或完善。进行集体活动后如果幼儿的兴趣还是很高,教师就可以继续利用课间延伸教学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会受到课堂上的约束,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和玩耍。此时他们是最认真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例如,在美工活动“可爱的动物”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制作的纸偶动物在“小舞台”上表演,他们的创意和兴趣极大地提升了集体活动的效果。有的孩子还利用课桌上的废纸做各种不同的玩具,比如揉“炸弹”、折“手枪”,有的幼儿还将垫在桌子上的报纸变成了“头盔”。教师发现此时的孩子都投入了全部精力,十分专注,无须教师提醒,他们就在专心致志地进行游戏。第二天,教师专门准备了很多不同的纸让孩子自由发挥。孩子们看到这些纸,脸上流露出异常的开心和期待。这天的课间,孩子们玩“踢足球”、揪“尾巴”、“披肩”走秀、“打仗”等游戏,课间游戏开展得异常高效。通过这次活动,纸成了孩子们的游戏素材,他们想方设法地利用不同的纸做出不同的作品,几乎所有班级都开始进行这种游戏。总的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被解放了,孩子们也被解放了,他们的天性也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三)利用谈话在课间进行良好互动,促进师幼情感发展

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只有在集体活动中,课间休息也是促进师生互动的一个良好契机。例如,有一次王戈冉带来了一些可爱的蚕宝宝。它们都在吃桑叶。小朋友们高兴坏了,全都围在原本冷冷清清的自然角里看着蚕宝宝,他们看得好认真,生怕错过了蚕宝宝的每一个活动细节。还有小朋友在争论明天带什么给蚕宝宝吃,季文杰说:“我带饼干给蚕宝宝吃。”宋紫琪说:“我带面包。”王戈冉大声地说:“你们说得不对,蚕宝宝才不会吃这些东西呢!”“那么蚕宝宝吃什么呢?”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拥到我的身边。“汤老师,你知道蚕宝宝喜欢吃什么吗?”趁着这个机会,我给小朋友讲了一些饲养蚕宝宝的知识,如怎样给蚕宝宝吃桑叶、怎样给蚕宝宝晒太阳。小朋友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这问那,一场关于怎样饲养蚕宝宝的讨论在教室里热烈地开展起来了。其实,孩子们的需要就是教师的责任,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知识的传授要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能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才是成功的教学。课间休息的这段时间为教师开启了另一扇教学的大门。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间休息是一段十分宝贵的时间,教师要在维持常规纪律的基础上,促进师幼之间良好的情感互动,开阔幼儿的视野,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要有效组织课间休息,做好一个引导者、支持者,让孩子成为主角,还孩子一片自我成长、自我探索、自我交往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夏驾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课间休息蚕宝宝课间
蚕宝宝养成记
Happy Class Break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你的脸像水蜜桃
课间休息时,做一做思维体操
快乐课间
蚕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