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他们

2021-07-09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贾梅心语回家

那一句简单的话语,带给我的自豪感毕生难忘;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令贾梅顿觉“惶惶然”;那一桌普通的饭菜,传递着母亲满满的爱。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有谆谆教诲,有善意提醒,有浓浓的关爱……

【选文一】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经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上,一位同学举起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黢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占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有改动)

心语点点

女教师虽然只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触动了“我”的心灵。从“我”对待衣衫褴褛的路人患得患失心理活动中,洞悉到人本心的迷失。作者在对凡人小事的褒扬与叩问中,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使文章具有一种导人向善的力量。

【选文二】

母亲的盛宴

◎范泽木

我刚要去一趟县城,隔壁沈阿姨忙一路追来。她的脚步在沙石路上颤颤巍巍。她站在我跟前,满脸歉疚地说,我想叫你从县城带点菜。她掏出一把零钱,边想边说,一块豆腐,我儿子最喜欢吃豆腐;再带一些碎精肉,我儿子不喜欢吃油腻的;再带点海带吧,我儿子从小喜欢黄豆煮海带。临走前,她千恩万谢,说一定要帮她把菜带回来,她儿子很快就要回家了。

下午,我从县城回来的时候,沈阿姨已经在家里张罗开了。她把家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她知道儿子怕脏,所以把灶头擦了又擦,直到所有瓷砖闪闪发光。她把春天里晾晒起来的笋干浸在水桶里,把咸菜用清水洗净,又把腊肉从屋檐解下来。

她知道儿子喜欢吃野菜,于是又拎着菜篮子到田野里挖野菜。她一路哼着小曲,步履翩翩。

我知道她此刻的心情。在每一个母亲的心里,儿子归来都是一件隆重的事。她们要准备儿子喜欢吃的菜,做儿子喜欢吃的饭。

想起我每一次回家的情景,母亲总是在两天前就准备好我爱吃的菜。

我回家那天,母亲欣喜而忙碌。她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团团转。她顺着记忆,寻找我喜欢的菜。她知道我特别喜欢红烧鸡爪,所以每次我回家,餐桌上总是少不了这道菜。她知道我喜欢吃油渣,所以总是在前一天就从菜场里买来板油,在头一天晚上就做好。她知道我喜欢吃干饭,所以我回家的日子,她总是把饭煮得特别干。有许多次,我看到她端着饭碗,细细地咀嚼着米饭。我知道,坚硬的米饭,对她来说是一种折磨。我说,以后把饭煮软一些。她不听,她说你们年轻人吃不来这么软的饭,我只要自己往饭里冲点开水就好了。所以我在家的日子,母亲差不多每天都吃着泡饭。

我在菜场里见到过无数的母亲,听她们买菜的时候笑盈盈地说,给我来点什么什么菜,我儿子要回来。那一刻我总是特别感动。

我们在家里吃到的每一顿饭,都是母亲为我们精心炮制的盛宴。

心语点点

选文中,打扫了一遍家,灶台擦了又擦,洗净咸菜,解下腊肉,挖野菜,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中,流露出的是沈阿姨盼子回家的喜悦心情。餐桌上不会缺的红烧鸡爪,为了迁就“我”的口味而煮的干饭,一个个细节描写中,彰显的是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选文三】

班主任柳老师

◎秦文君

贾梅班正宗的班主任姓柳,名丽娜,听起来像是一个文弱苗条,富有浪漫情怀的小姑娘。其实柳老师是个中年人,很精干,眼睛咄咄逼人。听说她的教龄长得说出来吓人一跳,而且她带的班绝对样样领先,她教过的学生现在有的在司法部,有的进了什么世界组织,最最一般化的一个,是在火葬场做副场长,总之,不存在平庸之辈。

柳老师从第一堂课起就让所有心存幻想的同学觉得钻不进空子,因为她狠狠批评了迟到一分钟的邱士力,说他散漫,目中无老师;又对另一个尖子生提出警告,说骄傲是进步的大敌,因为他在老师训话时,瞥了一眼窗外的景色。

那两个都是男生,而且自称什么也不在乎,特别是邱士力,是个硬派男士,可这劈头盖脸的批评,弄得他一怔一怔的。教室内鸦雀无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说法出典就在那儿。

第二堂课下课,邱士力在议论班里的气氛有点像集中营,大家全笑起来。林晓梅说是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她问贾梅是不是,贾梅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说都不是小孩了,何必话说得那么重。可第二堂课,柳老师就用了一刻钟谈了严格要求的必要性,而且她显然已在学校中找好了“内线”,對下课后的议论了如指掌,特别强调说,有个别女生想挑拨离间,煽动同学对老师的不满。

柳老师虽没点名,但她的口气已把贾梅伤得厉害,再看到柳老师,总有种惶惶然的感觉。她一向随和,这么吃重的指责让她感到沮丧,其实只要老师瞧她一眼,她就会知道不该背后议论……

(选自《女生贾梅》,题目为编者加,有改动)

心语点点

第一堂课,柳老师的“咄咄逼人”就给了全班同学一个下马威,全班哗然。从柳老师的先声夺人、安插“内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严格要求、处事干练、不苟言笑的教师形象。有一个这样的老师,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像贾梅一样“惶惶然”了。

猜你喜欢

贾梅心语回家
轻灵自在画心语
读读《女女生生贾贾梅梅》后后感感
邦尼心语
绿豆发芽了
回家的路(外一则)
冈前总统卷走千万美元?
1670天后,回家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
十二年的温暖
读编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