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关于女大学生形象的报道探究
——以《头条新闻》官微为例
2021-07-09周上琬
◎周上琬
一、概述
关于“媒介与女性”的研究最早出自于“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的座谈会上。直到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女性”有关的话题依然活跃于众多媒介与报道之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日益成熟,网络新闻资源的百花齐放使得受众需求开始呈现多元化特征。对此,媒体间的竞争压力开始与日俱增。利用报道吸引受众、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已成为众多媒体竞相追逐的“求生法宝”。这种利益至上与效益至上的心态促使网络世界中那些“有利用价值”、足够“吸睛”的个体被歪曲丑化,“女性与传播”因此再一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女大学生”群体成为了媒体关注的又一重要分支。曾经的女大学生是“智慧”、“青春”等所有美好词汇的化身。而新媒体时代下追求流量与速度的趋势使“女大学生”成为了“有利用价值”的受害群体之一。“包养”、“遇害”、“性侵”等负面、敏感词语充斥在与“女大学生”有关的报道之中并成为了媒体所赋予的“女大学生”的独特标签。
二、《头条新闻》笔下的“女大学生”的报道特点
1.媒体关注度较高
在追求新闻煽动性效果的背景之下,媒体将目光转向了“女大学生”群体。“女大学生”成为了这种背景之下的“牺牲者”,成为了媒体争抢流量与关注的利器。笔者在微博中搜索名为《头条新闻》的用户,并在《头条新闻》搜索栏中搜索关键词为“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新闻。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5日,《头条新闻》关于“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共计298条。其中关于“女大学生”的报道281条,约占总数的94.30%。与“男大学生”有关的新闻报道共17条,仅占总数的5.7%。可见,《头条新闻》站内关于“女大学生”的报道数量明显高于对“男大学生”的报道量,说明与“女大学生”有关的报道比“男大学生”的报道更能吸引媒体关注。
2.多议题、媒介形象负面化
为了研究网络媒体笔下的“女大学生”形象,笔者将《头条新闻》内关于“女大学生”的报道进行词频统计。由于词汇较多,笔者从中筛选出词频排名前八位、具有代表性的词汇。
词语出现频率排在第一位的关键词是“警方”,频率为120次,说明《头条新闻》在报道“女大学生”的新闻中更愿意关注“有公安机关参与”的事件。词语出现频率排在第二位的是“死亡”,频次为63次,可见《头条新闻》在报道“女大学生”事件之时较为关注与“死亡”有关的事件。排在第三位的词语为“诈骗”,频率为33次。说明“女大学生”被“骗”也是媒体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排在第四位的词语为“裸照”,出现频次为21次。排在第五位的词语为“性骚扰”,出现次数为14次。而“裸照”、“性骚扰”都与“女大学生”的性别有关,且该类词语均为敏感词汇。词频数量排在第六位的词语为“斤数”(体重),可见媒体还愿意关注“女大学生”的外貌特征。词频次数排在第七位的词语为“考试”,出现次数为9次。说明该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所关注。排在第八位的词语为“收入”,出现频次为7次,说明媒体也关注了“女大学生”的收入问题。通过上述词频统计可知,媒体在报道“女大学生”的新闻时报道数量多、话题丰富且内容广泛,说明与“女大学生”有关的话题存在议题多、话题范围广的现象。
学者表示,负面化是一种被负面评价与形象刻画的趋势。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负面化是指由于媒介对其形象的评价与引导使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逐渐趋于否定与消极。笔者综合上述词语的词频发现,无论是“警方”、“死亡”、“诈骗”、“裸照”还是“性骚扰”,该媒体所关注的“女大学生”的报道多数与公安机关、犯罪案件、性有关且负面色彩强烈。尽管“斤数”、“考试”与“收入”这类词语未有强烈的负面情感倾向,但也并没有可以反映出“女大学生”积极、阳光的正面词语。郭金金表示,近年来媒体关于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媒体常将女大学生与“犯罪”、“暴力”等词语连接在一起使女大学生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董金权认为,媒体善于对“坏消息”进行意义架构:其目的是为了迎合读者将他人至于困境、欺凌的幸灾心理和偷窥欲,使弱者处于更“弱”的地位。《头条新闻》在报道“女大学生”时去选择那些负面新闻报道恰恰属于媒体对“坏消息”架构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与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下表)。
词汇 警方 死亡 诈骗 裸照 性骚扰 斤数 考试 收入词频120 63 33 21 14 13 9 7
结语
媒体对于“女大学生”报道的关注度高于对“男大学生”报道的关注、且报道呈现议题多,媒介形象负面化的倾向。学者表示,大众对“女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来自于媒体对其形象的建构,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产制群体之一,媒体对其形象的解读关系到其是否能够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得到健康的表达与体现,关系到公众对其形象的认知。正因如此,重塑“坚强独立”的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媒体在维护“女大学生”名誉、解读“女大学生”形象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媒体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