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播电视节目中专家型主持人的培养

2021-07-09◎赵

新闻前哨 2021年5期
关键词:类节目电视节目主持人

◎赵 欢 何 山

一、分众化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现状

1.什么是分众化传播?

根据目标受众的规模与大小来划分,传播可分为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媒体呈现出多样性。新媒体的兴起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态势,形成“万舸争流”的局面。

当前,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打破了传统单一渠道信息传播的束缚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多元,信息交流的方式更为自由平等。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必然会只选择自己关注的,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当中,由于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不尽相同,分众传播成为必然。

2.分众化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现状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在竞争压力之下,广播电视节目也在不断调整。比如从全国来看,前些年,方言类节目的兴起,娱乐综艺类节目迅速崛起,都是广播电视媒体进行的调整与尝试。

据笔者观察,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关注个性化的节目,大而全、形式趋同的节目趋于平淡。例如,一窝蜂而上的娱乐性节目逐渐呈现模式化,使得观众对娱乐性节目的期望大打折扣;地方性新闻类节目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普遍难以达到中央级媒体的水准。什么样的节目更受欢迎呢?往往是一些带有鲜明的主持人风格的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它选用一些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起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节目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的形象与个人表达,与节目完美契合,使得节目在开播初期就登上热搜。再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由鲁健主持的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中国城市的风貌,应该说,这档节目具有学术深度,对于节目主持人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主持人鲁健既严肃认真又轻松逗趣,不抢选手风头,与地名大会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不谋而合,成为这档节目的加分项。

二、广播电视节目专家型主持人存在的必要性

1.培养专家型主持人是大势所趋

专家,是指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也就是说,专家要比普通人在某一领域要知道得多。专家型主持人,像大家比较熟知的有撒贝宁,当人们第一次看《今日说法》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他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解释和对案例的分析清晰、明了,深入浅出,让普通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并有所收获。

专家型主持人,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业务基础和综合素质,同时又要求他成为他所从事的宣传报道领域的“专家”。这样一来,就能在相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深入浅出地表达出观众最想得知、最能理解的信息。作为专家型主持人,就很容易判断出哪些可以表达,哪些是很难一时说清,素材的取舍就可以游刃有余。培养专家型主持人,首先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需要。对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和了解,才能够和受众深入对话,甚至更进一步进行答疑解惑,消费维权等。

如湖北之声《汽车有话说》节目,是一档专门针对消费者反映汽车方面问题的节目。2014年,节目接到投诉,李先生帮亲戚在武汉北方车辆有限公司定了一台锋驭,下定金后,4S店于提车时间上一再违诺,李先生认为品牌没有诚信可言,要求退定金。

主持人接到投诉之后,及时将投诉信息反映给了4S店和厂家,经过线上调解,最终武汉北方车辆有限公司将定金退还给了李先生。事后,主持人在节目中评论说:“商店的口头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也无法作为赔偿的依据。但承诺能否兑现、能否及时兑现,毋庸置疑会严重影响客户的购买体验和对于品牌的信任度。‘定金’退与不退一直是投诉问题中的热点,如今4S店单方违约却一退了之,这种单方面的强势销售行为真的可以就这样‘合理’地、堂而皇之地存在吗?”

这样的点评一针见血,提醒汽车服务行业重视品牌形象,对于行业是起到了督促作用,也引起广大车友的认可。除此之外,在很多汽车类维权案例中,可以看到,主持人对汽车行业的相关政策了如指掌,对于汽车出现的一些常见故障可能的原因,也有较为专业的判断与分析。这也是一档节目能够吸引一波忠实受众,生命力长久的关键所在。

