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恶评现象及其成因研究
2021-07-09周静辉
◎周静辉
网络恶评,指网络用户使用其移动设备或者网络通讯设备,为达成某种目的有组织地或自发地发表对平台、机构、个人、事件、产品等的负面评论。形式包括留言、弹幕、跟帖、评论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各种意见等。
一、网络恶评的群体表现及其特点
(一)职业差评师—网络交易秩序的扰乱者
职业差评师是指在电子交易的过程中,通过故意在商家产品评价中给出差评的手段,敲诈商家钱财的群体或者个人。这一现象已经逐渐由单独作案发展为有组织,有预谋的群体作案,其危害性也更加严重。
差评师的所有操作都在网络平台上,成员遍布全国各地,并借助网络进行同伙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协调统一行动,对商家发起攻击。有记者卧底发现,有一部分的差评师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职业差评师的,而是由淘宝平台上的中小卖家转化而来的,因为店铺刚开始起步的阶段信誉级别和销量都无法同同品类的其他店家竞争,导致店铺获益缓慢,因此这些中小卖家就纷纷联合起来通过“刷单”的方式互刷等级。但是伴随平台对这一行为的大力管制,一些人便开始转行做起了差评师。当下,差评师已形成了一套完整成体系的操作流程,他们将差评获利行为称为“吃肉”,从内部的新人培训,到寻找目标,“放饵”、“吃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差评师这一群体的存在恶意扰乱了网络购物的秩序,污染了网络购物环境,并且其采用的敲诈勒索方式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处。但是仅仅依靠法律打击还远远不够,应该从差评师产生的根源入手,消灭差评师滋生的土壤。
(二)键盘侠:网络暴力的主力军
“键盘侠”一词最早出现于微博平台,原意仅指常使用键盘的人,在此后的使用过程中,键盘侠通常是作为经常使用电脑的一类人的指代出现,但这时键盘侠还是一个中性词语。
直到“山东招远事件”的爆发,键盘侠才开始流行并被赋予了我们当下所熟知的“网络暴力、匿名狂欢”等意义。事件大致为:六名邪教徒公然在某快餐店将一名无辜女子殴打致死,期间虽有人围观但无一人施以援手或报警。此事被报道后在互联网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群情四起,旁观者被一些网民进行了强烈的谴责甚至人身攻击。但这些在匿名性铠甲保护下的网民现实中却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因而被人们定义为“键盘侠”。
“键盘侠”实际上是一种异化的传播实践活动。一方面,互联网空间的匿名性提供了一定的私密性,再加上早期网络空间管控力度较弱,使得网民无需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因而现实环境下想言而不敢言的便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另一方面,一部分网民在现实生活中不得意,存在感不高,因而为了体验一把受人关注的感觉而故意大放厥词,唯恐自己的话语不够辛辣,不够另类而无法博人眼球。于是,键盘侠便由此而生并逐渐发展为一个较大的群体。
正如《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段话:“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所以面对“键盘侠”的恶意攻击,我们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提升自身的网络自律,远离网络暴力,不做键盘侠。
(三)水军:“多数正义”修饰下的乌合之众
网络水军是近年来活跃于贴吧、论坛、微博等社交媒体以及豆瓣等评分类app上靠大量发布趋同信息和评论赢取利益的群体。其主要有影响互联网舆论和干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网络水军依靠数量优势,疯狂的发布信息、言论,人为制造“虚拟口碑”,进而对信息受众的理解和判断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水军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输出,构筑了信息的“多数优势”,可以达到影响人们对周边环境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进而设置网络议程。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水军群体正在逐渐向现实空间渗透,甚至群体年龄趋向年轻化。疫情期间钉钉因功能强大,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解决了中小学生们因居家隔离需要无法正常上课的问题。但一些学生们因假期被迫中断而把这种失落发泄给钉钉平台,于是便发生了小学生群体疯狂给钉钉软件打一星差评事件。虽然这背后少不了竞品资本的推波助澜,但青少年被这种“多数暴力”所裹挟的社会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
抵制网络水军,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出现“打击一大片”的现象,因而如何准确识别网络水军便成了治理这一网络恶评现象的重要切入点。网络水军通常具备如下特点:一是数量巨大,网络水军为达到其目的,造成网络影响,必然会大量利用水军软件机器人或傀儡账号;二是行为异常,因其非正常动机,网络水军的行为模式区别于正常用户。通过这些特点,发展水军识别技术或许是消除网络水军恶评影响的重要突破口。
二、网络恶评产生的原因
(一)网络评论的需求为其提供原生土壤
不得不承认,网络评论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可监督政府、社会,保证政策、制度健康施行,维护互联网空间良性发展等,并且良好的网络评论生态可以有效促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显提升,同时网络评论也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些无疑都使得网络评论成为互联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这客观上也为网络恶评提供了生长的原生土壤。
(二)后真相下的刻板成见与真相消弭
后真相时代,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情绪和评论,但对事件本身关注的则较少。这种理性的缺失主要从两个方面导致了网络恶评的产生:
一方面是由于情境预设。对于一些典型事件,网络评论通常带有很强的情境预设与刻板印象。又因为互联网的碎片化属性,网民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获取碎片化的内容,长期以往,人们便失去了对于事件整体性的感知,因而只能从一个整体性事件的某一碎片去了解事件、评价事件,这就使得“先入为主”、“刻板成见”等影响了人们的客观判断。
另一方面是事实被情绪所掩盖。当今社会是个不缺乏时事热点的社会,网络的发展赋予了社会各界信息传播的自由,自媒体的遍地开花在极大程度上延伸了传媒的触手,使得原本媒体所覆盖不到的角落也充分的曝光在镜头记录之下。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开透明,但与此同时被赋权的还有评论权。这就导致大批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职业理念培训的用户纷纷开始了新闻评论的输出。这也就导致各种情绪宣泄的观点和未经核实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事实也逐渐被情绪淹没。
(三)信息污染与“茧房”效应
互联网的即时性使得媒体对时效性的追求和用户急于发表评论的急迫几乎达到了异化的程度。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发布门槛降低,信息发布者素质也是鱼龙混杂。并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信息更新速度不同以往,信息发布周期被极大地缩短,为了追赶热点,很多评论和信息往往并没有经过核实便被匆匆发布了出来,这也就使得大量同质化的“低质量信息”充斥于网络环境中,对互联网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占用大量资源,还在不断消耗着受众的注意力。不仅如此,有些评论甚至为了追求时效和热点,罔顾信息真实性的核实,甚至有意捏造信息以激起读者的情绪,严重缺乏对事实和现象的尊重。更有甚者,故意迎合受众的情绪,激发矛盾以博得眼球,甚至公然标榜扭曲的人性和歪曲的价值观,对评论对象妄加侮辱、谩骂甚至人身攻击。
另一方面,因为算法推荐技术和大数据的作用,受众越来越受到同质化信息的轰炸,无法及时接触到差异化信息和不同的意见观点,长此以往,便像是被限制在了茧房当中。这将会导致人的孤僻、偏执等不良性格特点,从而导致网络恶评的频发。
(四)资本介入下的评论娱乐化
当某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吸引来资本的入驻,网络评论自然也是这样。资本的涌入很大程度上干扰了网络评论行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于是,网络评论开始发生了功能上和性质上的变化,网络评论的内容和导向也不再是完全靠着自身的意志支配而发表,而是在资本与权利的裹挟下逐渐失去了独立性和原创性。如百度百科的买头条,微博平台上的买热搜、僵尸粉、娱乐明星动辄数亿的粉丝和动态下千百万计的评论和点赞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网络恶评的产生和蔓延。