再如湖北经济广播《物业服务热线节目》,是一档针对小区物业服务问题的维权投诉类节目。2019年6月,节目组接到武汉朱先生的热线投诉,反映其通过小区物业公司购买了一个地下车位,但付款后4个月仍未拿到车位。节目组随后联系到小区物业经理,对方表示其中有误会,朱先生看上的车位实际上是个二手车位,交易期间涉及到业主、中介公司及小区物业之间的信息延迟,导致朱先生虽付了款、签了合同,而车位又无法交付给他的情况发生。由于朱先生拒绝物业提出的补差价更换车位方案,而物业又推脱称车位款已转到中介公司账号,因此物业无法退款给朱先生。节目主持人隐约发现了其中的蹊跷,经反复研究朱先生的合同、票据、微信聊天截图等资料后,主持人发现了其中的不少破绽,并在再次与物业经理的沟通中指出合同和操作中涉及的违法问题,在证据和法律面前,物业经理最后表示,不管中介公司是否退还钱款,自己也会尽快将钱退给朱先生。这通电话的3天后,朱先生来电表示,相关钱款已经退还。

可见,节目主持人必须对行业和法规了然于胸,才能在复杂案例中抽丝剥茧,并据实、据理、据法解决问题。

2.培养专家型主持人是媒体行业发展的需要

以电视为例,电视在创立初期基本都是综合频道,如今出现的专业频道,是中国电视业进一步面向市场的跨越,比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科教频道、农业频道等,就属于专业型极强的频道,还有在有线电视当中的付费频道,都在走专业化道路。专业型节目主持人目前在我国电视行业比较稀缺,不能不说这与节目主持人来源单一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播音主持相关专业人员要求形象悦目、发音标准、具有亲和力,似乎这就是节目主持人。

实际上,主持人的基本功与专业领域的功底缺一不可。例如,做健康节目的主持人,就要对健康知识、医疗知识有所涉猎;做戏曲节目的主持人,就要对戏曲的发展过程,对戏曲的种类有所了解,并对戏曲有高于普通人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主持这档节目中游刃有余。在大浪淘沙的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行业需要深耕细作,培养专业型主持人,才能满足受众更高的要求,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3.培养专家型主持人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变化,技术在革新。广播电视节目如何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大胆创新,也需要不断提升主持人的技能,在深耕之中谋求最强竞争力。

近些年,网上还曾有过讨论,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主播?马云在2016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上曾说:机器人一定比人聪明,但不会比人智慧。笔者认为,机器人能够取代的是机械地念稿子,对稿件内容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的主持人,而优秀的主持人是行业领域的专家,是一档节目的灵魂,甚至是一个广播电视台的标志,一座城市的形象代表,是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主持人的要求已不再是平平的照本宣科的读和说,而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更深更独到的见解,能一针见血的提出专业建议,从而树立起权威形象,赢得受众信赖。

三、如何培养专家型主持人

首先在主持人的挑选上,应当由“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一些有主持人专业的高校在注重对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性地开设当下媒体类型化所需的专业相关的内容。例如,可以开设财经类、法律类、农林类、旅游类、音乐类等选修课程,让这些准主持人在四年的高校学习中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的选择一门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一旦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驾驭节目,再经过几年有针对性的培养,能够早日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而媒体单位在选择主持人时,可以在普通话、专业功底等方面适当地放宽要求,而在专业知识方面适当调高门槛,因为很多专业知识是在短时间内难以系统学习到的。

其次,注重主持人队伍业务素养的培养与打造。媒体单位应该多提供一些机会,有针对性地提升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同时,一名对岗位有责任心、对媒体有敬畏心的主持人,也应不断地钻研业务,进行充电。例如,一档民生服务类节目中,有受众问到相关政策咨询,主持人回答这个我不清楚,您可以问下某某部门。这样的回答必然不会令受众满意。有责任的主持人不能满足于话筒或屏幕前的内容输出,更应在节目之外的时间,认真充电学习,知识输入。另外,时间的积淀也很重要。以湖北经济广播《爱心有约》为例,这是一档开办了30年的为残疾人朋友服务的节目,它传递社会温暖、宣传残疾人权益、弘扬残疾人自立自强等方面不懈努力,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做出了口碑,从而在残疾人群体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注释:

[1]赵洪涛:《服务类专题节目:呼唤“专家型”主持人》,《现代传播》2001年第3期

[2]申文超:《浅谈电视节目中专业型主持人与主持人的专业化》,《记者摇篮》2019年第3期

[3]李程、衷芸:《分众化时代广播亟需专家型主持人》,《声屏世界》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类节目电视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